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之前所說的,銀行的帳上有兩個主要的帳戶,一個是借貸帳戶(banking book)其所承受的是銀行自身貸款的信用風險,另一個是交易帳戶(trading book)其所承擔的是在金融市場可以自由買賣的金融商品市場風險;因為如此所以它們基本上所使用的財務風險評估模型是不盡相同的,借貸帳戶的風險管理使用的是Credit VaR的觀念,而交易帳戶的風險管理則是採用Market VaR去衡量,借貸帳戶的風險管理關心的是借款企業的倒帳風險,而交易帳戶的風險管理關心的是金融商品市場價格的劇烈變動,Credit VaR因為研究的是銀行存放在帳本上不具流動性的貸款,因此一般採用的資料多為年化的資料,而Market VaR因為研究的是在交易日中總是有價格變動的金融商品價格,因此一般採用的資料多為日化的資料!!只是因為市場風險的衡量總還是根源於模型的設計與假定,相當程度上面過往Black-Scholes-Merton不近完美Option Pricing Model與其相關的參數設計,相當程度上面始終困擾著後面的市場交易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人員,與學校的研究人員,因為市場價格的變動並非常態分配,特別是站在風險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經常需要管理的是極端的市場變動,而不是長時間的價格變化,因為金融商品採用的是Mark-to-maket,因此市場的急速變化經常會使得相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出現價格的急速變動,不論是買賣雙方都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特別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賣方,更需要承擔相當大的可能損失!因此如果採用的是非常規律變動的模型來進行風險管理是絕對不可行的,但不幸的是統計學界這十幾年來在風險管理模型的開發與研究卻是付之闕如的,很多人到最後竟然同情起線圖研究者與技術分析者,跟著市場瞎起鬨,而不是好好的坐下來思考如何改進這樣的問題,如何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來幫助金融機構進行相關的風險管理,只是再好的模型都無法阻擋人性的貪婪,即便是再好的模型都沒辦法去規避人為的毀滅性災難,特別是針對制度缺陷特別設計的布局!!

  因此使得我們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巨幅變動,特別是歐美的儲蓄日益耗盡,而新興國家感覺上儲蓄很多,但大多是以美元或是歐元來持有的外匯準備,說來也是歐美一直印鈔所造成的現象,但是真正對於金融風險的管理目前只能透過Frank-Dodd Act與Basel III來幫忙進行,只是那對新興國家自身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是無益的,因為這兩個方法都是為了管理西方的金融機構所提出的辦法,但對中國自身地方債務的處理與金融機構所面對到的風險都沒有提出任何的辦法!!很清楚的新興市場國家不少是透過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將本國國民阻擋在金融市場的波動之外,表面上看起來是保護,但是卻也因此使得自身金融市場的發展牛步化,並無意於服務行業的就業與生存,只是西方過度自由與贏者通吃的金融法則也不見容於這些新興國家,因此就產生出非常多的問題與無法解決的困境!!

  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西方在這個議題上面是問錯了問題,總的來說還是分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只要分配的問題解決了,其實西方就不容易產生boom-and-bust的市場波動,如果國家堅持要追求的是均富社會,堅持有錢人一定要繳稅,堅持窮人有翻身的機會,設計出很多很多的機制讓窮人能翻身,當某個產業累積出太多太多不盡合理的財富時,國家能用適當的手段將其拿回國家,試問大家還會這麼積極去騙別人嗎??或者大家會轉換自己的心情在國家與社會有用的事情上面??如果美國的金融機構都是國有的或是大多為半國有的,金融機構賺到的錢大部分都需要繳回給國家,試問您拼了半天最後還是全民共享,您會拼命將其他金融機構搞垮嗎??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不會的!!因此只要是分配的問題解決了,美國的住房問題與過往一而再再而三的金融風暴其實出現的頻率就不會如這二十年一般出現這麼多次,因為不論您賺多少,大部分都需要繳給國家,那金融市場的交易就不會這麼血腥與貪婪了!!只是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那很悶,只是如果不悶,市場急速波動到讓提前布局者利用傳媒鼓動無知的大眾去大賺其錢,但卻一再地讓一般普羅大眾損失慘重,試問到時又有誰該為此負責呢??這個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沒有人!越是這樣下去,美國人越不可能會存錢,因為大家都怕存錢到金融機構之後,金融機構又被其他人給騙垮了,即便有FDIC有如何??當金融風暴出現時,最後還是政府買單,最後還是納稅人的錢去補償這些,不是嗎??試問這裡面的誘因是甚麼??再次因為金融市場出乎意料的變動使得自己被騙到血本無歸??如果美國不能正視自身分配問題與稅制問題的不公義,我想很多根本的問題都不能解決,不論誰做總統,這些避險基金與其他大資本家的金融操作,還是會繼續讓大家都很害怕的!!美國夢的新解已經是永無止境的恐懼與不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