先從金融創新談起,甚麼是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金融創新在過往指的是投資銀行透過自身高品質員工的智慧,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管理與營運管理。過往因為全球法規跟稅務上的各種限制,使得很多跨國企業無法在投資的當地取得適當的融資,或者賺到很多當地投資之後,無法將當地賺到的錢換回國際貨幣,甚至是很多在企業經營上所面對的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以及營運風險,都很難透過適當的金融工具或是適當的方式,來加以管理,因此投資銀行就會介入,幫忙透過換匯換利(IRS),各種交換契約(swaps)與金融衍生性商品工具,幫忙企業解決各類這方面的問題,爾後隨著各國體會到自身國際化的重要,各國的金融市場多所改革,有越來越多在交易所裡面進行交易的標準化金融衍生性商品出現,很多企業已能透過制式且價格遠較投資銀行中介來得低廉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工具,進行相關的風險管理與營運管理,至此,金融創新已在金融交易所進行,而不再需要透過投資銀行中介!因此全世界開始另一場金融創新革命,那就是金融科技創新(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FinTech Innovation,簡稱FinTech),這是目前的方興未艾!,過往的金融創新,服務的是有錢的跨國企業或個人,今天的金融科技創新,服務的是中小型企業主或是希望參與創投或網路借貸..幫忙他人創業的個人。

  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的目標在於利用新科技或已有的現存科技,透過適當的工具和媒介,來進行金融創新的活動,比如透過網路來進行人群的接觸,透過人們智慧的意見交換和各方面的協商,來進行相關的商業活動,P2P業務就是一類,它專門幫需要資金的人在網路上面尋找適當的金主,爾後透過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幫忙,來降低彼此之間的違約與不履約可能!隨著國際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創新是在交易所裡面發生,此時P2P交易完的商品,就能再拿到交易所當中交易給需要賺取報酬的人,這時我們見到次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的出現,而金融科技創新就完成它基本的一個循環。

  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的目標在於透過科技,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它的目標一開始就是在幫助企業進行企業價值鏈的重塑,透過金融科技的創新,我們能夠見到很多新企業的出現,它的作用在幫助舊有企業經營與管理自身價值鏈當中原來不經濟與不效率的地方,比如網路保險公司,透過網路來降低人的經營成本,透過網路來將很多過往需要紙跟人力作業的流程,通通搬到網路來進行,一來降低成本,再者也因為如此,可以推出碎片化與客製化的網路保險商品,提高企業的獲利。又或者在很多金融交易上面,過往需要非常多專業的人士幫忙投資決策,但專業人士的成本很昂貴,很多投資決策其實只是因應市場的變動,專業人士的過度介入,並無法從中獲得與服務相當的報償,此時若有一個人工智慧化的自動服務,自然能夠降低企業或個人所需承擔的風險或成本,而專業人士就能服務較複雜的金融交易,同時也降低企業成本與提升效能。

  上述P2P融資自動化人工智慧投資網路金融保險網路交易的身分認證與安全防護大數據徵信,甚至是採用Blochchain等先進技術來進行相關金融交易與資訊交換,其實都是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目前方興未艾的焦點,也是目前全球關切的新商機

  臺灣的金融科技創新遠遠落後於全球,甚至落後於非常保守的日本,落後於南韓是不在話下,主因當然是因為政府積極保護原來的金融產業所致。臺灣有很多企業,始終都有在發展相關Fintech的技術,但一遇到金融機構的法規保護,金管會經常會做的事情只是不斷地控告這些企業,不斷地以各種理由阻止這些企業的發展,這些企業不是不繳稅,是政府根本沒有規範如何繳稅,使得過往中國即便做得再爛再荒謬,都遠遠超過臺灣,中國的P2P從剛開始起步,賺錢到深根中國二三線城市,到後來發現有人違法吸金變成龐式騙局(Ponzi Scheme),以至於中國(大陸)政府下令制定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從頭到尾,臺灣根本沒感覺,在臺灣金管會與相關主管機關的專斷下,根本沒有這樣的企業在臺灣出現。大家還能多說甚麼,連第三方支付,對岸都已經從信用擔保和產品擔保進化到另一個層次後,臺灣現在才剛開始。

  臺灣的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必須滿足本地的需求,只是好景不常,臺灣過往經濟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如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局面,對於新金融創新的需求不見得,很多人以為新金融創新,除了只是進一步替代已快找不到工作的人以外,好像沒有辦法有多大的創新,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畢竟機器相關的創新永遠都只是幫助人們管理,人工智慧的機器永遠都只能站在輔助與幫忙角色,要取代人是很難的,銀行端的理財專員或許有上千個客戶,當國際金融大變動時,一時之間一定無法應付這麼多的電話與相關處理,此時如果有一個人工智慧的機器能幫忙的話,先簡單處理客戶賠錢的投資部位,其實對理財專員是幫大忙,先幫客戶處理變局,剩下地再用真實人腦智慧來幫忙,如此一來,FinTech此時扮演的是幫助人,而非取代人,的角色。但我國的政府機關,卻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想法與遠見!

  中國大陸的Peer-to-peer financing(P2P融資)的興起,起因於中國做小生意的人多需要資金發展的人多,中國的儲蓄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一般民眾超過一半的收入是存起來的,銀行卻不願意針對做小生意的人給予借貸,因為沒有辦法判斷其還款的能力,而民間的私人借貸利率又太高,因此有人建構電商平臺,讓需要資金者跟提供資金者在平台上面交會,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借錢的人能夠用比較便宜的利率借到錢,而出資的人也能藉此賺取較定存利率高的報償,此時風險控管的角色就落在P2P平台業者身上,業者透過適當風險控管與風險評估機制,決定該借多少錢與用多少利率借錢給需要資金者,甚至在資金提供者越來越多時,就能用比較低廉的利率來幫助需要融資者,透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再平衡,而平臺在此扮演的只是資訊提供金融中介的角色,對於資金需求跟供給,並不會私設資金池來加以保存的,這樣的FinTech是好事一件,因為能促進就業與創造GDP。

  只是回過頭來,試問臺灣今天百業蕭條誰還需要藉小額資金來發展?即便有需要,我們的P2P平台所提供的利率能夠比小額信貸來得低嗎?臺灣目前資金氾濫,存錢到金融機構的金額高,銀行的爛頭寸很多,但想借錢的人信用可能不見得多好,試問這些人是否用小額信貸來借,在銀行爛頭寸多的情況下,會不會借款利率反倒較低?或者業者需要用比較低的利率來吸引借款者,但是P2P的業者只負責建平臺,並不負責也不能負責提供資金,此時誰願意提供較低利率的資金??甚麼樣的金融機構願意出來提供資金?很多信用貸款是需要保人或是工作資歷的,只是P2P平台必須做到不用保人,這中間需要多少信用判讀平台智慧??中國大陸的經驗是透過銀行帳號或是信用卡等資訊來判讀信用條件,如果這些條件都沒有,那就必須其他條件(比如保人)來幫忙進行,大數據徵信在此必須扮演它的角色。只是回過頭來問的是,臺灣今天百業待舉,誰需要用到P2P平臺??若今天平台建好沒人用的話,再先進的科技技術與風險管理能力都是枉然!

  臺灣在自身經濟需求面上,必須考量到如何透過新創產業與政府幫忙,來創造新的需求,同時必須考量到陸客跟很多他國觀光客人數的增加,主因自然是臺灣目前的內需不足,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好久,臺灣的資金外移嚴重,高達十數兆的新台幣外流多年,折換成外幣也早已超過千億美元的規模。這裡必須問新政府的是,那新的需求在哪裡呢?政府如果不能用租稅跟各種方式獎勵,試問業者如何發展金融科技的創新?政府如果不能大力鼓吹百姓採用這些金融科技,試問業者如何達到損益平衡甚至是賺錢??這些都需要新政府細細琢磨。過往大家詬病馬政府的地方,就是馬政府甚麼事情都不做,都已經沒飯吃,還要我們跟要飯的一樣求中國,最讓人覺得荒謬至極的是竟然花了七千多億,只為少數幾個人的軍宅,還放任這些人炒作!

  沒有新的需求,再怎麼棒的金融創新,其附加價值都不會太高,就像日本,是個高度智慧化的國家,很多技術都很進步,但沒有辦法出口到中國去賺大錢,原因無他,因為中國不見得願意出高價錢買這些,試問我們還需要花大錢發展這些嗎?還是用傳統的方式,透過非常多能力不太夠的人力,來完成這些事情?至少大家有飯吃就好!?!

  廠商即便願意投資,用高科技來幫忙,但卻無法很快賺錢獲利,試問這樣的金融科技創新,難道目標只是向大家展現我們也有FinTech嗎?那利潤跟合理的營運模式又在哪裡呢?營運與賺錢的模式,永遠都該比FinTech的技術討論來得優先,必須先確認有大量的現存需求或是潛在需求,用科技的方式來幫忙,科技是站在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的角度來看,換言之,一旦採用科技,之後就不太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幫忙後續,反倒是機器裡的人工智慧能幫忙後續-網頁與網頁的流程管理,以及網頁內的資訊與相關選項與版面設計,那才需要用到大量的人與其智慧,過往繁瑣的人與人接觸,此時都採用機器來幫忙處理,公司作業人員的附加價值高,便宜人力已不再是討論範圍與雇用,大量服務能夠提高產能,降低固定成本,最終降低變動成本,這些都是透過FinTech可以預見的。

  FinTech的成功,前提永遠都是需求,而不是科技,FinTech的成功與否,永遠都取決於需求,想問大家的是,那我們的需求在哪裡?坦白說,對上述的問題,其實不少人都有答案,那就是政府必須出資跟花精神鼓勵眾人出來創業,而且還必須費盡心思保證這些創業者一定賺得到錢。中國大陸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有一家網路保險公司叫做眾安保險,一開始並不賺錢,但是中國政府卻願意讓這家產險公司,根據阿里巴巴的淘寶網跟騰訊相關網站的大數據資訊,創造出非常多新奇的產物類保險,如今這家公司的市值遠比一般中小型的保險公司還高。從這裡說明,政府必須先努力允許企業自行創造需求,而且鼓勵企業對舊有現存的市場規則,否則怎麼會有真正創新的企業,唯有如此,才可能有像樣且成功的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企業,也才有不錯薪資的就業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