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主席,您好:

  過往多年以來,我們在談十二年國教與後續發展眾人總是搖頭多於點頭,十二年國教是否真的失敗,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多外國的教育評估機構以為臺灣的十二年國教,最終啟發臺灣學校裡的老師,開始進行教材教法的改革,那樣的改變讓我們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開始學習思考或是有主見,姑且不論那樣的主張與己見是否可笑或是幼稚,但是至少那是一個起點,過往臺灣的教育被以為制式,多少有點填鴨!很抱歉,個人過往也專門負責填鴨多年,也教育過上千個學生,很多時候也總是抱怨孩子們不願意苦幹實幹,不願意晚上少睡些,將課業上的問題好好解決,不願意好好交作業跟好好練習,甚至考試亂考還作弊,有的還交白卷給老師卻希望老師能夠讓自己過關,這些類型的孩子,個人都遇見過,很多時候總是跟這些人說,如果不想學,可以離開教室,個人不會為難,當然後來孩子們還是回到教室,乖乖繳交作業,甚至好好練習,只是那樣的教學方式,或許已經不適合現在一般的孩子,比較適用於菁英的孩子,比較適合自我要求高的孩子,這些人因為興趣與好奇心,根本不需要老師要求,還會追著老師要求更多的知識與相關材料,但是臺灣大部分的孩子,早就不是那一類的小孩。其實很多工作上面的事情,講求的是大家一起討論跟合作,雖然很多時候如果眾人的腦袋都是空空的,討論出來的結果是很可笑的,但是學校裡學到的知識,確實不盡然是工作需要的,只是抽象化與邏輯思維的訓練還是重要,只是不同工作需要的東西不同,該如何讓學生適才適所地學習與發展,其實還是教育界需要努力去思考與調整。

  臺灣的孩子需要甚麼教育??這是很多年以來,臺灣教育界跟父母之間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過往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就該快樂成長,反正孩子們終究會找到一條能夠生存的路,慢慢地,很多當初這樣以為的父母,其實後來都反映那樣的想法很天真,因為孩子們畢業後早已找不到一條能夠生存的路,原因無他,臺灣的經濟環境與全球經濟變化,早已與過往以為大不相同,而我們的政府甚麼都沒做,只是不斷在做一些很可怕與很可笑的事情!

  臺灣的產業結構轉變太大,臺灣的內需不足,過往長年始終依賴外需市場的幫忙,以前靠的是美國,今天靠的是中國大陸與東協,而美國近年來雖然失業率下降,大家有工作,但是美國的工作不少都是臨時工,估計美國目前有六百萬到八百萬人,做的是臨時工,沒有完整的勞健保也沒有完整的退休規劃,這幾年光是筆記型電腦跟桌上型電腦銷售,在美國就是逐年下滑,美國的工作大多都需要用到高科技,但美國的電腦需求量卻是逐年下滑,連帶影響到我們的相關產業,不論是生產週邊零組件產品,還是生產相關硬體的廠商,都逐漸凋零。反觀中國大陸自身的筆記型電腦需求其實也是如此,中國號稱有很多人具有高學歷,但是中國的文憑浮濫問題也跟臺灣有得比,很多中國大陸的家長這幾年都抱怨孩子耗盡儲蓄,卻無法畢業後找到能夠賺回父母儲蓄的工作機會,年輕人的教育與後續就業,已經是全球的大問題!

  長年以來,美國的著名私立大學或是研究機構,總是不斷地替美國家長與孩子們洗腦,告知必須擁有高等教育的學歷才能有好的出路,雖然感覺上這些人並不是瞎掰,因為美國的傳統產業逐漸式微,基礎工作消失且薪資下降地很快,畢竟美國有大量的外來移民,外加美國很多的企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因此這些產業都需要比較多的教育訓練,也需要比較高深的學問與訓練,但是在西元2009年之後,越來越多美國人擁有非常棒的私校碩士學歷,卻欠下五百萬左右新台幣的學生貸款,而且找到的工作年薪是沒有破百萬元新台幣的,不少美國人都抱怨學貸過重,嚴重影響到後續的結婚與生子以及其他生活規劃,如此看來這樣的洗腦也不見得是正確。其實美國今天變成如此,還跟環境有關,美國人沒有甚麼儲蓄,因此目前比較難支持整體社會的持續產業轉型與發展,美國的就業機會隨著產業外移嚴重而大量減少中,使得美國人越來越難找到合適工作,外加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畢業的學生必須有能力在畢業後,自學很多工作上的技能,而教育機構能做的就是不斷啟發這些學生,讓其能夠在畢業後有能力自學與自行解決問題,那些都是教育的根本,但美國的高等教育也不見得能夠真正滿足此一目標。美國的高等教育,學費高但學生人數比例佔同年齡者人數較少,相對上較容易找到高薪工作,這是美國教育的發展策略,但仍有不少人因為社會環境變化而不容易找到高薪的工作,因此學生貸款的問題仍舊難解,而且遠比臺灣更為嚴重數十倍以上!

  反觀臺灣,或許教育早該是職業培育,因為工作需要的技能,學校裡的老師也不太清楚,或是只能教育原理與原則,但是很多基礎的數理或是語文,其實學校教育還是有其重要性,因為那些都不太可能在社會工作中在學習,因為基礎學科艱深且耗時還是需要透過大學的教育來加以訓練,很多時候連寫程式這件事情,其實都應該是學校教育的一環,不該讓孩子們在社會上自行從頭學習,總還是要有基礎,才好自行學習,這點連美國的總統都這樣以為。

  只是美國的高等教育學費驚人,臺灣的教育該不該走向這樣的道路?不少人都以為不該如此,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孩子們能夠一畢業就找到高薪的工作,很快還清學費貸款,其實高學費不見得是不好的,因為這樣學生才會珍惜,這是K黨的朱先生思慮不周全的地方,目前臺灣嚴重的問題是孩子有沒有辦法在畢業後馬上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透過幾年的努力還清高等教育的學費貸款,其實美國人對這個問題始終無解,這是不少人以為臺灣或許不該走向高學費的道路,但背後的理由正說明對於臺灣未來的發展是沒有信心的,其實K黨的朱先生正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我們不該投票給他的理由,一個沒有信心讓國家變好的人,不能擔任領導的大任,更行況如果沒有高學費,那私立高等教育的學校如何生存??臺灣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公立學校,其實長年都是依靠政府幫忙與補助,該如何找到一條路,讓私立高等教育機構能夠自給自足和生存,其實是新政府必須馬上面對與解決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孩子們一畢業,就找不到在學校裡面相關訓練的工作,或者即便有工作,也大多是極為低薪的工作,這個部份政府該如何在教育收費與學以致用來解決,其實都是大問題。

  最好的方式,其實蔡主席已經點出,那就是孩子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先去就業,累積一些社會經驗後,知道方向後再去考大學或是技術學院,如此才能夠要求老師幫忙教授自身未來工作需要的技能。或許這樣的思潮,只適合技職體系學生,臺大政大不少高等教育學府的老師,多年以來一直都很反對高等教育該是學生就業的訓練場所,很多臺政大的教授們都以為,高等教育該培養學生抽象化的能力,該培養學生對於很多知識有深入化的分析與解析能力,該培養學生的人格與其他需要培養的事情,而不只是學生工作的技能與能力那些工作的技能與能力,該透過證照考試培養,如果真是如此,那孩子們隨便念一個大學,在大學中間拼命練習這些相關證照的考試,不是比在大學裡好好讀學校老師指定的教材,要來的真切許多??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希望教育機構能夠成為特定專才的培育中心,又能讓有特定專長的老師能夠在這些機構生存,那臺灣該做的不是十二年國教,而是教育鬆綁,因為很多特定專才教育者都不需要博士學位,只需要在類似工作中不斷地累積經驗,只需要跟著環境變化,不斷調整自身所需使用的工具或是軟硬體,當然很多人還是以為這樣的標準,最終還是會使得大部分的教育者最終都需要博士學位,因為那些基礎的訓練都還是必須在學校培養。只是麵包師傅不需要博士學位,只是公車司機不需要博士學位,只是專業果農不需要博士學位(坦白說專業果農或許需要博士學位,因為那很專業!),但是很多專業的工作都還是需要不斷地學習,甚至是有特定職業的訓練,這些都是政府可以標準化教育機構可以收到學費的地方,只是有多少學校裡的博士老師們,願意跳下來學習這些??

  教育該是以終身學習為目標,最重要的是有興趣才能主動學習,該如何培養孩子認知自己的需求,以及孩子成年去社會工作,相關工作的所屬產業一旦不幸式微,孩子有無能力重新學習另一些技能重新去其他產業就業再出發??這些都是未來新政府在教育上必須思考的方向與道路,畢竟職業訓練是需要成本的,有多少是政府能幫忙的,有多少是自費,都需要政府來規劃與幫忙,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們不浪費學費,在根本不需要的教育訓練上,而是將資源放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與工作上面,不斷地累積經驗與實力,如此才可能有高薪,如此才可能不會一畢業就積欠大量學貸,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來還清學貸,而變成是惡性循環!那樣的教育,早就不該是孩子們需要浪費時間走的道路!!

  其實政府該做的是,讓孩子們有正確的認知,那就是教育並非無價,臺灣的高等教育不可以長期依賴政府補貼,而學生也不該以為高等教育一定保證就業,因為台灣的內需早就不在,這二十多年的政爭與紛擾,以及政府與有權有勢者所造就的高房價與低薪環境,早讓新生兒的出生率變成全球倒數第一或第二,臺灣沒有這些內需,房價早就太高,薪水要成長需要外來的動能與需求,孩子們要如何透過教育翻身??

  或者該說,如果政府要補貼高等教育,那該補貼的不是學校,而是菁英學生,希望這些人能夠帶動其他人的就業,並且需要要求這些學生即便出國讀書,也必須在一定期限後回國服務,且服務年限至少十年以上,最重要是要考核這些人有無能力服務,沒能力就該要求賠償政府的公款,如此國家的花費才值得,否則人人拿政府的補助,晚上不睡覺打電動玩具或是上網聊天,那政府的補助有任何意義嗎?政府不該補助公立大學學生,讓其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那是國家資源的浪費,這些學生該自費就學!

  其實政府的產業政策與租稅補貼政策應該調整,政府該補貼的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教育,麵包證照的考試訓練與教育該是政府的補貼重點,網路相關的證照與相關訓練該是政府的補貼重點,很多社會中實際需要的教育訓練其實才是政府該幫補貼的重點,無毒農業栽種的教育訓練其實才是政府該補貼的重點,如何讓人民少用電力,進行相關節能減碳的教育訓練,其實才是未來新政府該補助的重點,或許政府早就不該補助高中職與大學,而是以特定臺灣產業的人力需求為補助方向,或許建築工人的證照才該是政府補助的重點,很多工時長且辛苦的工作證照訓練才是政府該補助的重點,越底層的工作,如果台灣還是需要的話,政府就該培育國家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並加以補助,那遠比補助高等教育來得重要,高等教育的學費鬆綁是必要的,學生也該更要求學校老師具備與時俱進的知識與能力,特別是對於新一代的軟硬體都該熟悉,或許政府也該補助高等教育學校老師們的再訓練,那也是政府補助的重點,如此國家才能夠更進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getable 的頭像
    Vegetable

    經濟,財務,統計學,數理科學與政治評論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