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there:
央行力守不讓台幣升值太厲害,背後的邏輯是甚麼??為何中國股市希望自己繼續走弱,背後的邏輯又是甚麼??讓我們回頭看一下香港在97-98年所遇到的困境,那時有人嘗試去破壞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匯率機制,但是不只是這個部份,它嘗試去找出港幣大跌或大漲可能造成心裡層面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它找到了香港股匯市一定程度的聯繫,西方過去以船堅砲利對東方的剝削,爾後改以金融市場的操作所做的種種!!因此它思考的方向就是--港幣大幅波動會影響到甚麼??恰巧當時有一批人想撤資,卻找不到著力點,外加歐美經濟情況當時多少是有些不太好的,如果東南亞的資金被迫轉向美國,相當程度上面能夠解決美國自身的經濟問題,因此就進行了表面上放空港幣,但主要是放空港股期貨!!其實那時美國對東南亞當時的政治民主程度是不滿意的,在這些條件的加總下,於是乎...就由Hedge Funders來當壞人,開始步局一波資金撤退與財富重分配的情境!!!會這麼說的原因是,當時東南亞諸國很多的資金是由歐洲的銀行所提供,因此當東南亞金融風暴時,歐洲的金融界對美國是非常不滿的,而且他們並未因此撤資,反倒是英美法系的資金是比較積極的退出,如此不但加深了市場的波動性,也使得日本與歐洲不少投資者在當時承擔非常多的損失,只是當時不急著出場的投資人,在後來的十數年,總算還是慢慢的等到市場波動到損益兩平,甚至是利得的出現!!
當時東南亞國家,其實是充滿迷思的,因為他們的財金官員多是從英美的教育體系出身,這些國家的金融主管早就被美國教科書洗腦成---完全不對匯率與外匯準備做管理才是自由經濟的本質,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任何一個先進國家對於自身的金融機能與機制,其實都是有一定的管理機制在的,一來表面上放手市場參與者去進行套利與投機,但背後是利用這些投機者來進行自身均衡進行調整,主要還是希望這些市場參與者能夠幫忙,最後還是對自身國家是有利的!!以英國為例,大家總談到George Soros當時放空英鎊,造成他被封為the only man in the world who broke the England's central bank,從事後來看,英國因為當時的貨幣被放空,被迫放棄了聯繫歐元的匯率,以及當時可能加入歐元的情境,也因此保存了自身的貨幣制度,最重要的是其財政與貨幣政策能夠因不加入歐元區,而有自身彈性調整的可能!!被迫必須跟其他國家一起採用歐元,從事後的今天來看,其實對英國是不好的!!所以到後來,因為英鎊被壓低,反倒開啟了英國另一波的盛世,隨著英鎊的貶值,英國能夠大量輸出自身較為便宜的商品,隨著英鎊貶值,英國能夠吸引國際的旅客到英國去旅遊和參與英國的教育體系接受教育,不論是那個層面,都使得英國人其實是非常感謝George Soros,因為當時英國需要其貨幣貶值,需要一個退出歐元聯繫匯率的理由,而George Soros提供了這個理由!!當時很多的英國人都以Robinhood來形容George Soros,即使到今天,George Soros在英國都被認為是一個好人,一來當然是他是從LSE畢業的,是英國培養出來的人,再者其實長期看來,當時他幫忙英國在往後的年代,能夠繼續在國際上面發光與發熱!!但反觀東南亞金融風暴,當時東南亞諸國對於匯率管理是一點都沒有經驗的,外加東南亞各國的外匯準備並不充足,其一心以為只要能夠利用外來資金發展經濟即可,從事後看來,確實是天真的,很多人喜歡以西方民主來談這個主題,但是百姓的生活穩定度對於東方人來說,是比較重要的!!IMF與World Bank介入太慢也是值得爭議的,再再顯示過往往這些金融機構偏向替歐美國家服務的本質!!!東南亞金融風對這些國家的人固然有其一定好處,因為出口競爭力提高了,只是過往累積財富因匯率大幅貶值而被掠奪的壞處,卻在後來很多年一直都存在大家的心裡,一來西方資金撤退與財富被毀滅,再再影響到一般人的生活,再者東南亞各國也被迫放棄固定匯率--主要是當然因為自身的外匯準備不足,且各國外債比例高到不足以因應當時避險基金透過NDF與其他金融槓桿工具的使用對其外匯準備套利的套利機制,這些避險基金確實是採用了相當的財務槓桿來進行套利,而不是拿真正的錢去進行.!!...基本來說,即便是買低賣高,但賣高的機能展現背後採用的是財務槓桿來進行,也因此當時臺灣緊急的關閉掉了自身的NDF市場,讓外資找不到著力點,外加我們的外匯是有管制的!!因為畢竟臺灣不是國際金融組織的一員,不足的外匯準備只會讓國家陷入無法想像的絕境!!!因此我們對外匯是比較敏感的!!這也是我們恰巧能夠全身而退的原因,反觀南韓就未能,因為他們大量依賴外來資金發展經濟,這跟我們好久一來自立自強的自身資金發展主軸是不同的!!因為我們不是國際成員,反倒救了自己!!但我們無法對外求援這事,說來也蠻慘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