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預防與宣導) 

  感冒是一種病毒式的傳染,一旦感染可能致命,全球每年死於感冒者,遠比得到其他疾病死亡人數多許多,這陣子因為沒有在去年冬季前打感冒疫苗,因此不幸染上感冒,至今尚未痊癒。請大家記得每年都要打感冒疫苗,才可能比較有抗體,否則目前全球客運系統過於發達,可能非洲的病毒傳染到拉丁美洲,變種後再傳染到北美洲,爾後再傳入亞洲,亞洲此時遇到的病毒已經經過抗生素或是其他種的治療處理,或許會變成是最毒的,所以大家記得每年秋冬之際,還是要打流感疫苗,以避免感冒。

(正題)

  回頭談負利率的貨幣政策,德國有一個商人,叫做Silvio Gesell(葛賽爾,德文),他首次提出負利率貨幣政策這個主張,主張要讓持有過多貨幣的人付多一點的稅賦(tax on money),希望透過這樣的作法,讓大家多一點消費,不要因為勤儉的矛盾造成之後經濟持續不振,以及總體經濟環境進入通貨緊縮(deflation)的階段。

  在之前討論過的瑞典,並非一開始實施負利率貨幣政策的濫觴,在北歐國家中,挪威的人口數量是五百多萬,瑞典人口數量是九百六十萬,丹麥人口數量是五百六十五萬人,而上述的北歐三國中最早實施負利率的國家是丹麥(Denmark),丹麥在西元2014年緊接著歐洲央行後開始實施負利率,在瑞典,大家將銀行視為是公用事業-人們需要它,因此它才會存在,外加瑞典有比較好的經濟學家,因此瑞典採用的經濟策略,過往與挪威和丹麥並不相同。

 先談丹麥,在丹麥開始實施負利率的同時,通貨膨脹的預期並非是零,而且是在一個百分點左右,或許因為丹麥擔心自身陷入通貨緊縮的惡夢,也或者丹麥擔心自身貨幣的匯率過高,因此採用負利率,總之因著採用負利率貨幣政策,確實導致丹麥的不少銀行,將過往透過存貸放款業務賺取利息差價費用的業務,轉換成透過成立資產管理公司,以基金的方式來鼓勵眾人,將資金投入投資基金中,透過賺取基金的管理費與經理費來生存。丹麥實施負利率的貨幣政策,因實施的時間較早,當時全世界尚未出現油價大跌,全世界還有很多投資機會,丹麥的國內失業率,在西元2014年剛開始失業率是5.5%,晚近(西元2016年二月)是4.5%,丹麥人口比挪威多五六十萬人;挪威的失業率在西元2014年剛開始時為3.5%左右,爾後一度下降到3.3%,目前因油價下跌,造成國內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上升4.6%;而瑞典失業率在西元2014年剛開始為8.5%,目前下降到7.6%左右,這裡面產生出一個問題是,這幾個國家要如何比較?

  在丹麥與瑞典這兩個國家的比較中,丹麥是負利率政策較成功的國家,從股市來看,丹麥的股市在實施負利率之後是上漲,但瑞典的股市卻是下跌,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瑞典的失業率在實施負利率後有所下降,但是瑞典同期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卻也上升,因此不確定其失業率的下降,是否來自於政府擴大支出所造成的短期現象,而且瑞典的失業率數據波動幅度相對於丹麥來說是較大的,這裡面可能透露的是瑞典失業率的調查較為精準,所以波動度大,但也可能導因於政府擴大支出降低短期失業,一旦政府緊縮支出就增加短期失業,挪威則是因近來石油價格大跌造成失業,失業率攀升,雖然挪威尚未實施負利率,但是其利率水準已經是一再往下調,長期趨勢來看,不難看出未來如果全球經濟惡化,或許也可能出現零利率與負利率的可能性,只是影響這三個國家關於失業率的影響因素並不相同-丹麥本來失業率就低,而瑞典本來失業率就很高,挪威的失業率本來是更低的;挪威有石油產出,也有挪威的主權基金幫忙投資賺錢,丹麥的銀行積極走向轉型,成立資產管理與基金公司,讓百姓的資金走向國際;瑞典則是積極將國內企業買給全世界,將瑞典的國寶Volvo賣給中國的吉利汽車,將自身可以走向國際的企業盡可能國際化,只是瑞典後稱有最棒的經濟學家,但是瑞典的失業率仍是三國中最高的,必須說明的是瑞典人口數,相對於挪威跟丹麥,多出四百多萬人。

  從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來看,挪威是最低的,大約只有27%,丹麥從西元2014年的44%下降到西元2015年的40%,而瑞典從西元2011年36.2%,西元2012年37.2%,西元2013年39.8%,上升到西元2014年44.9%,之後下降到西元2015年的39.9%,也可能是因為政府支出增加太多,相對起來丹麥的國家債務占GDP比重數據從西元2009年以來始終都在40%左右,從數據上不難發現瑞典的國家債務近年來惡化的,可能是因為GDP的成長力道不足,也可能是政府的社會福利支出增加,但最重要的原因也可能是總體經濟政策採用不當與經濟結構調整不到位,這裡面都說明不論是丹麥還是瑞典,其實在採用負利率的同時,並未同步降低國家債務占GDP的比重,如此一來採用負利率有可能反倒使得政府跟民間借錢更容易,因為政府採用負利率之後,正意味著政府能夠用非常低的利率跟民間借錢,簡單的說就是政府的公債到期殖利率可以是一個很低的數字,如此一來,反倒使得丹麥跟瑞典未來的政府負債如果沒有財政紀律的話,是否會更加攀高??而政府採用負利率的貨幣政策,是否正意味著政府未來跟民間借錢的利率水準會是負值?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今天很多歐洲國家兩年內到期的政府公債其到期殖利率已經是負1%左右,這不是意味著政府強取民間的資源為自己所用!

  瑞典的情境特別之處在於,在西元2008年之後,因瑞典擔心自身的利率水準太低,曾經一度在西元2012年時將境內利率升高到2%以上,當時就曾經遭到Paul Krugman等人以為太早升息,可能使得經濟情況惡化,當時的失業率大約是8%,即便不斷調降利率,經濟結構並未改變的情況下,瑞典的失業率始終都是8%甚至9%的水準,直到近年來,採用更為極端的負利率,失業率最多也只下降到6.7%,爾後因為國際經濟情況轉弱,近來失業率又攀升到7.5%左右,可見負利率不見得就能帶動失業率的下降,反倒該從經濟結構上做調整,才可能使得經濟變好與失業率下降。

  只是,從上述的數據看來,丹麥的失業率一直往下降,主因是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向來遠比挪威高但卻很平穩,而挪威的失業率並沒有因為利率持續下降而變低,而是因為石油價格下跌太多造成相關產業的失業率增加很多,因此石油價格與相關產業其實是挪威近年來失業率增加的主因,境內利率下降很多幫助感覺上並不大,只是境內利率下降很多,確實會使得境內資金外流到海外可能有較高報酬的產業與地區去,只是如果最終沒有賺到錢,反倒是賠錢賠更多。瑞典,今天也可能因為採用負利率的貨幣政策,使得國內資金外流海外,最終卻產生海外投資失利賠錢的情境,因此境內經濟結構調整與就業的增加,才應該是國家追求幸福的正途,而非一味採用非正統(unorthodox)的貨幣政策才是。

  回頭談S. Gesell(葛賽爾)這個人的想法,其實這個先生一開始的主張並不只是針對貨幣課稅而已,他的主張比較傾向於共產主義-免費的土地與貨幣(Free land and free money),透過政府的制度設計,讓人民擁有土地與貨幣的支配權利,政府不鼓勵大家持有過多的貨幣不消費,透過土地的生產與貨幣的使用,提升自身的福利,但是這裡面就牽涉到誰該擁有這樣的支配權利?

  美國英國自由世界主張由市場來決定,價高者得,願意出高價的人代表著有經營的能力,殺頭賺錢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所以這些國家將土地私有化,只是後來也出現有錢人利用法律跟攏絡立法機關,來自肥與保障自身家族永續賺錢,但是共產主義國家,比如過往的蘇聯過往的中國主張由政府來決定這一切,因為土地是國家的,卻沒有辦法運用適當的管理政策,結果導致土地的產出大量減少,原因就在於誘因不足,不是價高者得會使得總體社會面臨糧食不足與土地產能不足的窘境,所幸中國大陸後來因為鄧小平先生的改革開放,扭轉這樣的思維與想法,才讓土地的運用更有效率,後來運用過度,今天也造成中國大陸地方政府的債台高築,主因還是源自於土地政策的失敗,透過土地跟金融機構借錢發展,終究無法跟私有化土地所有權來相抗衡,私有化的地主可能因為目前景氣不佳而暫停開發土地,但共產黨經營下的土地開發案卻會因為地方幹部爭著要績效而拼命亂開發,也導致中國大陸地方政府的債務水準高得驚人,此處還是得勸社會主義的中國,終究必須走向私有化與完全的市場機制,只是如何在法律執行讓大家覺得公平,正是中國目前面臨到的困境,因為那等於是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

  此時此刻,您如果問美國該不該實施負利率政策?坦白說不知道,但美國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如果您問世界上也哪個國家絕對不該實施負利率的貨幣政策?我會很清楚的告訴您,那個國家就是中國(大陸),其代表著是重回愚笨共產主義的回頭路,鄧小平先生等人的努力完全白費,不但如此,中國大陸的境內利率水準絕對要比西方自由體制的經濟體高出兩到三個百分點,如此才能抑制地方政府亂借錢,如此才能讓很多企業感覺自身早已債台高築,不能再借錢亂經營,否則中國只會走向因債台高築而崩潰的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getable 的頭像
    Vegetable

    經濟,財務,統計學,數理科學與政治評論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