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人一直以來都很擔心政府債務過高的問題,但是卻又一直無法正視當初就是因為出兵攻打其他國家,因此使得國力分散,無法專心發展國內產業的轉型與變動,最終走向房地產與資產泡沫化的道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得不採用QEs與OT等貨幣政策,希望減緩對於美國國民的衝擊,最重要的是對於債務的管理未能體察日本的困境!!反觀國內至今的共識是絕對不提高政府舉債上限,而且我們也開始改革自身退休保險制度,希望透過國人多繳少領的方式來維持系統的不崩潰,但是最終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終究還是得面對軍公教退休福利的大幅降低,因為國家沒錢,因為政府預算的相互排擠使得政府無法幫助企業進行更多技術的研發,因為政府沒錢幫助窮苦的孩子取得較高的學歷,因為政府連募兵制度都沒能準時上路,主因就在於軍公教退休制度已經到達必須大幅調整的階段,我們必須讓軍人素質大幅提高,那就需要政府編列很多很多預算,我們需要降低百姓的生活負擔,那就需要對於國內水電油的專賣事業進行福利的改革與調整,透過企業瘦身與降低支出來減少百姓的負擔與政府的額外支出,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馬上去進行的!!

  而美國在基礎教育上面的支出其實多年來一直都是令人詬病的,我們在基礎教育上面對於師資品質的要求與汰換,政府其實一直都不夠積極,其實年輕人已經很具專業,讓基礎教育體系的師資大幅度地流動以維持一定品質的要求應該是教育部該做的事情,其實高等教育也是如此的,只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卡在政府未能有魄力的大幅改革,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某些程度上面都已經是僵屍產業了!!少子化不是這些學校與專責教育主管機關的藉口,因為學生還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學費,但是我們卻讓這些教育機構變成養老院,嚴重侵害的學生的受教權利與其所支出的學費,讓孩子們出校門之後面臨到失業的困境,這些都不是專責主管機關該有的藉口;如何透過制度的設計,即便沒有聯考的制度,但仍該有大學學生全國考試評鑑的制度,同樣都是數學系或是企管系,學生就該在大學各階段有一定的品質,這是教育專責機構該嚴格把關的地方,同樣地研究所的教育也不該是申請入學,美國再怎樣還是有Toefl,GREGMAT的制度在做學生入學篩選的把關,關於這點任何人都知道我們的高等教育的素質,將因為申請入學制度使得學生的程度每況愈下,因為很多優秀的學生會選擇前往美國與歐洲繼續深造與發展,這對國內學術研究發展跟人才的培育其實都是非常大的傷害!!

  美國的另一個困境是中產階級的大量消失勞動參與率的大幅降低,此一現象在美國八零年代之後就已經出現,八零年代之後美國企業大量外移,將很多需要人力組裝與會產生大量空氣汙染與環境汙染的企業,從美國移往全世界各地,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地區的空氣汙染與環境汙染的法規鬆散,遷往海外能夠避免掉這些成本,透過此種負面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的成本轉嫁設廠的當地,使得自身的真實製造成本因為此一外部性得到降低,進而提升企業的財務數據與企業的盈餘(ROE與ROA),最重要的是當時美國的生產成本高漲的原因,有相當程度上面該歸因於美國小學與中學教育的失敗,臺灣過往科學園區成長的成功故事,相當程度上面歸因於數理教育的扎實,因此臺灣的半導體與電腦產業的生產效率非常高,在八零年代遠遠高於南朝鮮的,只是近期發展遲緩的原因是因為產業的投資與發展目標錯誤,外加臺灣的數理教育已經遠遠不如二十年前的自己所致,因此遠遠超越南朝鮮的情境未來在台灣將不復見!!但是因為過往臺灣的中小學教育成功,相當程度上面使得臺灣的勞力成本相對於美國與其他國家都來得低廉,因此在過往是成功的,但這些都是政府在後面大力的教育補助所致!那樣的成功其實是需要條件的,條件是其他與我國相競爭的國家在教育與各方面始終未能趕上,但今天中國大陸一年有七百萬的大學大專畢業生的出現,很多中國學生的數理基礎相對上遠比臺灣學生來得扎實,如果企業的發展方向是對的,其實臺灣在中國的發展不見得有其勝算,除非是臺灣企業有其獨到之處,而那些地方是中國企業跟不上的,否則以台灣目前逐漸衰敗的中小學教育與高等教育,臺灣在同年齡的人力成本是遠高於中國大陸的,而臺灣同年齡孩子的教育養成也是遠遠落後於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是透過無窮盡的不斷競爭,使其孩子的基礎教育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反觀臺灣的孩子只能靠比較新的國際觀與創意來取勝,但是隨著中國大陸一年超過千萬人次甚至未來是上億人次的出國旅遊和超過十數萬的學子在歐美進修與留學,其實臺灣的優勢已經消失,這能從美國目前幾個重要財務期刊發表,幾乎已是對岸學者的天下可見一斑,臺灣在商管高等教育相對於對岸是節節敗退,相當程度上面已經說明了臺灣未來的處境將更為堪憂!!

  因為對岸的中國即便再沒有甚麼創意,只要中國有足夠的內需,還是能夠透過此一內需,滿足中國自身的就業,主因當然是中國有足夠的儲蓄,當然其背後還是有很多的困境,但今天中國百姓有儲蓄,相對上問題就比較緩和一些;就臺灣的角度來看,只要中國大學生的薪資仍為臺灣大學生的薪資的五成到六成,相對上臺灣的人力成本就是比較高的,外加臺灣的物價水準與生活水準較高,其實已經影響到臺灣百姓的儲蓄與消費,如果企業主因為這些原因不願增加臺灣當地的聘僱,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只會使得臺灣中產階級人數逐年下降的問題更為惡化,而臺灣的新貧族人數確實正在逐年上升,中產階級的消失對於台灣社會絕對是一大傷害;其實這也是美國近來十五年到二十年中間所面臨到的相同問題-中產階級的消失,很多人以為這也使得美國的金融投機風更為盛行,因為美國年輕的學子大學或是碩士一畢業平均欠的學貸就高達兩萬五千美元左右,換算成本地貨幣大約是75萬到80萬新臺幣,因此為了要盡快還清學貸,很多年輕人進入金融市場的相關工作,做的都是投機套利性質的工作,如此一來只使得美國社會的財富重分配問題更為嚴重,而會雇用這些人進入金融產業的多為美國金字塔頂端的有錢人,美國年輕人在高利的誘惑之下,替這些有錢人賺進千萬美金的金融利潤,才有可能從中取得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利益,換言之,當這些年輕人在金融交易上面越成功,其背後代表得是在金融市場裡面的另一群人賠錢賠得非常慘,而當這些年輕人替有錢人賺到千萬美元之後,也不過分得十多萬美元的利益,但相對上已經使得美國的財富分配更為不均,簡單的說,當大家在歌頌美國的金融市場是多麼有效率的同時,其正意味著某些相同市場的參與者正面臨到破產的命運,又或者這些人本來是美國的中產階級,因為投資的失敗正使得自身失去了中產階級的頭銜,而變成了美國的新貧一族!!很弔詭的是,美國人強調的美國夢,是希望年輕人能夠就讀美國名校,取得高等的學位,然後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能夠利用所學創造出社會價值的事情,但是這些人一但成為美國名校的MBA或是DBA,PhD之後,卻又為了要償還當初取得學位的學貸,努力擠身美國的上流社會,最終竟然做的竟然是傷害全體美國人的事情,這裡面見到的是新美國夢背後的荒謬性,讓人見到的是這些人為了成為美國上流社會的一員,做的竟然是重新分配全體美國人財富的事情,最後讓美國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之手,讓大部分的美國人失去了畢生的積蓄與財富,讓很多很多的美國人到了七十五歲,還在美國速食店裡面打工賺錢,說來也是讓人很搖頭的事情!!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反對美國式金融創新的原因,因為不論是哪種衍生性金融商品,過往一開始都有逃避美國所得稅法的隱含設計在其中,甚至很多會故意設計成前幾期會產生出虧損以產生稅盾的效果,而到後期產生出收益的時候其實相對上所需負擔的稅負已經大為降低!這在美國1998年時美國的避險基金LTCM導致美國Fed不得不出手拯救自身金融市場之後,這些LTCM的合夥人反倒紛紛被美國的稅務單位求償百萬到千萬美元可見一斑,因為美國稅務機構發現LTCM所設計出來的很多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實都有規避美國稅務的效果,因此這些人後來都被美國政府追繳上百萬到千萬美元的稅!!因此臺灣不該進行美國式的金融創新,其實臺灣在美國西元2008年金融風暴的前後,已經見識到美式衍生性金融商品所帶來的傷害,那就是臺灣當時高達上千億新台幣的連動式債券事件,從此處更能見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只是財富的重分配,但這些金融創新一點都沒有價值保存或是價值創造的效果!!

  回頭談臺灣需要的教育革新,其實真正該做得是鼓勵國人重拾扎實的數理教育訓練,越是完成的數理教育,才越可能使得國人有能力在面對變化大的國際與國內環境,能夠有比較靈活的頭腦來面對與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另外臺灣該如何解決青年失業與就業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年輕人能夠很快還清學貸並開始儲蓄,這些都是臺灣目前該解決的重大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getable 的頭像
    Vegetable

    經濟,財務,統計學,數理科學與政治評論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