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R. H .Thaler先生如眾人所期望,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去年此時,曾以為R. H. Thaler不會一個人獨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是跟其他行為經濟學研究學者一起獲獎,理由當然是R. H. Thaler發展的行為經濟學數理化的程度不夠複雜,總以為大家還是比較喜歡技術功力強的學者得獎;只是眾人須了解Thaler先生是Kahnemann與Tversky這兩個先生的多年好友,在R. H. Thaler的書中您能見到Tversky因為癌症去世的故事,到死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得到癌症,Thaler經常參與K與T先生關於研究論文的討論,也深知這兩個先生花費多少時間在論文的寫作上,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經歷過千錘百鍊的討論,不論在哲學精神或實證支持上,都有其相當的深意,實驗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已是經濟與財務學界中的顯學。很高興R.H. Thaler先生獨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行為財務與行為經濟學的實證研究,晚近大多運用非常複雜的統計與計量方法,來替相關行為財務與行為經濟學理論進行相關的實證研究,很高興這個領域持續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協會的重視,坦言這個領域其實很寬廣,諸多的實證與理論還有待持續發展!
只是倒也覺得驚訝,沒想到Nobel經濟委員這麼捧場,讓這幾年的預測都沒"貢估",不知道諾貝爾經濟委員會能否在多年後也考慮一下,讓本人也能拿一座諾貝爾經濟獎!??? 哈!這當然是很嚴肅的玩笑話!
行為經濟學或行為財務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學者持續不斷在自身領域中前進,不管有多困難,不管當初行為經濟學被主流經濟學界跟社群多排斥,排斥到最後只好自己成立一個行為經濟學會來主辦研討會,拚命爭取經費跟爭取主流經濟期刊支持,甚至成立行為經濟期刊來發表相關研究,R. H. Thaler在申請進入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工作時,也曾因自身的研究受到質疑,被人質疑不夠數理也不夠嚴謹!只是這條漫漫長路,總算在這麼二十多年間開花結果。行為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目前已是經濟與財務學界的顯學,也是大家耳熟能詳分支-行為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值得一提的是,Richard H. Thaler,Kahnemann和Tversky都是猶太裔的學者!
R. H. Thaler曾在某部電影中解釋甚麼是CDO (Credit Debt Obligation)(坦白說您能見到老人斑,Thaler確實已垂垂老矣!),也鼓吹美國人該將多一點錢放在401K中,多存退休金來保障自身退休生活,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並非空穴來風,大家都該替退休多儲蓄些;甚至晚近的財務研究顯示,與傳統理論不同的是,很多人(包含本人)都以為眾人的退休金資產配置,該多放一些資金在股票市場中,因為波動大的商品通常會有較高的報酬率(the equilibrium of risk-rewarded ratio is what we talk about)!
在西元2016年的10月11日,個人曾在這個部落格替Richard Thaler先生寫下下面文字.....
******************************************************************************************************************
在西元2014年10月14日時,在這個部落格曾經替Jean Tirole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感到高興,也寫下以下的這段話:
在此處,不能免俗的還是要提及今年的遺珠之憾,那就是跟Mr.Tirole合作多年的Mr.Holmstrom,畢竟LAPM(Liquidity Asset Pricing Model)是Mr.Tirole與Mr.Holmstrom在MIT所鑽研與發展出來的重要理論,在經濟與財務上都有其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那也是Mr.Tirole的財務理論一書中經常提到的重點之一,或許在很多年之後,我們能夠見到Mr.Holmstrom也能拿到他心中的桂冠-the Nobel Economic prize.只是Mr.Tirole畢竟是目前財務經濟或財務賽局理論中最重要的學者,一個人拿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實至名歸的.
********************************************************************************************************************
或許瑞典央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成員,有見到上面那段話,在西元2016年的今年,就頒獎頒給Holmstrom先生跟另一個名氣也很大的Oliver Hart先生,這些人都是契約理論的專家,也是著作等身的學者,所有人在念關於契約理論的文章時,總都得讀一讀Hart先生的文章,這些老一輩的學者,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會用非常淺白的文字,談論非常難懂的經濟學,Hart先生是其中高手,因此不用跑到Harvard或MIT,只要讀一讀Hart先生在美國各大經濟期刊文章,就能學到很多東西,文字是很好讀,也不咬文嚼字,卻發人深省,總是得讀讀這類文章,才可能繼續下去其他晚近的發展。傳統的主理人-代理人議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是透過事前契約(ex ante)的訂定來處理相關的企業發展議題,但是不完整契約(incomplete contract)透露出的是契約簽訂與安排必須是定期調整與具有動態性的(periodic and dynamic adjustment),此時不完整契約的相關議題,方能得到真正的解決,換言之,不完整契約的處理方式是透過企業成立之後(ex post),就是一般契約簽訂後,透過經理人針對實際企業運作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調整的方式當然是採用動態契約的方式,來幫助企業發展,因此不完整契約(incomplete contract)的相關議題,一般又稱之為動態契約(dynamic contracting)議題,這也是Oliver Hart先生的主要貢獻,特別是............
(請前往2016/10/11的部落格原文參閱)
從這裡,馬上發現又發現一個遺珠之憾,那就是Sanford J. Grossman先生,他也沒拿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太多的經濟學者,都是可以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如果諾貝爾獎委員會有見到這篇文章,或許下次可以考慮頒一個.....。
本來以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Richard Thaler先生,知道他一定不會是獨得的,R. Thaler先生如果得獎,一定是跟幾個對行為經濟財務理論有貢獻的學者一起得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比較偏好給會寫漂亮數學式子來談經濟學的學者,R. Thaler先生比較吃虧,很多實證經濟研究,多半有點無俚頭,從很多生活細節中觀察,再加以歸納,但這也是為何在金融市場中,很多大家以為沒有相關的事件,卻會在同時一起發生的理由,因為人的行為與情緒,正左右著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化,人們的以為其實是金融資產變動的主要驅動者,資產價格的變化,不盡然完全取決於財務會計那套計算原則,只看現金流量跟產業可預期性其實並不準確,金融市場的變動,很多時候取決於人們的認知偏誤與投資行為偏誤,而觀察跟歸納對行為經濟學家來說很重要,行為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的發展也正取決於觀察和歸納,晚近個人也跟其他人,發展一些從R. Thaler提出想法進一步延伸的相關實證,用的可是嚇人的統計跟計量方法嚕。
這樣會不會一下子提太多人??等一下沒得獎,別怪我。過往也曾說過Gene Fama該拿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是...........等到多年後才終於跟Robert Shiller等人一起拿獎,可見學者不只是做研究.............
(請前往2016/10/11的部落格原文詳閱)
晚近經濟學有三大支柱,其中包含個體經濟學理與應用(早已突破價格理論的範疇,走向資訊不對稱與相關議題研討),總體經濟學理與應用(總體計量學,新國際貿易理論,新凱因斯學派與新貨幣學派(Non-Fisherian School)與傳統的貨幣學派(Fisherian School)),以及財務經濟學理與應用(包含金融市場資產定價,行為財務學,財務計量學,行為財務計量學等)。.....
***************************************************************************
好吧!或許您會問,那明年或以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該頒給誰呢?
其實美國經濟與財務學界人才濟濟,能得獎的人真的很多,努力做研究,每天持續不間斷寫論文寫書和跟別人討論新的經濟學或財務學知識者也頗多,小弟多年前希望成為這些人的一份子,只是...或許事與願違,也只能持續不斷地努力下去。
Tirole先生因賽局理論的數理模型發展與應用得獎,Hart與Holmstrom因契約理論討論與實際應用分析得獎,R.H. Thaler因行為經濟學的分析得獎,這些都是個體經濟學或是企業經濟學(或是公司理財Corporate Finance)的研究,再過來,明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否該回到總體經濟學?
坦白說,總體經濟學至今仍是一團迷霧,因西歐與美國始終未能解決菲利浦曲線消失,也始終未能發展出有用的總體經濟模型,來解讀目前歐美失業率高漲而通膨-失業率抵換關係消失的理由,甚至提出新做法來幫忙解決這個議題,很多過往存在總體經濟學中的抵換關係或共識其實早已消失,或許這是經濟學或是財務學者該努力發展的方向!!總體經濟學家該問問自己,為何實質景氣循環(Real Business Cycle,RBC)這個在八零年代紅極一時的總體景氣循環理論,至今連對此貢獻卓越學者,都已棄之如敝屣?大家一定知道說的是誰?當然是P. Romer,實質景氣循環這套理論(RBC),過往確實是從R. Lucas的理性預期學理(Rational Expectation)相關學理發展沿生出的,對經濟成長發展過程描述,在過往一直被以為在數理建構上非常嚴謹,只是至今始終完全不管用,也無法解決實際的經濟議題,這是經濟學界需仔細思考的議題,那就是經濟學畢竟是描述人的行為,始終不可能藉由自己定義與界定,先做好鞋子再去找適合的腳丫,就能進行預測!
經濟學理的建構,永遠需要實際觀察,從實際觀察中發展出相關理論與應用才是正途,藉由自身亂定義與數理模型的推演,在學術發展上是荒謬且不可行的,因為不具備實用與可預測性!
Milton Friedman先生曾以為經濟理論必須能解釋實際經濟現象,不能這樣做的,再漂亮的數學式....也是枉然!不可否認的是,過往Markowitz先生的MVO( 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也曾被M. Friedman以為是何其怪異的模型,但Markowitz先生最後還是拿到經濟博士,也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裡就能再沿生出另一個學者的名字-Litterman先生,已故的Fischer Black先生(Merton-Black-Scholes的選擇權理論(OPT),另一個諾貝爾獎的犢獎題材)與Bob Litterman先生在多年以前,已發展出全球投資的投資組合理論(Black-Litterman Protfolio construction),結合人們對市場金融標的價格走勢的預期,創造出一個很用實用性的資產配置理論,至今也為人們使用多年,當然不知Litterman先生是否已作古,如果沒有,或許諾貝爾獎委員會也能考慮看看讓Litterman先生拿個諾貝爾經濟學獎!
好吧!如果沒得獎,可別怪我,畢竟不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成員,可不能決定誰得諾貝爾經濟獎的!!
經濟,財務,會計,統計,是商學院中的重要四個支柱,不論是哪個領域,其實對經濟與金融的發展都甚為重要,也是所有商管學院的學生該熟知與詳讀的學科,至於管理,當然也是重要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