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支持服貿協定的原因,擔心的倒不是對岸來不來,臺灣的市場很小,因此對岸要來的原因必有其政治目的,要不就是掌握台灣媒體的發言權,所以希望藉此能夠對於臺灣老百姓的視與聽有一定的影響力,要不就是希望透過來臺灣做一些能夠影響臺灣百姓生活甚至是蒐集臺灣相關中國需要的情報之類的事情;簡單的說,當中國要來臺灣的目標,真的不在賺不賺錢,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媒體與諸多相關事業,相對上只是因為屬於國營企業,所以資源豐富,但文化的內涵與深度,並不如臺灣小眾文化所累積的多元,相對上要應付這麼多不同的小眾,中國來臺灣勢必是要賠錢的,只是如果對岸擺明就不是為了賺錢而來,只是希望能夠達到它特定的目的,那對臺灣百姓來說就是場大災難!

  因為中國累積了四兆美元以上的外匯準備可能根本無需動用,在兩岸已經簽定金融機構互設之後,中國只要不斷印人民幣來臺灣換新臺幣就好,此時本地的經濟與政治都會越來越受到中國的制約,很坦白的說,那不是眾人所樂見,因為那對臺灣的自由跟民主會有一定程度的制約性!!當然知道馬先生承受了非常大的對岸壓力,只是想跟馬政府稍微提一下的是,美方的立場卻是恰恰相反的,臺灣的民主政治跟美國是相近的,如果老百姓真的不想這樣的服貿協定,那馬政府該做的就是重簽與重談,當然可能一重談就又是好多好多年,甚至原來有的好條件都消失,只是想提醒馬先生的是,重談對兩岸不見得是不好的,原因就由後面的分析慢慢來說:

  (1)中國加入WTO是用未開發國家的名義來談加入條件,在很多方面是佔盡便宜的,而西方急於打開中國的市場,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甚至期待中國能夠慢慢變成比較文明的國家,這是無庸置疑的事情;但也因為這樣,使得兩岸在談很多事情的時候,明明對岸就是比較有資源與佔盡優勢的,但談判時好像變成我們因為是比較先進的國家,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中國在讓步,但那是錯的,這是從西方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情的謬誤!

  (2)當兩岸服貿協定,感覺上好像已經超越了中國在WTO所承諾其他國家的同時,其實臺灣犯了一個邏輯上面很明顯的錯誤,那就是西方這麼積極跟中國做生意的此時,其實西方的很多產業,早已經在中國的市場裡面有其一席之地,但是臺灣的產業其實沒有比中國先進多少,因此反倒是被磁吸!!而臺灣跟中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方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兩邊的語言比較沒有隔閡,甚至平心而論,對岸如果想要了解我們的文字,其實想了解的人早就了解,同樣地,我們要能讀懂簡體字並非難事;這也是臺灣同胞最擔心的地方,擔心的正是文化上的入侵中國對臺灣的制約!!

  (3)在臺灣的電視上,很多臺灣跟中國有關或無關聯的學者專家,根本就不敢直接談與中國不友善的事情,原因就怕中國那端也能收看到這些節目,以後去中國就很難再說甚麼,從這裡就能知道臺灣有多麼害怕中國無形的壓力,當然知道這也是馬政府所擔心的,擔心跟中國在服貿協定這個部分無法交代!只是必須跟馬先生說的是,西方跟中國並沒有同語言的問題,因此西方本來就不會在意關於文化入侵的問題,德國人根本不害怕中國會用他們的報章雜誌對德國人洗腦,美國人也是,臺灣人卻是非常害怕的!!因此這一塊不會有西方人替我們出面去談,而這一方面也是我們該堅持兩岸永遠都不能談的部分!!所以馬先生開放印刷等相關產業,絕對是件錯事!!

  (4)中國對臺灣永遠都是給小利但換大利走,臺灣的生活水準早就因為跟中國交往密切而出現低薪化的現象,馬政府不能也不該否認臺灣很多產業的低薪化跟中國是脫離不了關係的,畢竟臺灣的製造業空洞化跟移往中國生產是這幾十年以來一直都在發生的事情;而馬政府不願意跟南韓一般,堅定支持本地的諸多產業,如同當初南韓拼命支持過往快倒閉的Hynix,直到目前Hynix佔全世界Dram市佔率百分之三十以上,一直都是馬政府被以為是懲罰當初偏向民進黨這些產業領袖的主要原因;或許馬政府原來無此本意,只是害怕產品沒有出海口,但是確實讓人見到這樣的結果,當然馬政府害怕本地很多產業跟日本的Sharp與Panasonic等企業今日的情境,因此不願出手幫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只是本地很多老百姓一直希望政府能夠多補助本地企業,即便不賺錢,但百姓現在能夠有口飯吃,即便最終是沒甚麼獲利,甚至最終這些產業還是一點一點的死掉,最後債留台灣金融產業政府後代子孫,但對於這些,臺灣百姓都該欣然接受,因為大家是命運共同體,要死也要一起死掉,馬政府不該只是放任這些產業死掉,這也是臺灣不少人的以為,因此這些人是更加反對服貿協定的!!??坦白說,那樣或許不見得是聰明的選擇就是了!馬政府一直希望能夠提供百姓另一個選擇,那就是兩岸在經濟上面是更加統合的,只是這對臺灣百姓來說,短期上面是充滿著很多很多的傷害的,長期會不會有利,還得看對岸到底可不可能變得比較文明與不野蠻!!

  (5)從這裡也見到了馬政府另一個錯誤的思維,那就是幫助產業開發新產品與研發,不代表政府就該無限補助企業,政府以前都是利用工研院各大專院校幫忙開發企業需要的新產品,然後技術移轉給廠家,但不代表政府需要對企業進行另外的補助,南朝鮮的AMOLED跟很多技術,其實都是南朝鮮政府用近乎無償且無限制資本投入多寡的方式讓企業能夠開發出來,試問馬政府在這件事情上面又做了多少??馬政府的獎勵各方面的科技與技術投資,幾乎是完全停擺與廢除,不是嗎?這只會讓臺灣更加產業空洞化,跟中國的差距更拉不開,這也是臺灣不少人士以為,馬政府讓臺灣在產業的諸多方面變弱,讓中國急起直追,最終等於是跟中國投降,這也是大家很不滿馬政府的一點!!

  (6)其實當中國進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民幣勢必是要國際化的,一旦人民幣國際化,一但中國越來越深入國際,中國在WTO中的未開發國家地位勢必為西方與全世界各國所質疑,到那個時候,中國勢必要開放各種產業,以交換中國也能進入西方相關產業,到那個時候回頭看現在,只代表著我們提早跟中國的簽訂服貿協定其實是個錯誤,對本地可能反倒是個傷害,因為中國提早進入了臺灣的市場,而且是用比較不公平的方式進入臺灣市場的!其實雖然中國自身的歧異性高,但中國在很多產業與經濟發展上,早已被視為是已開發國家,中國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為世界第一第二大的經濟體,外加中國人口眾多,一直都有就業跟生存的問題,中國要想透過跟全世界貿易來生存,終究還是要對全世界開放過往沒開放的產業,那是無庸置疑的事情,所以我們該問自己的是,臺灣能不能等到中國對全世界開放的那一天不會餓死,如果可以,自然不需要現在急著全面開放,而是慢慢跟中國談,慢慢一點一點的開放才是!其實這也是美國近來用各種理由,不讓中國參與美國產業與購併美國本地產業的原因,因為美方很清楚的知道中國這樣的競爭是不公平的競爭,利用自身WTO簽訂時的不公平優勢保障了自己,卻要求其他國家要完全開放讓自身有比較便宜人力優勢的產業無限制地入侵各國,這本來就是不該發生的事情!如今臺灣跟中國簽訂的服貿協定,背後也有相同的影子,表面上好像中國是讓利了,但其實臺灣才是受害者,而美國目前的經驗是根本不對中國開放的!馬先生,您見到美國的處理態度與方式了嗎?美國根本就是對中國很多產業進入美國是完全不開放的!因此還真希望馬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聰明些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