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ello there:

  今天要談一下現代貨幣理論的重要書籍-赤字迷思,一本有諸多驚人觀點的書籍,這是一本挑戰過往數十年總體貨幣與經濟理論的書,不少書籍挑戰過往總體經濟理論多是偏頗和荒謬的,但這本書卻非常嚴肅且合乎邏輯地討論很多想法,至於誰對誰錯,還是要以其中實際的實例與個案來討論,經濟理論解釋的是現象,總體經濟理論經常解釋的不是現象,而是文章作者的看法評論,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可以從文章的脈絡中了解作者立場和事件的真實情況,至於觀點好壞與您是否贊同,就由大家自己評斷。

  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是甚麼?現代貨幣理論主要是在顛覆傳統的思維,過往以為政府累積大量債務是不對的,只會債留子孫,但現代貨幣理論以為政府提供貨幣促進經濟與國家發展,如果這樣的過程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不會造成嚴重通貨膨脹,那現代貨幣理論顯然對總體經濟的發展是比較有利的;現代貨幣理論也談到就業計畫,不論有沒有工作都給全民基本薪資,以避免長期失業者重新就業時可能遇到的困境;這些那些都有點社會主義色彩的!只是我們在很多不同國家,經常看到的不是這樣的情境,以新興市場甚至歐元區個別國家觀點,現代貨幣理論在歐元區的各國財政運作上,現代貨幣理論在新興市場國家,如阿根廷,如非洲辛巴威等等國家,甚至晚近的土耳其所發生的事情,現在貨幣理論的立論基礎都有點薄弱,現代貨幣理論承認當政府釋放大量自身貨幣在金融市場中,可能會產生通貨膨脹問題,但卻以為只要適當運用政府財政支出緊縮甚至相關政策,通貨膨脹長期並不存在持續性,雖然大量貨幣追逐少量或有限的物資,可能引發價格上漲議題,在美國這波景氣復甦過程中,已見到木材上漲和房價的飆漲,大家認為政府提供太多貨幣,而手邊持有很多貨幣的人,擔心自身持有的貨幣價值因通貨膨脹出現貶值所以積極持有房地產與其他物資,只是這樣的觀點是對的嗎?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持續上漲一段時間所產生的現象,或許是否是通貨膨脹,或者僅僅只是物價短期上漲,得等到一年以後才知道,當美國推出基礎建設後,很多新的房子會被建設出來,很多新的基礎設施會更新,很多實質資產會被產出,到時真的是有限的房子被大量金錢追逐嗎?到時真的是有限的車子受到大量金錢追逐嗎?還是很多新的建設在社會出現,那還有通貨膨脹嗎?甚至我們該問的是目前花大錢買房子的人,會不會遇到到時房價因供給大增於需求,而出現價格下跌的現象?當然很多時候,先買先享受,或許目前持有房屋給予持有者的效用效益遠大於一年以後再持有目前沒有持有的效用損失,自然那樣的感受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只是固定資產難免折舊的概念是大家都得有的,折舊的意思就是一年之後它的建造價值必須減損,只是市場價值是由供給和需求來決定,因此市價是多少,得看當時市場供需的情況來決定。

  或許現代貨幣理論(MMT)僅適用於先進國家,甚至是其國家發行貨幣屬於國際貨幣,也就是主權貨幣國家,日本、英國、加拿大及美國等等,美元跟英鎊都是國際貨幣,在全世界流通很正常,大英國協國家接受英鎊流通,美元是很多商品的計價基礎,英鎊與美元在全世界流通的數量增加,相對上對貨幣發行國,可能造成的影響是(1)國內貨幣創造出來的乘數效果遠比想像小很多,通貨膨脹受到抑制;(2)國際貨幣追逐國外資產,反倒讓這個貨幣發行國家能善用國外輸入資產甚至到當地持有資產,最終是以較便宜方式來擁有海外資產,不論是生產或是當地增值資產;我們還是必須提醒,大部分國家自行發行貨幣多停留在當地,美元即便是保存在美國金融市場中,美國只是負責保管,各國還是可能將持有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甚至利用持有美元資產當作擔保來進行可能的財務槓桿操作。在這樣發展過程中,相對也降低國際貨幣發行國產生通貨膨脹的可能,主因當然是貨幣乘數效果並沒有在當地發生,這是很好的立論。坦白說,在寫這個書介的時候,心裡有點懷疑,現在貨幣理論是否只適用於美國這個國家,一個國家要有足夠豐富的天然資源,要有足夠高水準的人力資源並不容易,放眼全球,可能中國和美國才有,而中國早是現代貨幣理論的實踐者,中國境內的人民幣總額高達150兆,但中國的外匯準備大約就3兆多美元,如果中國人想將自己的人民幣資產全部換成美元資產,按照目前的匯率,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兆的人民幣可以完成這樣的心願,只是中國人民幣正在國際化,一旦全世界接受人民幣可以交換各國的財貨與資產時,一切又不一樣,這也是在考慮現代貨幣理論時,因者換匯自由化的立論,中國的現代貨幣理論或許只能用於中國境內或是願意接受人民幣為國際貨幣的相關國家。不可諱言的是,中國的現代貨幣理論實踐已是全球參考,畢竟150兆人民幣不是小數目!感覺上,現代貨幣理論需要搭配比較集權的政體,因現代貨幣理論以為政府能決定市場的利率水準,而不是政府配合市場資金的供給需求,來調整自身的步伐,配合市場的供需來引導市場利率到一個較為合理的情境。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不能用家庭收支或是家庭資產負債表的觀念來看政府負債,一個國家的負債相當程度等於是替自身的建設和相關科技發展做擔保,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發行大量政府公債,甚至限制百姓的消費來達成政府負債用以大量建設軍需用品,最終沒有人看到美國出現政府倒閉的情境,原因正在於美元的國際化以及這些物資投入全球各地的戰爭過程,甚至後來美國支持民主歐洲的馬歇爾計畫,也多次證明美國公債的發行,在目標確定的前提下發揮重大效果,最終美國境內的通貨膨脹並沒有明顯出現,因為當時美元已流向全世界,換取更多當地被低估價值的財貨與人力資源。國際貿易的名詞出現,對英國來說就是駕馭整個大英國協和維持英國繁榮的名詞,對西方來說,始終都是善用新興國家的天然資源與便宜勞動力,替西方跨國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無形中也深刻影響到西方各國的勞動力雇用和薪資水準。

  貨幣數量說(MV=PY)經常被用來衡量在特定某一段時點中,貨幣流通的速度是否會影響到通貨膨脹,當人們拼命減持貨幣改持有貨幣轉換的資產時,我們會見到物價膨脹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可以用貨幣流通速度來檢視,在現在貨幣理論中,貨幣數量說的想法是不存在的,政府擴大負債,藉由美國聯儲特定的貨幣發行機制,必須藉由美國國債做擔保,來保障美元的購買力,每一塊錢美元發行背後都需要支付利息,而利息的產生就是藉由美國國債的附息或是貼現來達成。相對上,在凱因斯模型中,我們也能見到所謂的乘數效果,乘數較果比較適合解釋一段長時間的貨幣創造過程,當貨幣創造過程是可以預期的,我們能簡單的估算出社會經過銀行擔保後的貨幣總體數量大致是多少,但乘數效果必須經由銀行端的信用創造是無庸置疑的,直接金融和其信用創造的部分經常是過往造成金融風暴的時刻,Minsky Moment是大家耳熟能詳,藉由影子銀行體系所創造出來的金融危機,簡單的說,這在過往藉由投資銀行與其他不受美國聯儲金融監理的機構所創造出來的信用與其風險,在西元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已不太存在,目前這些風險都藉由美國聯儲要求銀行提高資本準備來面對。換言之,赤字迷思會更加明顯,因很多金融監理都已經上路,美國金融體系遠比十幾年前更為透明。一個更為透明的金融體系,代表大型金融參與者企圖進行市場套利的可能性變小,過往因為法規不完全所造成的法規套利也不盡存在,換上的是新科技或是無人了解的黑科技的競逐,當中國在飛機材料上能耐3000度攝氏高溫,能夠讓自身飛機飛翔在太空邊際時,一切的一切可能都已經不同,中國已在某些方面科技先進,甚至是現代貨幣理論的忠實實踐者。或許這是美國必須急起直追的理由,而現代貨幣理論只是提供美國製造(Made in the USA)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基石,期待美國能正視過往自身政府平衡預算的錯誤思維,期待美國能正視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或許不是斜率很高的負斜率,甚至菲利浦曲線或許並不存在;換言之,物價上漲和失業率不見得有固定的替換關係,原因正如葉倫女士經常掛在嘴邊,美國有很強的研發能力,美國有很高的技術進步,如此也使得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替換關係必須重新被檢視,而這正是現代貨幣理論(MMT)的發展基石。當一個國家的大型企業,為了維持自身競爭力卻無力投入特定產業研發時,國家必須介入,國家必須透過國家赤字的增加來彌補產業缺口,這是中國教導全世界的發展方式,國家主義善用世界變遷進行相當程度的科技發展是臺灣過往教會中國的,臺灣本來就是類似計劃經濟的國家,藉由發展世界需要的高科技,藉由國家力量,想辦法讓它變便宜為全世界使用,一直都是臺灣的強項,而台灣是美國的製造基地,也是美國科技持續進步及美國大型科技企業成長到上兆美元的秘密。今天在美國的基礎建設不足的情況中,現代貨幣理論提供美國政府一個發展的理由,藉由政府來提供品質高的公共財,藉由美國人的享用這些公共財來達到企業價值增加和美國個人財富累積的目標,這樣的邏輯,在中國刻意對非洲甚至絲綢之路的各國貸款並幫助其建設,負債計價的單位是美元而非人民幣,中國替各國的公共財標上美元計價的價格,本來該由各國自身人力資源完成的公共財,自此變成各國對中國的美元負債,本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見到各國人民善用政府創造公共財,替自身創造財富,突然我們發現所有的財富必須藉由美元負債的形式償還給中國,而那些被建設的國家很可能自然資源已被中國享用,而仍欠中國龐大的美元計價債務,中國確實善用美元提升自身企業價值,如此這般,我們不難一窺中國嘗試使用美元來進行財務操作的情境,等到全世界都醒,才突然發現美元在全世界很多地方被中國使用的淋漓盡致,而美國還在醉生夢死的情況。試問,美國不需要現代貨幣理論(MMT)嗎?

  中國近代經濟學家的眼界或許已高於很多國家,中國的能源轉型產業發展始終是世界標竿,這是無庸置疑的!中國的基礎建設,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建設和機場的鋪建,甚至是大型資料中心的建構,再再展現中國善用現代貨幣理論發展的雄心,中國在未來持續進步到讓人質疑是否已無人能擋的,試問,這時美國該做甚麼?回頭談全球新冠疫情的發展,因為美國新冠疫苗施打率的提高,我們見到美國金融市場的相對強健,也見到全世界聚焦美國的投資型態,美國終於出現二十年以來眾人一直在期盼的通貨膨脹,美國境內的通貨膨脹代表幾個不同的意義(1)美國聯儲發行的美元,大部分為美國市場所使用,大部分由美國人來主導其使用方式,相對上這對全球或許也是件好事,(2)美國通貨膨脹在於對於物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美國在重新建設的初期,人力資源的配置尚不完備,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產出才能明顯增加,到時通貨膨脹的議題,才有比較好的解決。這也是為何美國聯儲與美國大型金融機構都預期這次美國的通貨膨脹並非是長期的現象,在資源配置尚未完備化的前提下,美國產出尚未大幅增加,自然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這並非現代貨幣理論的失敗,而是經濟體自我調整過程的緩慢。

  在這本赤字迷思的書當中,作者對於可貸資金學說(loanable fund theory)有非常強烈的批判,認為市場利率是由政府藉由發行國債來影響與決定,而非政府採用赤字預算和民間爭奪實際資金,而造成利率波動,因政府有權力能發行國債,藉由國債的附息與貼現,來影響自身國債的發行成本,在民間以國債為擔保品並進行進一步的信用創造和後續投資時,政府發行國債的貼現率或是殖利率可以影響後續的資金運用成本,作者一再以日本作為說例,說明日本國債發行量遠遠高於國家GDP的產出,但是日本國債卻仍持續發行,從未有人質疑日本國債是否會違約,產生無法支付國債承諾的利息與本金的議題。只是這樣的看法仍稍嫌偏頗,美國財政部每次發行國債進行資金融通時,還是會受到市場資金緊俏與否的影響,當民間對於資金需求甚多,市場利率較高時,美國財政部還是有可能面臨發行價格必須下跌,支付利息或是貼現率必須稍微高一點的影響,當然不可否認,以日本的經驗,政府刻意影響藉由短期利率和殖利率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來影響長短期利率水準,是非常成功的做法,但是對於美國來說,美聯儲的貨幣發行機制畢竟不同,美國還是比較強調市場決定利率的情境,雖然美國聯儲央行可以利用各種殖利率或是貨幣工具來影響利率水準,但是當景氣擴張時,利率終究還是必須上升,以滿足供給需求的關係,這也是今天(2021//6/7)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女士以為,美國該保有較高的利率水準,來幫助國家與企業發展經濟,較高的利率水準這樣的觀點發源自英國,英國在西元2008年以前,其英國央行主事者一直以為須維持較高利率水準來防止金融套利與金融投機行為,同時也讓市場能用較合理的價格進行資產交易,因分母較高,總折現數據自然較低,過低利率可能帶來房地產市場投機,在當時的英國是相當禁止的,這樣的說法在西元2008年後被打破,只是也因為如此,一旦遇到英國投票脫歐時,英國人竟然是贊成脫歐的,因為利率實在太低到不像話,歐洲甚至採用負利率的貨幣政策!回頭討論可貸資金說,本人以為作者的說法多少有些偏頗,但仍以為讀者可以自己審慎評估其立論,這裡稍微介紹一下可貸資金說的想法,

民間儲蓄 + 額外的資金需求 = 投資, 額外資金需求 = 政府國債的增加

這是可貸資金說的立論基礎,而政府債務增加是額外資金需求的主要來源,但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因此美國的額外資金需求可能來自於其他國家的投資,只是因為在美國境內交易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因此其他國家的主要投資還是美國國債,換言之,簡單的說,對美國來說,額外的資金需求是美國發行國債給海外投資人或是國內投資人認購,在美元體系中,這樣的負債創造過程,成就後續美國境內的投資,在美元體系中,可貸資金說被本書作者質疑的是,是否政府持續發行國債會影響到政府自身需要支付較高的利率,以保證市場胃容量,這樣的看法在今天還是具有爭議的,很多人的以為和觀察是,美國國債的發行在川普時代,米努欽(Mnuchin)擔任財政部長期間,相當程度受到市場的影響,米努欽(Mnuchin)先生很多時候都非常擔心國債的持續增加,對於美國財政部支付債息能力的影響,因此作者的說法感覺上有些天真!即便是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的運用上,進行相當程度人民幣數量的沖銷和相關利率管控,還是需要配合市場的需求,而非僅僅是自身財政府發行的國債能有影響,日本的例子較為特別的是,日本央行為保障自身國債擔保價值,日本國債與貨幣發行完後,日本央行(BoJ)直接將日圓投入在日本金融市場的ETF中,日本的股票ETF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值是由日本央行持有,美國並沒有類似作法,直到去年,美聯儲(Fed)在進行市場利率救市,才首度委託民間業者進行美國境內投資等級公司債ETF的購買,開始進行類似日本的救市行為!

  這本赤字迷思,主要是闡述現代貨幣理論(MMT)在諸多實際議題上的應用,但其中有很多議題已經與貨幣學派或總體經濟學理無關,感覺上是過度引申!作者以為要現代貨幣理論能夠實際應用於各國當中,各國貨幣主權性就很重要,但是從過往至今,我們都知道很多西方國家的貨幣主權實際是建構在黃金儲備上,近期成立二十多年的歐元區,一開始歐元兌換美元是急速貶值,一直到後來,歐元區慢慢展現自身的出口與進口重要性,人們才重新檢視歐元區諸國的黃金儲備總量是遠高於美國的,因此歐元兌換美元的兌換率本該大於一,外加歐洲出口數量與歐元自身整合性困難度高,也使得歐元相對於美元的波動性遠比美元相對於其他新興國家匯率的波動性來得小許多,作者的立論是對的,歐洲各國加入歐元區以後,使得自身失去貨幣主權,因此很多國家受限於工業化較高國家的經濟與出口發展,甚至導致弱小國家的富者進一步持有工業化程度較高國家的公債,進而導致這些國家更難擬定脫離歐洲的方案,這也是這些國家無法運用現代貨幣理論的主要原因。只是現代貨幣理論真的能用來解決醫療保險議題嗎?現代貨幣理論真的能用來解決社會保障就業的議題嗎?很多未經驗證也沒有實際數據支持的說法,其實都蠻讓人質疑。

  對於國際貿易問題和新興國家持有美元儲備的問題,現代貨幣理論倒是給予蠻清晰的解答,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多年來工業化不足,除了充沛的農產品和原物料以外,其實經常是出口鐵礦砂,但卻進口鐵製的家電商品,鐵礦砂的價格便宜,但進口家電商品的價格昂貴,至此使得這些工業後進國在美元儲備的累積上經常不足,收到的美元經常低於支付的美元,因此累積出龐大的美元儲備赤字,因此需要藉由發行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國債來彌補,晚近這些國家嘗試發行自身貨幣計價的國債來處理這樣的問題,只是各國的匯率波動經常受制於自身美元儲備的多寡,即便各國天然資源豐沛,終究還是可能以出口天然資源換得不少美元收入,但總是步上節約美元支出與國家節約和利率無限上升的窘境,通貨膨脹的議題始終與現代貨幣理論的論點相矛盾。

  至於作者企圖延伸現代貨幣理論,讓其超越就業與產出議題的研討範疇,甚至進一步討論健保醫療制度的修改,以及全民退休福利制度的調整,本人真的以為作者已經過頭,因為現代貨幣理論有很多先天上的限制,在赤字迷思這本書中的諸多論點,感覺上有計畫經濟而非自由市場機制的影子,希望藉由政府無限量提供大量主權貨幣,來調整自身經濟體,而非透過民主與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各種議題的調整,卻將很多不順其意的討論結果都用貧富差距擴大作為結論,無異是挑動社會貧富階級的矛盾情結。

  筆者是川普政府經濟理論的支持者,這是必須先說明的。筆者也承認資本主義某些程度上,因為希望贏者全拿,因此在社會資源分配上有可能對於弱勢者不利,但是社會安全網的建構在美國行之多年,食物補助和兒童照顧上,美國不見得落後世界,甚至醫療品質,美國也是領先的,只是美國或許虧待窮人,但虧待窮人的原因很多跟窮人自身也有關聯,多年來的實證研究也發現主因在於教育,窮人的財務教育匱乏而產生出惡性循環,該解決問題的是美國的教育訓練,該處理的是美國國高中的財務教育以及美國人是否對於自身健康照顧有一定的認知,美國年輕人糖尿病的比例偏高,美國人在飲食習慣上有很多缺失,那都不是現代貨幣理論用各種說法,不斷陳述因為這個因為那個所以貧富差距擴大,美國去年川普政府為了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就發不少錢,有財務知識與財務概念的美國人,不少拿去清償房貸以及學貸,甚至拿去市場投資來改善自身財務狀況,而很多沒有財務概念的美國窮人,卻浪費這些錢在不必要的地方,美國實證經常發現窮人在拿到政府的無償給付時,經常做的事情是浪費錢在非民生必需品上,比如更換新手機,而不是拿去投資賺錢,這些那些都不是現代貨幣理論提到的論點,也不是從現代貨幣理論可以看到所謂自由市場經濟的好處,自由市場經濟強調的是資訊的取得與流通,以及很多人取得資訊後做出正確的經濟選擇,藉由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得到好處,善用自由市場經濟的機制來解決自身問題是美國的長處,那絕對不是只依賴政府大量發行貨幣就能解決的。作者過度簡化經濟的議題,在很多推論上都過於單一且沒有充足不同情境的考慮,最終總是推論到貧富差距,總是推論到黑白不公平,總是推論到性別歧視,總是推論到特定人士退休金準備的不足,這是這本書非常可惜的地方!

  美國需要翻新的是教育制度,人民在國小國中和高中該學習甚麼,該學會甚麼,那才是重點,美國的數理教育長年一蹋糊塗,美國貧民區的孩子居無定所,甚至吸毒販毒,美國的黑人家庭經常忽視孩子和自身的教育,美國人沒有真正在政府義務教育中學習到真正有用的知識,美國人並沒有在義務教育中學習如何照顧自己,這才是美國的問題,怎麼可以一直以為過往中央政府和國會過度控制赤字,因為過度擔心而不肯進行各類投資作為美國長年不振的原因;當然美國的民主制度大有問題,為什麼各州的權力這麼大?這個問題在中國習近平主席以後,中國各省領導的權力就被大幅限縮,因中央政府以為地方政府在很多施政上不力,所以將權力收回,甚至直接從中央下令管控,今天美國該問自己的是為什麼美國的各州管理天差地遠,很多州有類似全州民眾健保的制度,但很多州卻沒有?美國該問自己的是為什麼有的州這麼貧窮,但有的州非常有錢?各州在經濟發展和各州政治與經濟治理上為什麼差異這麼大?那才是美國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有這麼多愚笨的州長跟州議會?為什麼這麼多的白痴能掌握美國這麼多的決策與權力?為什麼美國有這麼多高中國中和國小學生在學校裡甚麼都沒學會,搞到只會吸毒、擁槍傷害別人和欺騙與詐欺?這才是美國該問自己的?中國式的現代貨幣理論執行,產生的弊端有哪些,美國知道嗎?(1)過度浪費的公共建設,甚至很多公共建設的品質非常糟,中國連央視大樓都能在某一個房間發生電線走火後,讓整棟大樓陷入火場中,中國的公共建設品質非常讓人擔心,中國很多公寓大樓的品質也非常糟糕;(2)中國的教育品質也越來越不好,中國目前每年產出七百萬個大學畢業生,但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最終只能從事高中職畢業生從事的工作,中國每年大量產出中國製的商品,在全世界經常被認為是品質很糟糕的;這些問題都不是採用現代貨幣理論能解決的議題,商品品質好壞和學生品質優劣是需要市場機制和理性消費者來進行討論與決定的,甚至有時還真的需要學生或是消費者多繳交一些學費和商品購買費方能解決,而那正是美國的強項。回頭談到臺灣的全民健保,美國應該發現臺灣當局始終避談全民普篩,美國應該不難發現在臺灣實施全民健保後,臺灣這二十多年間有超過五百家的私人大中小型醫療院所倒閉,但是政府卻未能即時填補醫療能量不足的缺口-廣設公立醫療院所,最終在這次新冠肺炎傳染過程中,臺灣全民健保很清楚地展現出自身醫療能量的不足,這跟作者在赤字預算中以為-只有全民健保制度才能補足醫療動能的不足-的想法是大相逕庭的,因為全民健保如果拼命壓榨醫護人員的薪資和福利,最終造成的就是超過一半以上領有醫護人員執照的護士根本不願意在醫療院所裡面工作,因為薪資太低而寧願從事其他工作,根本是造成醫療教育資源的浪費!這些那些都不是作者一句話-政府出錢-就能解決的!還是需要更多的教育,藉由正確的教育讓很多事情得到提前預防,如果美國人從小控制好飲食,自然不會有糖尿病,如果美國人從小養成儲蓄習慣,自然有能力藉由自己儲蓄念大學,如果美國人懂得這個世界上凡事都沒有免費午餐,很多時候每天生活都必須戰戰兢兢,自然不會有很多後面可預期的災難和災禍出現,這些都必須透過正確的教育與後續的生活實踐來達成,怎麼是政府沒有花足夠的錢一句話來涵蓋所有議題,讓人覺得真的是荒謬和不理性!

  在中國這二十年崛起之前,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和共產國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創新,創新包含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觀念創新,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有不少人以為中國已經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只是資源的分配還是由中國共產黨來主導,而中國共產黨處心積慮,或用偷或用搶的偷取西方高新技術,原因就在於共產黨認知到這些技術根本不可能在中國那樣的環境中出現,只能用偷拐搶騙的方式從西方取得,在中國崛起以後,民主與共產的界線只剩民主是每件事大家坐下來談,而在中國,每件事是共產黨說了算,這也是共產黨可以產出很多機場和建築物,卻無法保證機場不會因為一個電線走火整個燒毀,大樓建築物不會因為廁所失火而殃及整棟大樓,至少我們見到紐約的川普大樓,即便遭遇火災,也只是一小塊損傷,不是整棟大樓付之一炬!

 同樣地,赤字迷思(the deficit myth)也沒談到美國為何具備創新的元素,Tesla的Musk出身貧寒,甚至因被同學欺負而曾經輟學,但是電動車卻使得Musk變成美國人的偶像,Bill Gates大學輟學,卻創建Microsoft,並使其成為美國偉大企業,美國還是有很多成功創業故事並不需要大學文憑,需要的是勇氣和正確觀念,需要的是小心謹慎地呼應市場需求,這些在中國過往發展中也能見到,但中國目前卻採用現代貨幣理論的觀念,廣設大學和拼命蓋整個社會不太需要的基礎建設,中國人口正在老化與減少,中國沒能正視房價走高的問題,一味希望擁有美國和西方有的科技,其實是很愚笨的;而美國一味以中國目前發展的方式作借鏡而企圖仿效,也是荒謬的,因為美國的制度本來就比較先進,很多時候很多政策執行上會疊床架屋,就是因為大家都想賺錢,美國人都希望藉由智慧財產與各類特定能力的價值保障來確保自身生存,那本是資本主義的精隨,也是窮人可以變成有錢人的可能,只是作者似乎一直暗示即便窮人依靠正確的觀念也不可能變成有錢人,這在美國的實務上,並沒有看見這樣的不可能!

 這本書根深蒂固的以為社會主義才是政府該進行的方向是錯誤的,社會主義經常有意無意扼殺可能的創新,如果不是在美國,赤字迷思(the deficit myth)這本書在中國或許會被列為禁書的,如果赤字迷思的觀念和中國共產黨期望的大相逕庭,那麼這本書就永遠不可能在中國出現!這就是中國和美國的不同,這就是為何美國可以有源源不絕的創新,而中國原創的創新可能性非常小的理由,那絕非只是政府透過赤字預算就能達成所謂理想的經濟與社會目標。

 回頭談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這本書的作者應該是偏向美國民主黨的,但是這個作者對於美國民主黨總統克林頓時期的經濟政策極為不滿,克林頓總統時期是美國二十幾年以來唯一一個總統達成預算平衡甚至有盈餘的政府,在那個時候,美國的國債還不到兩兆,作者以為政府不支出導致後來的經濟蕭條,換言之,只有政府不斷增加負債,經濟才不會進入蕭條,這樣的論點是否正確,留給讀者自己思辨,政府在國家面臨重大創新沒人出錢時,該幫忙這樣的企業留在美國發展,Tesla的馬斯克當初本來是要找臺灣代工電動車,但歐巴馬政府執意不准,一定要特斯拉將技術留在美國,最終也成就Tesla這個企業在晚近股票加入SP500成分,這樣的發展對美國是好的,而美國不斷獎勵這樣的企業留在美國,甚至動用政府的預算幫忙發展也是正確的!但在西元2008年,美國政府不斷花錢在幫忙夕陽西下的企業,讓他們苟延殘喘活下去,最後很多的企業還是宣告不治,那樣的幫忙就是失敗,也是浪費錢和不智的!這樣的寫法純粹是舉實例說明,剩下的就留給讀者自己用聰明的腦袋去判斷和解讀。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寫下這麼一段話【當財富跟所得變得極端不平均的時候,政治的不平等也跟著出現】&【貧窮使人喪失崛起和參與美國夢的機會】,這段話讓人非常驚訝,美國不是有自由民主?!但是作者的書中一直在闡述有錢人不斷利用政治捐獻擴大自身影響力,最終讓政府政策能導向有利於自身經濟與財富累積的政策。蝦米?這是甚麼鬼?作者難道在明示自由民主不過是個屁!?當有錢人能用錢影響政治人物的決策時,所謂的民主只不過是另一種型態的洗腦和剝削?!!以臺灣為例,政府不斷用各類政策保護臺灣的房地產市場,只准上漲與不准下跌,用極低的利率來維持市場需求與欺騙購屋者,甚至用房貸寬限期來騙取消費者持續購買房子,但最終當消費者無力負擔本金和利息時,政府並沒有想辦法提供更高薪的工作,只是讓這些人在繳付大量利息和少許本金後,將原來持有的房子賣出,最終是海市蜃樓一場空。這樣的民主,是大家要的嗎?當一個極權政體有一個賢明的領導者,他將很多賺不義之財者全殺頭,然後將這些財富重新放回社會,讓努力工作的人都能分到這些錢,那個極權政體並沒有要和任何人民協商,只是照著這樣的規則不斷運行,這樣的政治體系有比民主體制差嗎?對窮人來說,或許好些吧!?一如前述,同樣地,作者的那段話跟說書中提到的各種美國政治實例,這個部分都留給讀者用自己聰明的腦袋去判斷和解讀。

 美國聯儲局的職責是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這是美國央行始終需要達成的使命,對於美國人來說,美國聯儲制度是一個很聰明的制度,因為美國政府不能也不該亂發行鈔票,每一塊錢美元都要有美國國債做擔保,換言之,每一塊錢美元都需要支付利息才能發行,這就是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機制的基石,也是美國金融市場廣受全球人民信任的主因,同樣地,臺灣央行發行的每一塊錢都要有外匯準備做擔保,臺灣央行不能任意發行新臺幣,否則會造成惡性通膨,這樣的邏輯我想任何學過經濟學的人都該有。美國如果不斷擴張自身的貨幣數量與國債,自然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在這樣的前提下,或許赤字迷思的作者就該調整自身的想法,只是作者提到國家應該幫忙提供各類有價值的公共財,幫助人民善用公共財來發展自身經濟與生活的想法,筆者是贊成的。只是有時也不能過頭,很多的市場供需還是需要經濟學理與市場交易機制來達成,否則就是極權主義而非自由市場經濟。 

 本書還有一個例子是和美國聯儲有關的,那就是在美國西元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美國聯儲局採用量化寬鬆,增加美國十兆的國債來幫助金融市場運行以及影子銀行的問題,爾後,美國前任聯儲局主席葛林斯潘,被美國國會找去聽證,期間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保羅萊恩(Paul Ryan)問到是否該將美國政府的退休金制度私有化,交給華爾街來管理,葛林斯潘當時的立場是不要,應該由政府持續管理,如果退休金準備不足,該由政府發行國債來補足,或許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對於西元2008年政府發行大量國債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是不滿的,既然你們能用國債發行來解決華爾街的爛問題,為什麼政府不該持續發行國債來保障所有美國退休者的退休金??!!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提供讀者細細品味其中的意涵與內蘊。

 貨幣與總體經濟學理,在很多方面,確實已經太過陳舊,很多教科書上寫的都已經是歷史,而不再是事實,很多人過去的背誦,其實早該揚棄,新貨幣學派或是新總體學說-現代貨幣理論(MMT)的出現,可以說是針對過往國家治理與經濟發展的看法,提出完全不同的見解,希望國家進步,希望國家在某些方面的發展,能夠以中國發展為參考,或許現代貨幣理論的想法有其依據,只是很多時候總以國家發行貨幣來解決很多本該由其他經濟手段來處理的事情,說起來真的是太過荒謬,還是強調這是筆者的看法,讀者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還是去買這本書,很仔細地看,很仔細地想,然後要有自己的一套經濟體系來解釋說明這些那些的想法,那才是學習的真諦。

 最後,將何宗武老師對於MMT的介紹網頁連結放在下面,提供大家做更進一步的參考....

 http://web.ntnu.edu.tw/~tsungwu/RethinkingEconomics/MMT.html 

 另一個可以找 Jacky Hsueh的評論,這是美國主流總體經濟學界對於MMT的看法和評論,也提供大家做參考....

 http://economicsnote.com/%E7%8F%BE%E4%BB%A3%E8%B2%A8%E5%B9%A3%E7%90%86%E8%AB%96-%E4%B8%80%E5%80%8B%E6%97%A2%E4%B8%8D%E7%8F%BE%E4%BB%A3%EF%BC%8C%E4%B8%8D%E6%98%AF%E8%B2%A8%E5%B9%A3%E5%AD%B8%EF%BC%8C%E6%9B%B4%E9%9D%9E%E7%90%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getable 的頭像
    Vegetable

    經濟,財務,統計學,數理科學與政治評論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