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美國跟臺灣的過往的差異點,美國追求效率,追求快速的成功,美國很多很多不同領域的學者,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名,反觀在臺灣,可能我們的學者都必須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跟這些年長或者迂腐的學術界前輩打交道,爾後大家都滿意之後,才能慢慢擠身入相對應的位置,有比較多的資源去做發表跟其他的活動,這是美國比較難見到的,因為美國會塑造出指標性的年輕成功學者,但這在本地是不可能的事情!記得過往美國的GMAT考試中有一篇文章,談到美國過往的研究指出,美國本土的學者超過四十歲以後就很難在學術上有所突破,當然很多美國的學者不是如此的,因為很多學者都是在七八十歲才得到諾貝爾獎,而很多很多的重要研究都是在四十歲之後才展開,原因無他,科技進步使然,方能使得想像力所及之處得到驗證,只是從那篇文章中就能夠見到美國是希望年輕學者越早成名越好的!!

  因為美國追求效率,因此美國自然非常重視專業,也願意大力獎助專業高的學者或研究者,因此美國的專業人士待遇非常高,相較之下,在美國教書教得好的老師,薪資可能都遠高於本地的老師,同樣的情境適用於各方面的領域,光是寫教科書,因為美國有夠大的內需,所以經濟學的教科書可能都是先收出版社的訂金20-30萬美元,爾後寫完出版之後再照每本給多少版稅,但是臺灣的內需小,寫經濟學教科書的,可能頂多書商願意出十萬元新臺幣的訂金,爾後每本書再給20-30元的版權費用,幸運一點一年賣個500本,因此算起來如果賣個500本,一年的大約收入是20*500=10,000元新台幣,一年只有大約一兩萬元的版權費用,如果是真的寫得很棒的作者,跟書商要多一點版稅,那書商勢必會將此成本加在書的銷售費用上面,如此一來,如果真的是本好書,可能臺灣的學生就會將上課要上的內容拿去影印,如此一來不但書商賺不到錢,寫書者也賺不到錢,因此更不可能提高版稅,反倒是如果希望能夠盡量每年多賣個幾百本,那只能降價求售,或是寫書的人就簡單寫一寫,或者叫學生用原文書,當然最後原文書一定也多是學生自己影印上課所需章節!坦白說,臺灣對於專業人士的待遇不高而且近乎苛求!同樣地,因為臺灣的市場規模小,如果政府又用很多很多的方法,來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結果就是政府採用管制的方式處理很多經濟的議題,最後造成百姓收入增加的變動少,長久下來自然百姓的所得無法提高,這也是我們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貧富差距較小的緣故,社會中大家的生活成本負擔輕,很多都是政府用特定的方式壓低價格所致,全民健保即為一例,因為用政府的力量刻意壓低價格,已經使得很多重要的醫療學科找不到醫生,也使得我們很多私人診所在很多年以前,已經開始大量僱用東南亞來的會說中文的外國醫生,很多人去醫院開刀是外國醫生動的手術,很多人生小孩是外國醫生幫忙生產,很多人去醫院做複雜的醫療都已經是外國醫生,會說奇怪中文的醫生在幫忙醫療,說起來有是好笑,原因無他,因為這些國家的所得更低,因此在當地醫生收入更低,所以這些人願意來臺灣幫忙執業,這就像臺灣的好醫生與好的護理人員,如果英文不錯,都願意去美國或英國服務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政府長年用政府的力量控制價格的結果!

  臺灣的高等教育其實也是這樣的,因為政府補助各公立大學,所以政府用很多方式壓低教授的薪資,同時也壓低公立大學學生的學費,造成私校的學費是公立學校的兩倍以上,但是臺灣公立學校的教授薪水低但工作量卻跟國外相同,不但要將書教好,還被逼的要做跟國外一樣好的研究,政府跟學校為了獎勵研究,只能拼命提高寫出好論文給獎金,只能拼命看能不能從國家科學委員會那裏找一些錢給教授們,但是很多人還是拿不到補助;而政府為了讓各縣市政府能夠提高收入,希望透過廣設大學建構出很多小的大學城,讓住在當地的人有能力增加地方收入,因此很多過去是高職跟高工的學校都改制成為技術學院跟科技大學,但是隨著少子化的衝擊,這一切卻根本不是如此的!!學校裡面的老師其實腦袋裝的還是過往那一套,表面上一天到晚說希望老師們有實務經驗,但是這些技術學院的大部分師資其實都是沒有的,有的經驗不外乎就是sales相關或是服務諮詢公司等類的工作經驗,真的很棒會賺錢且有實務經驗的老師,大抵上都去對岸賺錢,剩下的說的難聽一點是根本找不到甚麼好出路的,結果這些科技大學跟技術學院又不是很重視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這些學校為了生存也只能降低服務學生的品質,很多號稱技術學院畢業,其實中文英文與數學程度大抵上都只有國中程度,很多技術學院的學生拿的是一樣的文憑卻繳不同的錢,因為白天開的班跟晚上開的班上課時數不同,同樣地白天班跟晚上班的學生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學校只求能夠生存下去,根本很難要求學生,過去開玩笑的說這些學生如果父母有點錢,那就繼續送這些孩子去念不用考試只用申請入學的碩士班,很快兩年念完碩士,結果再送這些人去念博士班,因為臺灣博士班沒人念,所以有人又順利進入博士班,搞了幾年博士畢業,這些人再出來跟年紀大很多的其他博士競爭教職,過往百分之三十的大學考生念大學,百分之十的大學畢業考生念碩士,百分之十幾的碩士畢業考生念博士,過往臺灣的博士取得,從大學到碩士再到博士的通過機率是千分之三左右,但是這些年輕的學子目前已經是百分百進大學,百分百念碩士,又百分百念完博士,結果程度跟都會區的名校高中生差不多,可能有多念久一點書,但是專業上那樣的博士跟臺灣大都會區裡面的名校高中生,在很多地方是差不多,現在這些人從大學到碩士再到博士的通過機率是近乎百分之百!坦白說,這些人的程度說有多低就有多低,很多是超越眾人想像的,這是很多的過來人的經驗談!!另外,別以為國外回來的就很棒,很多人都會告訴您國外回來的博士,很多也是很糟很糟的!!

  臺灣是沒有甚麼內需市場的,我們需要中國大陸跟歐美的市場來吸納我們的產出,我們需要很多外來的觀光客幫忙臺灣創造就業機會,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強化自身的競爭力,但是我們沒辦法這樣做,因為我們有全民健保,因為我們管制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因為我們管制很多很多的價格變動,原因無他,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只是社會主義國家要能夠運作良善,需要的是一個清廉且腦袋清楚的政府,這是我們沒有,我們的政府官員一天到晚自肥,我們的政府一天到晚要求醫生護士犧牲很多很多,臺灣因為全民健保至少倒掉了上百家近千家的私人診所,臺灣因為要補助很多不該補助的老師和學生,結果好的大學教授薪資好低好低,最終國家還浪費掉很多很多的資源,臺灣為了要補貼中油台電等大型專賣機構,讓這些人上下其手賺很多,犧牲掉全民的福祉!臺灣為了要讓軍公教退休福利很棒,結果就是拼命擴大稅基,讓很多中產階級的負擔越來越重,結果這些中產階級負擔重到變成新的貧窮階級,但是政府卻還是一直拼命在減免有錢人的稅負,試問現在全球情況都很糟,這些有錢人的錢能跑到哪裡去??為何還要減富人稅與課徵窮人稅?這就是臺灣的現況!

  反觀美國為了維持專業人士的收入跟過往倡導的自由經濟主義,因此在經濟不景氣的此時,目前只能不斷擴大政府支出,雖然歐巴馬政府的每年每年的除了軍費支出與醫療支出外的其他政府經常性支出是縮小的,但是政府在健保跟窮人照顧上的支出越是越來越多的,而政府也不敢徵稅,怕讓專業人士的收入大量減少,怕很多人會抗議,於是只好拼命舉債,最後就變成是今天的局面!但是美國的政府管理不見得不良善,美國政府的管理不見得是沒有效率的,只是美國人的思維當中一定要獎勵專業,讓厲害的人領很多,而且要彰顯不厲害的本來就該失業,這是與我們不同的,我們要彰顯的是年紀大且先站到好位置的要領很多,我們要彰顯的是能夠想盡辦法騙到政府錢的可以領很多,其他人就是替這些人買單!

  試問這兩種情境,如果您是領導人,您要哪一種情境出現?試問如果是您,您要選擇住在哪一個國度裡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