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臺北市搭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好多人都很喜歡侏儸紀公園那部電影,特別是那句經典名言-生命會替自己找到出路,或許這就是臺灣人始終一直都在做的事情,想盡辦法替自己找一條活路,想盡辦法活下去,而今臺北市如果不再如同過往要以房地產的上漲做為發展的唯一道路,那臺北市該做甚麼呢?

  以倫敦為例,過往倫敦的泰晤士河畔,有一群人專門撈捕河裡面的魚,然後做成美味的佳餚賣給食客過日子,爾後倫敦的發展隨著英國曾經是世界中的日不落,曾經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需要大量的融資需求,需要籌措開發鐵路與交通的費用,需要船運它們從全世界各地搜刮來的戰利品,需要籌措國家發展的經費,倫敦慢慢變成金融交易的重鎮,爾後美國崛起,美國人有無窮盡的財富,美國人持有大量的英國公債,為了吸引美國人,倫敦開始發展一些文化與娛樂產業,倫敦慢慢有很多歌劇院,透過創業投資家與劇作家的相互合作,承擔了大量的銷售不佳風險,而倫敦慢慢形成了新的文化產業,透過全世界去倫敦的旅遊,倫敦慢慢發展出自身的新產業,同時也將自身的金融產業服務對象鎖定在新興國家崛起的富豪們,透過便利化的城市交通與對於泰晤士河的整治,目前倫敦的高級餐館中的鱒魚,已不再是便宜的產品,過往倫敦餐桌上便宜的食材,而今已經變成是讓國外旅客花大錢享受的佳餚,而這是倫敦的變化.

  在倫敦的變化當中,我們見到了幾個重要的元素,第一個是新產業的出現永遠都是金融業會後起的原因,英國曾經需要大量經費管理殖民地,因此需要發行大量的政府公債,而很多企業會再利用手邊的政府公債做擔保,然後發行自身的債券,替投資這些殖民地的特定產業或是自身想發展的產業做融資,另一個是環保意識的抬頭所產生的產業新風暴,泰晤士河曾經是倫敦人最詬病的河流,因此很多人從河中撈捕的魚類,是許多窮人家桌上的佳餚,但很多有錢人卻不敢嘗試,而今倫敦早就在十數年前整治泰晤士河成功,慢慢地,這河裡面的美味,變成了有錢有閒人的花錢享受,第三個是跟著時代的轉變,倫敦始終以服務頂級消費者為發展城市旅遊觀光和金融的目標,過往是倫敦與歐洲的有錢人,爾後是美國與日本的有錢人,之後是東南亞的,近來則是新興國家中的有錢人.

  從這裡,我們見到了文化的價值需要包裝與大量的勞心與勞力,我們見到了很多既有的事物,需要的是大家很努力地去思索,重新替這些找回它們原有的價值,或許那就是臺北市的新未來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