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的經濟問題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郭董是個實業家,令人佩服的臺灣實業家,但是這個先生的言論其實跟他的作為是不相同的,當然知道他有自身的壓力,畢竟在對岸設這麼多的工廠,需要很多當地政府與對岸中央政府的政策與租稅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必須替一些人說一些話.

  臺灣百姓並不反對跟中國(大陸)的來往,也不支持鎖國的政策,但是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臺商一旦遇到法律的問題,經常束手無策,也無法透過國際的仲裁來幫忙,很多時候就是在中國面臨到畢生積蓄被侵吞,也只能自認倒楣,不敢吭聲.那是我們實在不敢過度跟中國(大陸)往來的真實原因,絕對不是臺灣對中國(大陸)鎖國一句話所能道盡,臺灣至今為何不能加入東協十加三變成十加四?只能透過跟東協特定國家的往來進入東協,臺灣為什麼無法加入很多國際的組織,以至於跟中國(大陸)發生很多商業爭執的時候,無法透過國際法規來幫忙自身申訴跟仲裁,原因就在於中國(大陸)自身非常強烈的政治想法與束縛,我們對中國(大陸)是非常懼怕的,我們對中國(大陸)有很多很負面的想法,但那都不是因為臺灣的百姓傾向於臺灣獨立,而是跟中國(大陸)來往的過程中,臺灣的百姓去中國做生意被騙的好慘好慘,前一陣子趙舜先生上電視,很多人都不禁想起他被騙得很慘,最後還中風,目前經營一些小生意慢慢在還債當中,這樣的例子是廣為大家口耳相傳的,臺灣百姓並不反對中國(大陸),但是我們害怕中國(大陸),我們害怕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種種,我們害怕中國(大陸)影響到所有臺灣百姓的未來發展,因此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妥協.

  為什麼我們無法加入國際組織?無法以中華民國的身分加入東協組織,無法用中華民國的身分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別忘了我們用的是臺澎金馬的名稱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不是用中華民國的名義,由此可見我們受到中國(大陸)對岸的壓力有多大,由此可見我們是多麼卑微的存活在世界中,這跟臺灣鎖國與否是無關的,我們是好想用中華民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加入世界上各大組織,加入很多國家組的關稅同盟機構,但是我們不能,所以臺商只好直接到東協去設廠,再用當地的名義賣東西到相關的國家裡面,那是不得不的舉措.

  在跟中國(大陸)往來的過程當中,臺灣百姓吃了很多苦,也吃了很多的虧,讓中國(大陸)的人來臺灣玩,來臺灣做生意,其實大家都是很歡迎的,但是我們見到了不同政治體制之下與不同環境下,中國(大陸)百姓在很多事情上的不同表現,讓人覺得很多中國大陸的人都很愛錢,他們很在乎一些很奇怪的事情,讓人以為他們經常利用臺灣老百姓的同情心做了很多很不應該的事情,很多中國大陸的人其心態是可議的,而那樣的情況讓臺灣的百姓很害怕很擔心,卻又只能默默允許,有的只是不斷的相互提醒要小心,但是對這些人卻又得擺出笑臉.當然,中國大陸中一定也有不少的很好的人,只是很多來台灣生活的人常讓我們覺得很恐怖!

  原諒這麼寫,但那是我們的心聲,我們不希望中國(大陸)影響臺灣的民主發展,我們不希望中國(大陸)那一套用政府力量,以發展經濟的名義,強取豪奪百姓資產的事情在臺灣發生,我們希望很多事情透過溝通與妥協去達成共識,而不是政府用非常強硬的方式來進行,我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是經過大家討論後的抉擇,即便那樣的選擇很慢,即便那樣的選擇很花時間,即便那樣的選擇在很多實業家眼中是很沒效率的,但那就是民主.

  臺灣百姓不是不勤奮,中國(大陸)發展至今,很多經濟與產業的出現都歸功於臺灣人,阿里巴巴有很大量的資金是臺商的資金,很多中國的手機廠與筆電廠的技術,都是臺灣廠商教會這些中國(大陸)廠商的,但是我們見到小米機慢慢開始採用中國(大陸)廠商作為主要的供應鏈廠商,我們見到了中國(大陸)發展自身的面板廠,我們見到了中國(大陸)發展自身的相關電子產品生產廠商,我們甚至見到了過往的股王宸鴻今天的下場,我們也見到了很多臺灣廠商的逐漸被中國(大陸)廠商替代掉的窘境,我們見到了中國並不尊重智慧財產權,我們見到了中國用臺灣跟中國定義不清的關係,對於臺灣投資中國(大陸)廠商的強取豪奪,或許有人說那是過往,未來不見得是如此,只是這些廠商的損失,中國有賠償嗎?還是這些可憐的台灣人就這樣?

  我們並不反對中國(大陸),甚至很歡迎中國(大陸)繼續進步,能夠餵飽中國(大陸)所有十幾億的人民,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終究還是需要完整的法律與相關保障,如果這樣的公正情況無法透過中國(大陸)的司法制度展現,能否讓它透過國際法律的規範得到展現?那跟臺灣是不是追求獨立無關的,那只是代表著我們希望有公正的法律制度,夠保障臺灣廠商投資大陸,那只代表我們對於中國(大陸)法治的質疑與懷疑,那只代表著我們希望保障自身的投資權益而已,跟臺灣獨不獨立,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的金融機構合併是一條錯誤的道路,目前臺灣的各大財金相關學系學生畢業的失業率已經很高,如果再進一步金融整併,可預見的是臺灣的財務金融相關學系必須先進一步精簡,先讓很多相關科系退場之後,政府才該去談金融機構的整併可能,其實金融機構並非過多,而且大家都是有賺錢的,當然能夠理解很多人想賺更多錢,只是如此一來對於臺灣目前非常低薪與工作機會少的情境,無異是雪上加霜,這可能是臺灣未來最不該發生的事情!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聽到大家在談合宜住宅,每天聽到大家在談社會住宅,這些概念立意雖好,卻一點都不符合臺灣的國情,況且過往的資料顯示老一輩的家庭擁有自己房子的比重高達八成以上,因此臺灣還是屬於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討論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坦白說就個人的觀點來說,那是很落伍的觀念,並不是說這個概念不好,而是這個概念在臺北市是不可行的!

  首先,為什麼要在臺北市蓋合宜住宅或是社會住宅?這應該是大家第一個該問自己的問題,為什麼要有合宜住宅?因為臺北市相對上工作比較多,生活比較容易,其實已經不再是如此了!擔心年輕人沒錢買房子,或者年輕人大部分賺到的錢都拿去繳房屋租金?因此沒辦法儲蓄到能夠自己買房子?或許才是合宜住宅的想法,想讓年輕人先在郊區或是偏遠的地方有一個自己的房子,之後透過買賣交易的方式慢慢將自己的房子轉換到距離都會區或工作地點比較近的地方,因此在比較偏遠的地方蓋合宜住宅,讓年輕人先有一個自己的房子,透過資產與儲蓄的累積慢慢換屋到自己的工作地點,這樣的概念才是合宜住宅當初的想法!為什麼要有社會住宅?其實還是相同的概念,要讓年輕人先能夠透過支付比較便宜的租金,然後能夠有自己的儲蓄,幾年之後有一筆買房子的頭期款,然後先從郊區或是比較偏遠的地方買屋開始,爾後就是再透過儲蓄,慢慢在存另一筆錢,慢慢將自己的房子跟工作地點靠近些,或者是替孩子選一個比較好的學區,讓工作跟生活比較能夠結合在同一個地段!因此不論是合宜住宅還是社會住宅,背後的概念都是暫時性與替代性的觀念,暫時性的由來是因為這個房子只是年輕人或是比較貧窮者一開始的起點,社會住宅是讓年輕人有個離工作地點近且房租相對便宜的地方可以住,而合宜住宅是讓年輕人願意買房子,希望透過買房子這件事情讓年輕人願意成家與生小孩!只是如果房價貴到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夢想,那社會住宅的概念就變成是一個住到死的概念,而合宜住宅也是如此的!

  談臺灣的現況,臺灣目前已經有超過144萬戶空屋,為什麼還要需要蓋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因為很多空屋的地段太棒?坪數太高?即便是租屋的價格可能都太昂貴,年輕人根本不可能負擔得起,很多人都喜歡從年輕人的住房補貼談這件事情,很想問一件事情是年輕人如果決定要住在這個地方,他/她是不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這裡消費跟活動??很多時候我們在評價一個房子的價值時,商業租賃總愛談這個地方所可能產生出來的現金流,如果很多年輕人都能夠住在這裡,其實附近賣便當賣日常用品與賣文具等等的商家都是能夠存活的,相對上對於原屋主來說,租賃這件事情對於其房子的價值,其實是有所提升的,因為流量與消費都增多;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在一些地方蓋社會住宅,然後讓那些社會住宅的地區形成新的商圈,還是能夠補貼屋主,讓屋主在未賣出這些房子之前,先透過收租金的方式,來幫忙年輕人住在這裡,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社會住宅基本上就是政府出錢蓋房子?透過租金補貼的方式,幫忙年輕人住下來跟存錢,只是政府為何不考慮透過直接補助屋主的方式,來幫忙年輕人住下來?或者是透過補助年輕人方式來幫忙年輕人住下來?這裡面的癥結是,我們一定要政府蓋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嗎?臺灣已經有這麼多的空屋!

  透過屋主補貼的方式,其實是讓政府知道這些屋主所收的租金是多少,以後政府要徵所得稅所擁有的資訊就更透明,另外房地產的稅負是地方稅,地方政府如何透過抽地方稅的方式來轉嫁這些稅金給年輕人租屋,其實那正是該考慮的地方!

  十多年之前,臺北市房價低,房價價格成長緩慢,或許在臺灣買房能夠有通貨膨脹的保值效果,但是今天地球暖化加速,很多老房子的建築結構不見得能夠承受突如其來的暴雨與酷熱,相對上,對於臺灣這個潮濕且很多時候過熱或過冷的地區來說,房子的毀損率相對於過往已經大幅度提升,最重要的是台北市的房價早就高得不合理;因此臺灣的百姓在觀念上,根本不應該再用買房子來作為儲蓄的功能,房子會因為地球暖化等因素加速老化,特別是溫室效應與地球暖化跟氣候變遷,都使得臺灣過往建築概念所成形的房子,在未來將加速變得不能住人,臺北市與臺灣很多地方,二三十年以上的老公寓與舊大樓,不論在建築上還是其他,其實都不夠環保,甚至結構也經不起冬天特別冷與夏天特別熱,以及臺灣特有的颱風與暴雨,那對房子的結構都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如果是頂樓加蓋的房子,那還真的是讓人覺得不太好,過往因為法規鬆散,所以臺北市目前還有很多這樣的房子,很多集合式很多戶數的住宅,根本沒有採光也沒有通風,不少屋齡都超過三十五年以上,其售價甚至還超過一坪八十五萬以上,說來也是很荒謬的;臺北市的房價過高,真的是非常錯誤的事情,政府放任這樣的事情出現,可能會使得未來二三十年,臺北市的經濟完全無法有比較好的發展;說來說去,這個既成的事實,帶給臺北的絕對是災難不是福利,表面上看起來房價很高,好像大家因此都很有錢,但沒有年輕人入住,也沒有足夠的下一代出現,就不會有新的商業活動,很多商業行為都不可能會發生,如此這般還讓臺北市的房價這麼高,其實是很荒謬的;在財務上面,一個東西的價格高,通常都是因為它能產生很多的現金流量,但是目前臺北市儼然已經慢慢變成一個死城,因為昂貴的房價,帶來的是更昂貴的物價與更貴的生活所需,大家其實都住不起臺北市,或者根本無法在臺北市裡面生存與存錢,臺北市看起來是積重難返,未來除非房價有大跌的可能,否則從目前的現況看來,臺北市的社會住宅將是很多人生老病死的唯一停靠站;或許這才是臺北市需要社會住宅的理由!以美國在西元2007-2008年所引起的金融風暴來看,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是用自身的金融風暴來解決,那臺灣呢?臺灣目前的房地產泡泡,難道也要用一個本土性的金融風暴來平息嗎?過往西元兩千年左右,其實臺灣會政權易主,也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的原因;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大家真的得很仔細地去深思!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美國這幾年金融風暴的主因是甚麼,不正是房價過高的修正,部正是金融借貸超過現實能夠承受的修正嗎?試問臺灣的修正甚麼時候到來?臺灣的房地產修正甚麼時候出現?臺灣的經濟結構修正甚麼時候才會出現?當那些出現的時候,既得利益者受到傷害,其實年輕跟貧困者才能夠找到希望,沒有修正哪還後面人的努力發展,沒有大幅下跌的修正,哪裡來後續者努力之後出現的上漲與希望,那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日本長期的通貨緊縮,其實就是日本政府拼著老命,用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保障既得利益者的結果,因此本來該倒閉重組的企業沒有如此做,變成了殭屍企業,本來政府就不該亂印鈔票予以融通的投資,過往的日本政府卻繼續做下去,結果日本國債佔GDP的比重世界第一,日本現在課徵的消費稅不就是不得不解決過往二十多年以來的問題,試問臺灣的消費稅在哪裡?(別忘了,中國國債佔GDP的比重也是排名世界前茅!!)臺灣的房地產與土地的稅負在哪裡?我們過往連金融交易的相關稅負都不願意繳交,因而讓很多人都覺得搖頭,當然當時很多人覺得不公平的地方是,臺灣漲最多的本來就是房地產,本來該課稅的就是房地產與地價,但是當時政府主其事者,很多在地產上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只會打金融交易稅的主意,卻忘了該兩者並進!日本十多年以來的通貨緊縮,其實說穿了是日本政府的人謀不臧,說穿了是日本政府中貪婪政客與企業大老闆的交相賊,因此使得日本百姓受害很深,因為該重組的企業透過政府的幫助苟延,最後讓經濟沒有生機,讓百姓失去信心與希望,臺灣今天只不過是重覆日本過往十多年的通貨緊縮,原因也正在與經濟結構的失調,與政府資源分配的不公平!!通貨緊縮對臺灣來說不是原因,而是一連串二十多年下來的自私自利政客與商人交相賊的產物,那是結果,不是原因!!

  臺灣的失敗與成功,從過往五十年以來,其實都源自於我們有沒有大有為的政府,我們已經沒有無私的政治人物了!!那才是臺灣失敗的主因!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此在不得罪中國大陸與犧牲在大陸的臺灣人的身家與財產,目前最消極的作法就是通過服貿協定但不太去執行,同時盡速跟中國大陸談成貨物貿易協定,中國大陸想來臺灣做生意的盡量拒絕,而臺灣想去賺中國大陸錢的,不是沒告訴您風險,您自己的風險自負,政府跟臺灣的同胞都沒辦法同情您跟幫助您;積極一點的作法就是退回服貿協定到立法院委員會,逐條慢慢審,慢慢討論,最後跟中國大陸說我們需要做一些協定條文的補充與補強,或者我們需要先簽一些保障彼此與如何良善執行此一協定的法律條款等等,之後才繼續這些協定中的內容執行,只是這樣就會要再跟中國大陸談很久很久,廠商會不會耐不住性子,那我們可能得勸這些廠商用其他國家的機構名義去中國投資,否則也是緩不濟急!

  當然如果要的是跟中國大陸的貨品貿易協定,那就跟中國大陸說必須先跟臺灣談完貨品貿易協定,最後是服務貿易跟貨品貿易兩個協定同時生效,這樣也對那些對貨品貿易協定有期待的臺灣廠商有交代,也多給一些時間讓臺灣對於服務貿易協定有疑慮的人調整,其實我們真的不害怕對岸過來跟我們競爭,只是擔心我們的人過去之後,可能沒有利用價值之後,會很傷心的回臺灣,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可能被蠶食鯨吞!

  中國是沒有法治與民主觀念的國家,因此他們很難體會我們這幾十年下來所經歷過的一切,不過就是民主與法治的再教育,不過就是重新去從生活的各種層面去體會民主跟法治,那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也耗費了很多社會成本,才比較有進步一點的觀念與態度,沒有民主與法治,財產權跟很多事情的爭議就會變成是某個人說了算,那樣對社會就會很危險,而中國大陸就是這麼一個很危險的國家!!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家應該都知道近期人民幣在貶值當中,會不會繼續貶值,坦白說可能性是很高很高的,新興市場國家在這一次相對於美元的變動中,一般說來對於美元都是從高點下墜至少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因此人民幣在出口上因為匯率的緣故,馬上就輸給這些國家,如果中國近期的經常帳赤字數字急速惡化,在中國大陸境內高資產者愛用外國品質高產品的前提下,中國的經常帳赤字可能因為中國產品出口不佳但海外產品拼命進口而更為惡化,外加中國境內還是有通貨膨脹的問題,因此任何人都會預期中國境內的利率要繼續往上調升,而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匯率要繼續貶值;相反地,因為美國的QE結束,而美國近來準備採用財政擴張的政策取代過往的QE貨幣擴張政策,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採用財政擴張與貨幣緊縮的政策,可預期的是美元相對於新興國家貨幣將繼續升值,在這樣的情境下,很難想像臺灣的投資人為何還要前往中國投資,因為如果是這兩三年要見到成效,光是匯率就輸一大半,很可能面對到的是美元相對於新臺幣升值超過十到十五個百分點,但是人民幣可能比新臺幣還要弱勢,或者跟新臺幣一樣弱勢;如果是這樣,中國的內需,用匯率來看就完全沒有甚麼獲利性可言,講的直接一點,還不如您直接將錢拿去買美元計價的投資等級債券或是美國MBS與美國公債,因為光是匯率就讓您保值許多,反觀您如果想賺的是人民幣,人民幣相對於美元在貶值的軌道中,您的資產正隨著您的中國大陸投資增加而縮水當中,您不是很笨嗎?同樣對中國大陸的廠商來說,也是相同道理,因為投資美元計價或是美國境內遠比投資臺灣穩賺不賠的可能性高,中國大陸的廠商為什麼要選擇此時來臺灣投資?腦袋燒壞掉了嗎?因此目前此時趕快進行兩岸的服務貿易協定是可行的,因為對岸沒有道理在這個時候來臺灣投資,服貿協定的執行目前對臺灣的衝擊是最小的,因此目前反對服貿協定,感覺起來抗議的是個假議題!

  同樣地,中國大陸未來三四年之內將蓋十二座到十六座面板廠,要蓋多少跟其他電子業有關的相關零組件或是高端元件的工廠還未定,只是一但這些廠都開始量產,不論是南韓的Samsung還是LG,臺灣的群創與友達,再過三四年之後,臺灣即便跟中國大陸有關稅減免,中國大陸都不一定需要跟臺灣或南韓購買,因為中國已經自給自足,同樣地,中國大陸的手機廠Huawei一年賣出的手機數量去年一年已經達到四千五百萬支,未來的產能更上看上億支,試問南韓的Samsung在中國的利基不會慢慢完全消失掉嗎?中國一定會用很便宜的價格滿足自己的需求,中國目前智慧型手機一年需求量大約是四億支,未來即便低價,但是網路使用費用無法太低的限制之下,中國智慧型手機大約可能成長到六億支,中國大陸境內有十二億左右的人口,未來十年最少可以成長到八億支,如果真是如此,跟中國的貨貿協定就變得非常重要,臺灣更需要加快跟中國的免關稅才行!

  因此如果中國需要的是服務貿易協定,臺灣需要的是貨物貿易協定,那最好跟中國談完貨物貿易協定之後,兩者一起啟動,對臺灣是比較有利的,只是時間必須要快,因為中國的面板廠一但蓋好,臺灣的面板廠現在開始該想的就是退場機制,如何讓臺灣這些面板廠的股東少賠一點錢,然後能夠透過差異化高價值的商品來提高利潤降低產量,否則臺灣會賠得更多,臺灣的兩兆雙星計畫,我們將在三到四年之間見到那是一個幾乎完全失敗的計畫,而且耗盡了臺灣百姓的財富,因此我們更需要兩岸之間的貨物貿易協定,讓臺灣的投資者少輸為贏,建立該有的退場機制!

  其實就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他們也需要跟臺灣盡速簽定貨物貿易協定,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區已經成型,很多中國大陸會生產的產品,美國都從墨西哥進口,試問是從中國大陸生產作船進口美國的成本低,還是用貨運從墨西哥進口美國的成本低,墨西哥的失業率越來越低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產品找尋美國以外的海外出海口也是不爭的事實,至少中國大陸還是可以跟臺灣推銷看看這些中國生產過剩的商品,不過過往這些事情都因為臺灣是已開發國家加入WTO,中國是以未開發國家加入WTO而發生了,因此臺灣早就免疫;臺灣百姓喜歡高品質的東西,愛買日本貨跟南韓貨,相對上我們的面板價格也有競爭力,因此對岸在這些我們對中國的出口上面是沒有便宜可佔的,相對上我們確實比較佔優勢,因此跟對岸盡速完成貨物貿易協定對臺灣更為重要!還有一點是網路上見到的,因為臺灣的銀行目前在中國只有十一家分行,未來三四年之間增加也不會超過二十家,臺商在中國有上千家甚至是萬家的小廠商,平均來說,臺灣的銀行一個點可以服務大約五百家臺灣去的廠商,也可以讓這些人將錢存在臺灣的銀行當中,在用匯款與其他方式轉帳到臺商自己在中國開設工廠或是公司的當地中國的銀行,這絕對是很穩定的生意,對臺灣去中國投資的廠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保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歷史中,總是經歷過無數次的匯率升值與貶值的過程,甚至是先進國家的美國還是英國,也都是如此的,還記得西元2008年之後,英鎊相對於美元與世界其他國家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爾後才慢慢開始重新升值的過程嗎?美元在西元2008年之後相對於新興市場主要國家貨幣也曾經大幅度貶值,爾後才慢慢升值;由歷史的發展過程可見,匯率與利率的調整本來就是在經貿議題裡面需要面對的問題,但是中國大陸並沒有這樣的金融市場機制存在,而那正是價值保存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是西方國家的貨幣是有相對應的金融市場工具可以規避風險,但是中國大陸因為不讓百姓能夠投資海外市場,所以中國的資本帳並未開放,中國的人民幣匯率風險根本無從規避起,人民幣的可兌換性感覺上只對中國境內有權有勢的人是可行的,但對其他人卻是不可行,中國的金融貿易制度是遠遠落後世界的,甚至遠比臺灣都還落後很多很多,而這才是我們在談服務貿易協定中最擔心的部分,因為中國的對外出口外銷,可以透過海外接單中國生產,匯率的部分可以在海外透過收取外幣,然後在中國境內在支付必要的人民幣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臺灣目前跟中國談的服務貿易協定面對的是中國的內需,需要面對到的是人民幣的可兌換性與保值性的議題,那才是整個問題的焦點與核心,別忘了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才剛將中國大陸的很多資產都賣掉,換成了英鎊歐元跟美元,大量投資於歐洲與英美市場裡面,很多人都以為他也是擔心人民幣的保值性,畢竟所有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必須面對很多次的匯率升值與貶值,還有利率的大幅上升與下降的過程,那是金融市場幫忙調節資本帳與經常帳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中國過往卻總是用人為力量控制,要邁向一個進步的國家,中國,自然也不能免於其外!因此我們在談如何大賺人民幣的過程當中,自然必須注意到人民幣的保值問題!

  再者臺灣目前面臨到的問題是很多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跟中國大陸談貨物貿易協定本來就該是優先的議題,如何替這些高品質的臺灣商品找尋出海口,外加中國正在發展的階段,如果中國大陸如同它所言關心臺灣的發展,本著血濃於水,本來就該優先在自身需要的前提之下,優先吸收臺灣的貨品,因此貨物貿易協定對臺灣目前的製造業才有真正實質的幫助,本來馬政府就該貨物貿易優先於服務貿易才是,這是很自然的邏輯順序,不是嗎?怎麼會先是服務貿易協定呢?

  中國大陸目前已經跟臺灣在很多商品上面是相互競爭的,而且他們的產業發展背後,都是有政府在後面進行補貼,試問我們連電子產業的股票分紅,按照票面10元價值課稅都不肯,我們如何跟這些有補貼的中國企業相互競爭?馬政府在國內的產業政策上面,可以說是一蹋糊塗,我們的經濟部長跟財政部長在這個議題上面,好像也失去焦點,試問這些廠商如何跟中國大陸相互競爭?而且照這樣的邏輯,以後臺灣的央行還必須在韓圜之外考慮一個人民幣的議題,以後當人民幣貶值時,新臺幣只能貶值更多才行,因為中國大陸的這些廠商,已經是我們國際市場中的主要的競爭對手!從這裡也能見到馬政府的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是一蹋糊塗的,如果我們不能強化自身的產業,讓產業有競爭力,只是一味強調要採用免關稅的貿易策略,試問中國不會表面上跟臺灣免關稅,暗地裡在拼命補貼中國自身跟臺灣相互競爭的廠商,甚至拼著老命挖角臺灣的人才,當中國這些企業發展完成壯大之後,臺灣就真的被掏空,這是馬政府所謂的免關稅自由貿易政策嗎?到底是誰的腦袋不清楚??馬政府還是那些抗議者?

  另外馬政府說我們國家的處境艱難,不就是因為中國大陸的緣故我們才處境艱難的嗎?不就是因為中國大陸的阻撓,我們才不能跟其他國家簽FTA的嗎?所以我們更該努力跟其他國家拼命去簽FTA,而不是跟中國簽自由貿易協定之後,等著中國點頭讓我們跟其他國家簽訂FTA,不是嗎?因為中國還是可能在臺灣想跟其他國家簽FTA時,去跟其他國家說不可以,說臺灣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不是嗎?馬先生舉南韓跟加拿大的例子去說臺灣跟中國大陸的協定是不恰當的,因為我們該做的就是跟加拿大努力簽訂FTA協議,那跟中國的服貿協定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這個邏輯不太通!

  中國絕對不會放棄對臺灣的打壓,因為他們想要的就是臺灣的經濟成果,中國過往發展的歷程就是以臺灣為範本,不論是產業政策還是經濟政策,中國只是以臺灣作為學習模仿的對象,而且採用的根本就是完全一樣的政策,除了中國敢跟臺灣強取豪奪臺灣的人才金錢與技術之外,而臺灣過往取得的技術都是自己付費的,要付錢給美國日本與歐洲等國家,但是中國很多的技術卻是用其他不太好的手法取得,這點大家都見得到;中國境內的內需,到目前為止是中國自己關起門來玩,根本不理會國際的規範,中國可以自己關起來自己處理,國際因為賺不到這個錢,所以國際沒管太多,但是今天臺灣要跟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定,想賺的就是中國大陸的內需財,臺灣本來就該想很多很多,如何面對可能面對到的投資爭議,如何保存臺灣廠商賺到的錢,如何真正保值臺灣人去中國辛苦賺到的錢,如何幫助臺商不會因為在中國發展太順利,被大陸的廠商眼紅,用各種手段強取豪奪臺灣廠商的辛苦智慧與勞力下的成果,那才是我們關心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根本問題,因為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協定,提高臺灣人民的福祉,而不是讓臺灣人民對中國有著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賠了好多錢,也失去好多好多,變得更為消極與失敗!! 

  臺灣跟中國的服務貿易協定,真的無法如同馬政府的以為,馬先生如果執意,我們只能跟您說不行;相信馬先生還是會針對這件事情,有更細膩的考量並且回心轉意,同時我們還是必須考慮到在中國工作的好幾百萬臺灣人,我們必須很仔細替這些人考量到他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我們必須對這些人有一定的責任,這才是為何大家考量很多,當初決定擱置馬先生跟中國簽的服貿協定的主因,就是我們必須考量到很多很多,那也是不得不,只是今天,我們好像被迫得向您說不!臺灣是數人頭,絕對不該採用暴力方式來解決政治與經濟問題,政府也該有雅量,傾聽民意,否則我們也只能用選票,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臺灣有發展成熟的民主制度,任何領導人都必須遵守法律,任何人都必須相互尊重對方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是說誰一定就該做我們的領袖,領袖不對的時候,我們也有行使撤換領袖的權利,那正是我們跟中國大陸的不同之處,當然最後可能與否其實都已經不重要,只是這也是個人極為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因此真的很希望為政者要深思熟慮才是!!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這幾天大家都很有氣,也知道學生跟江院長的協商,學生可能過於強勢,而且數度打斷江院長的說話不是件禮貌的行為,很多名嘴上電視,其實總是能夠暢所欲言地談自己的想法,但是這次江院長跟學生的談話裡面,學生不斷數度打斷江先生的談話,而且中間還差了一個缺德的律師,他是學生嗎?他代表的是誰?民進黨還是臺灣獨立人士?只是我們沒見到江院長的大肚量,學生都還只是孩子,很容易被誤導與被利用,因此更需要長者們有耐性地好好跟他們溝通,但是沒見到這些長者有肚量好好跟學生們溝通,我們見到的只是馬政府不斷重申自己的想法,不斷地以為這樣做才對國家好,卻忘記了要用民主的程序去協商與溝通;在這些談話的裡面,我們見到了彼此之間,都是先有立場才去談其相關的內容,這些都不是溝通,只是各自表達意見,而且也沒有要說服別人採納自己意見或是自己也打算有所退讓,讓所有人的意見都能找到共識,那不是溝通,那只是不斷表達自己的看法,那不是溝通與協調!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這是馬政府的問題,因為馬政府始終沒有真正的溝通過,過往陳先生的政府也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大家已經都已經先有定見才去宣達,而不是嘗試去異中求同,達成某些共識,再來慢慢協調,那絕對不是一個民主的良好示範,當然知道學生們年輕,學生們多少有點無知,因為很多事情本來就不可能是如同大家以為或是想像的理想運行;很多人總以為應該是貨物貿易先於服務貿易,但是對岸希望是先服務貿易再來才是貨物貿易,而且臺灣不少廠商也以為臺灣生產這件事情沒有甚麼利潤,不可能這邊生產電視機電冰箱與其他家電,再拿去中國銷售,中國缺乏的是比較良善的金融服務,比較良善的其他服務,可是那正是臺灣同胞希望的,我們希望廠商能在臺灣本地生產電冰箱電視機跟其他家電去中國銷售,讓本地有相關的工作機會出現,我們希望很多生產事業能夠留在臺灣生產,透過跟對岸的貨物貿易協定去中國銷售,而關於服務貿易的部分,其實大家覺得中國只是為了解決自身境內的失業問題,因此希望透過跟我們發展服務貿易,促進自身的經濟與就業,只是中國多一點就業,是不是就代表著本地少一些就業呢?很多的金融機構在本地的徵才,不論是培訓人員還是其他,都是為了進軍中國所做的準備,換言之,這些工作機會都是在對岸,而不是在本地,而這些人賺的錢很多都會留在中國大陸境內消費,而不是讓臺灣的其他百姓受益,那是我們要的嗎?當然這些人有工作,有飯可吃,也可能可以存不少人民幣下來,只是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問題,其實一直都是讓人存疑的,因為中國並未跟所有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一般,經歷過無數次的升值與貶值,經歷過無數次經濟結構的被迫調整,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所經歷過的一切,從來都不曾在中國大陸境內發生過,因此人民幣的幣值,目前感覺上還是由中國的統治階級所決定,而非由市場的力量來決定,那正是我們存疑的地方!因此在兩岸貿易的過程中,不少人都以為兩岸必須先解決匯兌自由化的問題,不是新臺幣兌換人民幣,或是人民幣兌換新臺幣,而是人民幣兌換其他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交易的所有貨幣的問題,包含美元,英鎊,歐元,日元跟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那樣才能保存大家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因為大家賺到的錢才能被拿去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使用!!

  留在臺灣未到中國做生意的這些臺灣百姓,並不希望臺灣成為中國經貿的一部分,也不希望臺灣被中國內化成為中國境內經貿區域的一部分,希望臺灣能夠保有自身的獨立性,那跟追求臺灣獨立與否是不相干的,因為臺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但是臺灣希望成為世界經貿的一部分,臺灣希望能夠在世界經貿裡面扮演一個小小螺絲釘,那是我們想要的,中國大陸的民眾其實對於臺灣製造也是充滿期待,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臺灣廠商這麼偷懶,不希望在臺灣生產小型家電,然後在銷售到中國,其實中國大陸境內對於中國自身生產的電子產品是很存疑的,所以您總能見到中國大陸百姓去日本買小家電帶回中國,為什麼臺灣的廠商這麼偷懶與自私,不願意在臺灣生產這些,也不願意讓臺灣百姓有這個機會替來臺灣玩的中國同胞服務,賣一些小家電讓他們帶回家,這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因此貨物貿易協定如果能夠先於服務貿易協定,其實正是讓臺灣廠商有動機在臺灣生產這些貨物的理由,讓人不解的是為何不先談貨物貿易?只因為中國境內大學生太多,中國境內缺乏服務產業的就業,所以我們配合中國的需求,讓中國將臺灣最好的人才再次吸納,一但這些都學會,再將這些人趕回臺灣,讓他們的美夢變成惡夢一場?從這裡就知道學生們的訴求並沒有錯,兩岸的投資保障機制確實做的不夠,中國大陸境內的人士沒有法治的觀念,確實保障臺灣廠商,因此過往臺灣廠商投資中國大陸的內需相關,經常面對的是臺灣廠商在中國投資的損失慘重,而服務貿易其實很多時候服務產值的認定,是更需要法律的執行與保障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以為就算臺灣廠商去中國很厲害賺得到人民幣,但是仍然可能面臨無法兌換成其他國際貨幣與無法保值的情境,甚至可能面對因為做得太好,被中國地方政府或是其他廠商強取豪奪臺灣這些廠商在中國所有努力的可能性,那都是兩岸投資保障機制無法落實所產生的結果,那也是馬政府一直迴避而且不敢面對的問題之一!

  馬政府一直以南韓做為例子,但是南韓是笨蛋嗎?南韓是先跟其他國家談FTA,最後累積了很多很多經驗之後,再回頭跟中國談這件事情,反觀臺灣是直接跟中國談自由貿易協定,臺灣在沒有其他國際經驗的前提之下,先跟中國這個大怪獸談這個這麼難的問題,別忘了中國當初也是別人放水,才用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名義加入國際組織WTO的,因為這樣中國才發展起來,中國才能夠累積這麼多的外匯準備,中國百姓才得以用各種理由免於別人的競爭,而南韓跟中國也是先談貨物貿易協定,而且在投資保障與仲裁爭議先談好之後,最後才是談服務貿易協定,只是中國總愛用自己是未開發國家作為理由,避免國際在很多事情上面對中國的制裁,前一陣子歐盟跟中國大陸關於太陽能面板的爭議,也是在德國希望跟中國繼續進行貿易下被檔下來,中國總愛用自身是未開發國家的發展作為理由,作為中國免受國際責難的藉口,關起門發展自身的很多很多產業;今天中國跟臺灣的協議,多少也有中國關起門來跟臺灣談的概念,因為兩岸的爭議沒有國際仲裁的機制,最後中國可能用的是他們的地方法院或是國家法院來談這些爭議,試問到嘴的肥肉有誰會吐出來?最後還是臺灣廠商損失慘重,不是嗎?原諒臺灣的百姓對於中國的不信任,因為太多太多的臺商,在中國境內做生意被騙很慘,前一陣子剛過世的青蛙王子高先生,不是也是幾年前想去中國開演唱會,結果被騙了三四千萬,最後還得了癌症過世?!還記得以前有個名演員,拿自己老本跟老婆的老本去中國投資,結果被騙好幾千萬,最後還負債很多錢,最後回臺灣還中風,目前正努力在臺北市賣便當還債?!!別忘了中國大陸人為了求生存,可能採用的各種恐怖手段,那正是我們所擔心與擔憂的!中國大陸人跟臺灣人是不一樣的,臺灣人重人情,所以才會輪到馬先生當選!!

  當然往好處想,如果臺灣能夠先跟中國大陸這麼難纏的對手先談貿易協定,這麼難處理的事情我們都先面對過了,再過來處理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一定也能面對,只是面對中國的問題是賺到了錢沒辦法匯出也沒辦法轉換成其他國際貨幣的問題,面對中國的問題是兩岸生意往來起衝突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透過國際的仲裁來幫我們爭取權益,這些才是過往兩岸生意往來所面臨的問題,關稅的議題固然重要,但是只要我們生產的是對岸熱切需要的產品,多一點關稅對競爭力是沒有甚麼差異的,因為很高端的技術是無法被取代的,這個需要的是我們廠商的不斷技術升級與努力,只要我們的技術一直都領先很多很多,對岸對這些又有需求,有關稅也還是得從這裡購買,不是嗎?甚至是對岸有的產業,比如是小家電,其實如果臺灣的品質精良,中國大陸來臺旅遊的人士,不見得不會人手好幾個買回中國,不是嗎?

  馬先生,其實個人還是覺得相對於蔡女士或是宋先生,您還是三個裡面比較適合領導臺灣的領導者,因為相對上,美國與中國對您的接受度都是比較高的,相對上覺得您還是比較溫和的人,不會有意氣的時候,只是今天您處理學生跟國內人士要求跟中國服貿協定的這件事情上,真的覺得您意氣了一點,因為這樣的做法或許可能使得國內少數有資產且受對岸共產黨保護的人,可能出現資產更多的情況,但是對於國內需要依靠勞力賺錢或是有資產但是不受對岸保護的廠商,面臨到未來想賺取人民幣卻遇見自身真實資產大縮水的情境,因為被中國大陸人騙光光,因為人民幣的不可兌換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誰說中國就一定不會放任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只要中國以自身經常帳出現赤字與惡化為理由,大幅放任人民幣貶值,那時臺灣幾千億的人民幣可能面臨到的是嚴重的價值縮水,我們既沒有人民幣的外匯期貨或是選擇權等衍生信金融商品市場可以避險,也沒有任何其他管道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難不成只能靠美國跟歐盟指責中國大陸操控人民幣匯率嗎?那我們乾脆一開始就跟對方要求,所有兩岸的交易跟買賣,都要採用國際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結算就好,不是嗎?過往的臺商去中國設廠,賺的是美元,因此這樣的問題比較小,以後兩岸各種貿易協定之後,我們要賺的是人民幣,試問如何保值?這是我們必須好好思考的地方!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美國對臺灣這麼放心?在金融海嘯之後,新臺幣相對於美元至少升值了超過百分之十五以上,從一美元兌換32.5元新台幣到今天一美元兌換30.4元新台幣,最高還曾經一美元兌換28.9元新台幣,原因就在於新台幣可以自由地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原因就在於我們有跟美國一樣的民主制度,原因就在於臺灣在很多金融市場的監理上面做得比美國還透明,每天都能見到外資買賣的進出資料,每天都能見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的交易量與多少,每個月都要求上市企業必須公布自身財務預測與評估,因此任何人都能運用金融市場的各種資訊,替自身創造出價值出來!

  反觀中國大陸甚麼都是國家機密,因此大陸的高官們能夠將自己的家庭送到全世界去,買地買房甚至是投資移民,結果就是中國的外匯準備大量流失在這些人的手裡面,結果就是中國至今還沒有很嚴肅的正是自身資本帳不開放對於中國不好的影響,因為那代表著沒有一個市場的機制與機能,能夠調節中國自身人民幣的發行量,美元的發行量是透過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券去跟美國央行融通,美元的發行都是需要成本的,因為它背後代表的就是發行債券的收益,但是中國對於自身債券市場始終都是忽略的,中國對於自身貨幣的融通始終都沒有更為深刻的改革,人民幣的匯價始終都因為害怕外資的撤出因此必須有所管理,所以出現人民幣急升急貶的情境,市場的力量在這裡面有很多無法做到的事情,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沒有良善的金融市場制度與金融交易工具,是不可能避免大家對於很多關於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胡亂猜測,或者是對於人民幣匯價的諸多質疑,那些猜測與質疑本來就該透過金融市場來加以反映,但是國並沒有開放自身的資本帳,也沒有心去訓練人民習慣全球金融的變動,反而因為西元2008年全球的變動,中國沒有參與到而沾沾自喜,但是中國真的沒有參與到嗎?中國在美國的私募基金不是也曾經損失很多?那些資金不也是中國的外匯準備嗎?而那些損失不也是因為QE與歐美政府的各種策略,隨著歐美金融市場的市場機制恢復而慢慢補平?這就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本來就需要積極管理的,金融市場本來就需要這樣的過程,但是中國的市場參與者通通沒有學習到這些,中國的市場參與者沒有能跟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而有所學習,只是通過美國證照的考試就能夠完全一窺歐美金融市場的優劣,就能跟著歐美市場一起成長?!對此個人是存疑的!!反觀臺灣跟著歐美一起面對了LB事件,面對了美國金融市場的變革,臺灣的企業體面對了這些事情,也跟著學習如何成為這些故事裡面的一部分,其實這些經歷只是使得台灣生存下來的企業更為強壯而已,不論是台積電,不論是聯發科,都曾經有過很多不順利,但也只有不斷地進步與改進自己,才能變成世界主要的產業參與者與玩家,而臺灣有心想做到這些的都見到了成效!甚至臺灣不少企業也幫Samsung代工,也幫助其他國際企業,比如Sony,去加以成長,這些都是我們見到透過民主與自由市場機制的好處,雖然很多時候代價很高,但那都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而這樣的過程是中國至今沒有學到的,因為中國很幸運,有臺灣的經濟發展能夠借鏡,而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壓力的好壞處都浮現了,好處是有內需,壞處是過度的競爭很多時候變成是惡性的競爭,因此在食品安全跟生活條件上面,經常是讓人搖頭,同樣地,臺灣為了在中國旁邊生存,也必須習慣這些,因此我們還必須去調整,特別為了進軍中國市場而做特別的調整,中國大陸自己也知道人民幣不可能永無止境的升值,因為中國的生活條件改善,中國人也不是笨蛋,一定會選擇品質好的產品,而那些產品很多都不是中國生產與製造的,因此中國可能在未來面臨到更多的貿易逆差,除非中國願意改變,除非中國願意讓民主與自由市場的機制真正深殖中國的心中,對於市場的尊重,對於競爭對手的尊重,這些都必須展現在很多很多的事情上面,但是今天不是的,中國對於臺灣廠商的競爭不是這樣的,而是粗暴地強取豪奪臺灣廠商在中國的努力,這才是我們擔心服貿協定的真正原因,就算賺到了人民幣,但是人民幣如果根本就沒有甚麼價值,怎麼辦?就算賺到了錢,但如果沒有辦法透過金融機構匯出中國,那又如何?中國在很多事情上面,特別是金融改革與開放上面,其實真的是太落後了!

  這也是英國等金融發達國家,以為能夠在中國做的事情,但是中國的觀念始終未能改變,中國的觀念始終停留在還是希望用政府的力量來控制,而不是從旁管理與監督,光是這樣的觀念,對於中國地方政府來說是大利多,因為它可以利用制度上的不健全,對於在地方投資的臺商上下其手,最後即便是賺錢的臺商,還是可能面臨到無法將這些財富帶出中國的困境!那才是我們質疑服貿協定的真正原因!

  馬政府很明顯的問錯了問題,馬政府該問中國大陸的是,如果真的要給臺灣優惠,能不能在資本帳的部分給臺灣超越世界各國的優惠?讓臺灣的廠商能夠將人民幣在中國境內很自由地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而且可以不設限的自由匯出中國,那才是臺灣在中國大陸廠商真正需要的,因為這次關於國與臺灣的服貿協定,我們想賺的是中國內需的錢,因此我們面臨到的問題就是人民幣的可兌換性人民幣資產的投資獲利性與相對於新臺幣的保值性!!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能在他們做不對的時候,拼著老命阻止,但是通常他們還是做了,結果就是悲劇一再重演,可憐的是自家人,也不會有甚麼人會有甚麼同情之類的,算是自作自受,跟臺灣的民主是一樣的!"

  臺灣的民主走到這裡,面臨的是效率跟民主的抉擇,一時的有效率不見得就代表著這樣的決策是有效率的,中國大陸很多地方政府過往"非常有效率地"強取民地,想辦法利用政府或是自籌的經費去蓋馬路做很多建設,結果我們見到了這些公共建設的品質不佳,我們也見到了因為這些公共建設不是因應市場實際的需求出現,因此產生資源的浪費與錯置,我們見到了中國有所謂的"十大鬼城"-整座城市空屋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整座城市花了好幾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的人民幣建設,結果因為當地根本沒有工作機會,也沒有足夠的飲用水與電力等基礎設施的配套,所以根本沒有百姓願意入住!這讓我們想到過往臺灣也有很多港口或是地方政府的建設也是政府浪費掉很多錢,最後只是增加了地方政府很大的債務負擔,但是根本沒有實際的作用!

  從這上面的討論,大家應該知道民主的程序跟自由市場機制的重要性,當民主的程序被破壞,當大家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並沒有共識,自由市場的機制就無法產生,當自由市場的機制無法出現的時候,很多東西的價值就無法透過自由市場的供給跟需求去推升它的價格,價格機能無法出現,就不會出現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更多大家覺得習以為常的價值!

  當臺灣的服貿協定無法透過民主的程序去加以討論的時候,臺灣就變成是中國的附屬與附庸,當臺灣與中國的服貿協定無法透過自由民主的機制討論的時候,臺灣就無法在這之後透過自由市場的機制來有效配置臺灣的資源,當資源被錯置與浪費的時候,臺灣百姓的金錢就可能被這些想去中國賺錢的商家跟銀行,拿到中國大陸去浪費掉,最後當這些在臺灣上市或是上櫃的廠商產生出的虧損都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錯誤投資的時候,臺灣百姓的金錢已經被消耗掉,於是我們只好透過政府印鈔來補充這些銀行的資本,於是我們將見到自身財富的大為縮水,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中國大陸無法對於臺灣廠商的投資給予更多更為實質保護的時候,此時臺灣百姓的資本只是去中國大陸替代早期去中國大陸賠錢的臺商,讓那些臺商有解套的機會,但是很清楚地這樣的作為是無法產生出實質報酬的!

  我們必須讓馬政府知道的事情是臺灣的民主是很可貴的,民主絕對不是比拳頭,而是比投票數,臺灣的民主跟臺灣的自由市場機制是息息相關的,自由市場的機制雖然緩慢,但是它緩慢的原因正是因為大家都參與,大家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大家對於未來都能透過這樣的看法與想法而有共識,有共識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共識大家才能共同努力的目標,如果今天只是想做一些事情讓臺灣的廠商去中國賺錢,其實有很多歐美需求的廠商早就去了,也早就設廠了!今天服貿協定想要賺的錢是中國大陸當地的內需,也就是因為這樣,大家才有這麼多的疑慮,大家擔心的就是如果賺不到這些錢,卻因為過度與錯誤的投資而賠更多錢怎麼辦的問題,這才是大家的憂慮,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跟中國大陸在更多問題的細節,包含法律上的執行,包含對於地方政府在很多商業協議訂定後對於臺灣廠商的保護,包含很多很多執行細節,這裡面包含如果臺灣廠商運作非常有效率,結果反而被中國大陸地方政府眼紅時,臺灣廠商所賺到的錢是否能夠得到保護等等的問題,這些才是大家關心服貿協定的真正核心問題!

  這是我們必須很仔細思考的,如果真的不行,其實台灣廠商去美國設立公司,再由美國前往中國投資,最後在法律出問題的時候,透過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協商,都可能是比較好的運作方式,這些那些,不知道馬政府是否能夠再好好想一下,不知道馬政府是否還是應該尊重臺灣民主的程序,民主程序雖然緩慢,但它背後代表的正是自由市場機制的運作與展現,只有如此,資源的配置最終才會是有效率的,這些還盼馬政府再好好思量與斟酌一番!!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我們常面對到很多很多的苦難,也常以為很多事情不要得罪別人比較好,只是在國家很多議題上的大是大非,我們是不是也能有勇氣跟對的事情說讚,跟不對的事情說不?在臺灣目前能夠賺到錢的,多是政府補助跟保護的產業,換言之,這些人賺的錢都是大家繳的稅或是政府多發出來的債務,最後還是要由後面的納稅人跟子孫來繳納,政府負債的債息還是要由全民來償還!

  大家都知道國家該往哪裡走,大家都知道國家該怎麼調整,大家都知道政府該照顧全民,大家都知道政府不該只照顧少數人,大家都知道政府很照顧軍公公教人員,大家都知道很多工人家庭所受的苦,大家也都知道臺灣的醫護人員吃了多少苦!!

  大家更應該知道的是,在陳水扁先生第一任總統時,遇到多少之前國民黨所做的不好事情,那時光是全臺北市,就有近兩百多家私人診所倒閉,當時這些醫生要不就移往外縣市發展,或者只好退休,很多倒閉的診所因為有負債,還需要再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做白工去償還那些債務,這就是當時的事實!!

  大家更應該知道的是很多私立高等教育學校的學子,繳的學費是公立學校的三倍,但是受到的教育跟政府給的資源卻只有不到公立學校的三分之一,這些都是政府的不公平之處,其實這些孩子不該繼續就學,應該有很棒的職業訓練與培養,因為他們根本不愛讀書,結果父母花了大錢,少了很多的儲蓄,孩子最後出了社會還是無法翻身!

  大家要有勇氣替後代子孫著想,不要一天到晚想著自己的房地產價格能比天高,因為那樣會讓後代子孫有揹不完的房貸,因為那樣很多高房價的地方都無法有正常的工作機會跟生存條件,這些都是大家該多思考的地方!!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很多人喜歡談中國跟臺灣的貿易關係,總以為那是不好的,可是臺灣的內需市場不足,我們被中國打壓到沒有國際空間,因此無法成為國際貨幣組織的一員,很多時候大家總愛談為何新加坡南朝鮮可以做這些事情,但是臺灣不能,試問我們能像南朝鮮一樣,在西元1997年到1998年國家出事情後,跟國際組織求援嗎?試問我們能夠跟新加坡一樣,在跟中國貿易出現很多問題的時候,求助於國際組織來調解嗎?很多人最近都在談賣到中國的面板所面臨到的稅務問題,這個部分本來就該跟臺灣賣到歐洲去哪裡一樣是免稅,只是中國大陸如果這裡搞搞那裡搞搞,最後還是被課稅呢?別忘了中國加入WTO不是用先進國家的名義加入的,是用比較落後國家的名義加入的,因此本來面板賣到那裡就有稅的問題,外加很多時候實務面的問題遠比簽約時想像來得困難,我們跟中國簽了ECFA,真正被落實的有多少?臺灣跟中國大陸中央簽的約,到了地方上執行時又會遇到多少的問題,其實是沒人知道的!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的廠商能做的,真的就是提前先去中國大陸佔個位置,想盡辦法耗盡他們的人力與物力,免得他們透過各種方式取得技術,最後回頭過來跟我們競爭,別忘了這裡的競爭是臺灣人跟中國大陸人的競爭,可不分甚麼臺灣的外省人跟本省人,宸鴻的企業經營者是道地所謂的後來才到臺灣的人,也不見到中國大陸的企業有甚麼禮讓,宸鴻的股價也是直直落而且也被迫裁員,這裡面透露出中國大陸人口過多的窘境,因此甚麼能夠賺錢的產業都是高度競爭,只是如此一來可能只便宜了全世界的消費者,特別是先進國家的消費者,因為這些國家的企業能夠透過壓低價格的方式來使得自身銷售在當地的利潤提高,可憐的只是臺灣這些做代工的跟中國大陸那些求發展的企業,這當然是不好的情境,但是我們能夠阻止中國大陸繼續這樣下去嗎?

  臺灣目前能夠做的只有,拼著老命保護去中國大陸賺錢臺商們的財富,這些財富多是採用人民幣計價,如果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其實對於這些台商來說絕對是場災難,到時新臺幣只能貶值更多,可能對臺灣的民生消費更是不利,如何可能讓這些台商覺得好受一點是重點,很多時候這些人去中國發展很多時候也是不得不,但是卻又不能夠不去,因為中國的消費力道再怎麼樣都還是有四億左右的人是很有消費力的,那是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中國大陸近來空汙嚴重,跟中國大陸人愛吸菸,愛用品質不好的汽車跟採用燃煤發電都是有關的,我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祈禱不要飄過來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才好!

  臺灣真的不是PRC的一部分,即便臺灣是古中國的一部分的概念成立,臺灣也不希望成為PRC的一部分,只是我們的學界不敢談,我們的業界也不敢說,學界總怕以後去中國大陸走動時會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業界也怕去中國大陸做生意會出甚麼事情;總而言之,臺灣真的是處處受制於中國大陸,只是臺灣很多人還是沒有放棄努力,我們還是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的再提升,讓臺灣的產業有競爭力!! 

  馬政府真的該好好想想,在政府的資源配置上面,多一點關於技術提升的投資,少一點關於福利的補助,特別是軍公公教人員!真的!讓這些退休的人吃得飽穿得暖生病看病很便宜已經是很棒的事情,真的不要過度在這上面花費太多,對於軍公公教的健保費收取,其實真的是該好好檢討,不該用本俸跟其他津貼的方式來降低支付健保費用,應該要一視同仁,自己以身作則多付一點來照顧全民!很多時候公營企業,特別是有專賣權的企業,真的是該好好提升效率,讓自身的福利不要太超過,讓百姓也覺得生活好過一點才是,這些都是大家的老生常談,只是..馬政府又做了多少??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先生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人,願意冒犯股民跟高資產者,勇敢去做恢復銀行的營業稅跟調整股利相關稅法上的修改,深切希望張先生能夠替臺灣做更多更多的事情,讓我們的稅法更公平,最重要的是對於新創產業的免稅與獎勵,對於創投企業的幫忙,希望政府有新的辦法,讓大家願意出來創造新的事業,讓更多人就業!!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說臺灣沒有未來,在國民黨這些年錯誤的政策下,臺灣真的沒有未來!!心裡對這些是部份認同部分不贊成的,過往很多人在唱衰台灣,拿著這裡賺到的錢去中國,去新加坡,去美國,去歐洲,去日本,或者是英國,臺灣還是活下來,我們還是再找了一條路走下去,雖然很苦很苦,雖然很難很難,但是我們還是拼著老命活下來;只是過往的情境不同,過往小蔣先生在的時候,大家一起吃苦,大家一起享樂,社會分配是公平的,工人子弟不會讀書沒關係,因為只要會做工,只要能夠發揮巧思的勞動,還是能夠賺到錢,而且政府拼著老命壓低軍公公教的福利,不要讓大家覺得軍公公教有自肥的嫌疑,所以臺灣社會能夠一起吃苦,一起努力,一起群策群力!

  只是今天不同,今天我們常見到的是少部分人享樂,而且這樣的享受是讓大部分的臺灣老百姓苦不堪言,是讓大部分老百姓心裡很不愉快的,因為臺灣的環境比過往更不好,但是少部分人卻分得更多,而且更貪心,甚至還覺得那些是他們理所當然該得到的,試問這是甚麼國家?如果今天是小蔣先生執政,我想他一定很獨裁地進行財富的重新分配,他一定讓整個財富不公平集中的情況有所緩解,但是這二三十年下來,我們的政府做了甚麼?

  (1)多少政府官員去看過新加坡的公共國宅?又多少人真的幫臺灣在臺北市的市中心蓋了這樣的國宅,又或者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蓋這樣的國宅,甚至不是用賣的而是用出租的方式,讓大家都能在臺北市裡面有個地方住,能夠發展個人的經濟與累積個人的財富?增加個人的幸福感受.如果當初這樣的概念成形,會影響到甚麼?這樣的概念會使得大家有很多錢能夠儲蓄,大家可以用這些錢做很多很多事情,只是今天,大家被過往這二十幾年來錯誤的政府政策變成了房奴,變成了新佃農,拼著老命去賺的錢,全部繳給了銀行,全部繳給了房東,全部繳給了擁有這些的人,試問甚麼時候這些一天到晚被房租跟生活費追著跑的家庭跟個人,也能夠有能力享受富足者或是這些銀行跟房屋的持有人一樣,能夠真正幸福的生活?試問是哪些政治人物造成這樣的現象的?這些人有沒有還想要繼續奴役百姓?而百姓是否還要選擇繼續被這些人奴役?

  (2)全民健保的幸福,建立在多少臺灣醫療人員家庭的不幸上面?一般人一個月的健保費用可能是幾百元到一千多元左右,醫生跟眷屬每個人的健保費用一個月是六千元以上,兩個人就要一萬二,醫療人員付出的這麼多,得到的卻又是這麼少,試問這些人是白癡嗎?如果工作十幾年,最後連當初去念醫學院的費用都得不到補償,誰還要去念醫學院?

  這樣的做法會影響到甚麼?請您不要再怪醫務人員誤診比例高,因為他們也要吃飯,他們也要養家,而他們也只是人,他們也常覺得好累好累,試問這些人是白癡嗎?每個人都是無怨無悔的南丁格爾或是甚麼偉大不求吃穿的人民楷模?還是請大家用一般人的心情來看這些醫護人員,為什麼他們要犧牲這麼多成就這些不懂得感激的人?為什麼這個制度要讓大家覺得用很便宜的費用去醫院看病是天經地義?

  (3)臺灣為什麼會少子化?

  不就是因為房價太高,所以大家生活負擔太重,養不起小孩子嗎?不就是因為本來應該是高薪的工作,被政府用各種方式打壓到變成低薪或是根本近乎免費?不就是因為這樣大家養不起小孩,不就是因為這些政治人物一天到晚亂吵亂鬧,最後大家對這個國家失去了信心?試問這是大家願意的嗎?還是被迫不得不如此?

  (4)為什麼學生在學校都不太願意好好讀書?一但老師要求多一點,馬上就去抗議,馬上就說老師如何如何?因為這些都得來太容易,早期臺灣要念國中或高中,父母可是拼著老命去賺錢,希望孩子受到好一點的教育,對於有知識的老師更是畢恭畢敬,即便老師的脾氣古怪,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一定要學會老師想教的所有知識,學生對於父母花錢送自己去上學是無比珍惜的,試問現在的孩子在做甚麼?一天到晚去學校整老師整同學,或者打架鬧事跟吸毒,甚至誇張一點還鬧老少戀,未成年的年輕人去跟成年人鬼混,一點都不將這個社會的努力加以珍惜,誰說國家就應該要讓您念國中念高中,誰說國家就一定要很便宜地讓您受這些教育的?學校的老師也是一樣鬼混,國小畢業不會加減乘除的小孩何其多,這些老師領的都是非常高的薪水,退休領的都是八成薪,試問這些老師有用一點心去將這些孩子教育好嗎?不要一天到晚怪東怪西的,有沒有拼著老命守好自己的本分?這是大家該問問自己的,如果自己有但是別人沒有,因此被排擠,那就該問問這個社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的社會真的病了,不是嗎?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很多人都在談中國問題,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而且在幾年前超越日本之後,大家發現日本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小,很多人預期再過十年,日本的經濟規模會至少下降百分之四十,慢慢跟義大利差不多規模,但是很多人都預期再過二十或三十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應該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是不可逆的事實,而很多人預期臺灣的經濟規模跟日本一樣,其實是越來越萎縮的,日本的事實是新產生的工作機會至少有百分之四十是派遣工作,臺灣是否也走向相同的道路,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因為本地的經濟是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我們對於觀光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始終沒有能夠釐清,所以我們始終以出口產品作為發展的基調;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臺灣的永續發展,直到近年來,臺灣越來越多人知道原來將環境保護好就能夠產生永續的觀光財,直到近年來,臺灣終於越來越多人知道其實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應該是臺灣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對於紅色中國來說,環境保護也是中國最該重視的事情,中國該重視的事情當然是人民有飯吃,未來這也會是中國年年都需要面對到的挑戰,中國的內陸勞工平均工資月薪大約一千七到一千九人民幣,而沿海勞工大約是人民幣兩千一到兩千五左右,大概就是內陸一個月新臺幣一萬元左右,沿海新臺幣一萬五到一萬八左右,因此中國的勞工薪資還是很低很低,而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準相對於臺灣還是比較低的,很多臺灣老一點的人,都喜歡在臺灣打一兩個月的工,然後去中國住上三四個月,爾後再回臺灣打一兩個月的工,如此循環下去,也不知道這樣是好還是不好,總之這已是事實!

  中國會不會再過二三十年經濟規模超越美國,坦白說是沒人知道的,但是中國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內需,慢慢將很多本來需要外購的重要民生與工業產品都拉回中國生產,這正是臺灣過往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用自行生產取代進口,中國在自身的人口壓力之下,慢慢也走向這樣的道路,而且中國也注意到自身人口老化的問題,可能影響到自身的需求不足,因此在重視自身的內需之下,中國也開始開放自身的一胎化政策,我們見到了中國境內有很多外國廠商將原來在第三地生產的零組件遷到中國生產,我們見到了德國廠商將引擎工廠搬到了中國,我們見到了中國也打算未來要成立自己的航太公司,生產客機飛自己的國內與國外航線,我們也見到了中國要自己發展面板與各種民生需要的科技產業,我們也見到了中國大量去全世界收購外國快倒閉或是獲利不佳但有技術的企業,然後將這些技術引進中國生產與銷售,我們見到了很多很多中國的改變,都是因為中國的人口壓力大,因此中國被迫一定要繼續改變;但是我們完全沒有見到臺灣的改變,我們完全沒有見到政府有心改革我們的醫療保險制度與我們的退休制度!!

  我們只見到馬政府拖一天算一天的牛步化,我們也見到了臺灣裡面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用類似中國地方政府的心態去對百姓的生命財產強加迫害,我們更見到了臺灣一點一點的衰敗,因此只好拼著老命用一些其他的方式來讓大家有短暫的快感,我們更見到了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對於臺灣未來的沒有方向感!對於臺灣的困境,我們反應跟紅色中國對自己問題的反應不同,中國是拼著命轉型,要用民間的活力與新興產業的股票來取代傳統中國境內國企的價值,要用新的產業來替代中國舊的產業,用政府的力量不斷發展新的產業來創造新的就業,試問馬政府是否見到紅色中國的決心?試問我們的改變與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當然我們也見到了中國一年得到癌症的病患高達250萬人,一年也有150萬人因為癌症而離世,我們見到了中國不斷地在變動當中求生存,但是我們卻沒有見到臺灣不斷在求新求變,我們見到的是一個老態龍鍾的政府,很顢頇地做一些很好笑的事情,但是全臺灣的人都冷眼旁觀,沒人希望用政治的方式讓這些人離場,沒人希望台灣能有一些真正像樣的改變,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死去當中!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默默在關心很多事情,越來越多人重視環保,越來越多農夫與漁夫重視無毒與有機種植與養殖,慢慢地,臺灣轉型成為觀光島,慢慢地我們還是有很多人拼命求生存,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只是當大部分的人都無視於政府的顢頇與不作為時,很多時候,多少對這些那些的事情都只能搖頭嘆息而已!!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臺灣的中央銀行持有中國大陸的人民幣要小心被"木馬屠城"!!這是我今年以來聽過最好笑的笑話,真的非常好笑到眼淚一直流下來,因為據說這是某個臺灣高等學府的校長說的話,好笑的原因是或許這個人並非財務金融的專業,眼淚一直流的原因當然是很感嘆如果有哪家的孩子被它這樣的言論給洗腦,想必未來的歲月一定活得一蹋糊塗;巴西非常熱愛在自己的外匯準備中持有一些它特別需要與其交易的對手國貨幣,原因無他,必須持有這些國家的貨幣,才能去當地購買需要的財貨或是勞務.本地央行持有人民幣的原因也是如此,當本地的人民需要去中國購買半成品回台加工或是成本還是其他與之貿易的商品和勞務時,如果能夠在臺灣跟臺灣的中央銀行,將手中的新臺幣直接換成人民幣或是人民幣的旅行支票,那就能夠避免本地美元流入中國大陸,如果大家都拿新台幣跟本地央行換成美元,然後到了中國境內再拿美元換成人民幣,如此一來等於降低了臺灣中央銀行所持有的美元數量,同時增加中國境內美元的數量,反之如果今天直接是新臺幣換成人民幣,那我們就不必擔心臺灣中央銀行的美元外匯準備會因為如此而流失!

  在這個部落格裡說過,巴西跟很多新興國家都很喜歡跟別的國家簽訂換匯換利的交換協定(Currency Swaps),一來可以降低自身特定貨幣外匯準備的流失,再者也能因為換匯換利的交易來增加自身貨幣與他國貨幣間的流動性,因此巴西會去歐洲發行歐元計價的主權債券,然後利用這些歐元購買當地商品與勞務回到巴西,也或者巴西如果特別需要那個國家的商品,也可以透過兩國貨幣的交換(swaps)來降低自身美元外匯準備的流失,因為巴西這項金融交易策略的成功,目前巴西的美元外匯準備已經是世界前五名,而也因為如此巴西的里爾越來越被避險基金輕忽,因為沒有美元外匯準備可以套取,而這就是為何臺灣央行一直很希望跟中國北京的人民銀行有類似的換匯換利交換協定(currency swaps),只是中國大陸一直以為臺灣的經濟規模太小,它對臺灣的商品勞務需求並不多,目前中國大陸有跟歐盟簽定換匯交換,也跟中南美洲一些他有原物料跟農產需求的國家簽定此項協議,但是中國大陸並不情願跟我們簽定這個協議!所以他們用別種方式收回臺灣的人民幣,那就是寶島債;其實當我們本地百姓持有很多美元的時候,我們通常也會拿這些美元去買美元保單或是購買美元計價的投資商品,因為希望賺取較高的利息,這跟木馬屠城與否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很讓人感傷的是,身為一個學校的校長,應該知道如果不是自身專業的事情要少評論,又或者對於很多想評論的事情應該要多做功課後再評析,如果這樣的想法進到了孩子們的腦中,對孩子們還真是很大的傷害,那真的是要替這些孩子們流眼淚了!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C是臺灣之光,可是我從來都沒用過HTC,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Motorola,因為電信商綁約的緣故,所以就用了!第二支手機是Apple的iPhone,從此就沒用過Android的系統,因為手機很貴,總想等到自己有新需求才會更動!!過往在西元2012年時,HTC的評價很糟很糟,那時身邊很多人都改用Samsung的手機,只是後來總覺得Samsung的手機好像老得很快,感覺上Amoled好像一開始很明亮,但最後會比一般其他手機變暗的速度快,不知道為什麼老覺得身邊的人的Samsung手機好像老得很快,不耐看也不耐用,還是iPhone比較好,不過最近發現HTC有很多的改進,感覺上即便沒有Samsung一開始看起來美豔,但是也不差,又是大螢幕,感覺上看影片是比較過癮的!!

  回頭談HTC的發展,其實在西元2013年年初,很多人都建議既然HTC沒辦法在製程與量產上面勝出,就應該鴻海等公司來幫忙生產,至少部分低價產品早該由其他專業製造商幫忙生產,幫忙解決生產上的產能不足問題,只是不知道為何HTC老是不肯面對這個問題,HTC本來就該跟Apple一樣在智慧財產權的取得上面多下功夫,應該像鴻海一樣有專業的專利權律師,幫忙布局各種專利權的申請,用專利權製造出一個一個保護自己的地雷,讓對手無法跨越一些障礙,HTC應該去中英美三地設立研究室,專門研究美國人,歐洲人跟中國大陸人的喜好與偏好,研究他們一般都用手機來處理甚麼問題,有哪些專利是可以申請的,有哪些專利是值得去買或併購其他公司,有哪些專利是值得自己開發的,或者是否能夠開發出不同的界面,但和新的軟體運用是雷同,來區隔自身的高中低階產品,又或者能與電信商綁住,提供哪些特定的APP服務,來強化自身消費者的忠誠度,比如HTC有走大螢幕的,那是否能跟中華電信綁住,提供線上收看電視電影的服務,或者與台灣大哥大綁住,提供線上聽音樂與看電視的加值服務,有沒有跟自身HTC手機整合的比較好的APP,是只有HTC的手機上面能夠運作的,且運作最佳的,即便沒有像iOS那樣,但在Android系統上面能否有自身與Andriod更好的整合App,是只有在HTC上能夠使用或運作最好的軟體,讓自身的硬體價值更高?這些其實都是HTC必須思考的!Samsung與LG最重要的就是Amoled,但其實消費者倒不一定以為那多了不起,至少美國人比較喜歡iOS,因此相對上在iOS上的軟體運作流暢,對於iMac等其他硬體的銷售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這讓人想到多年前,Mac總是在影像處理上面比別人好,因此很多人總特別喜歡用Mac與其相關NB產品!!

  大量且便宜的生產是HTC的罩門,因此手機的製造成本壓不低,只能靠行銷來提高產品價格,但是手機的獨特性卻不見得夠,因為別人能夠採用最新的Qualcomm硬體,別人能夠讓手機上面的Ram比較多,但價格卻比HTC便宜,如此一來HTC除了在界面吸引人之外,勢必需要其他的App服務,或是配合電信商製造出一些特定加值型的服務,來綁住消費者,可是如此一來電信商也可能用這些服務,來任意更換它想合作的廠商,如何拿捏,都是HTC如何增加毛利必須思考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專利權的開發與專利權的申請與保護,這是HTC的弱項,可能得多跟鴻海學習!!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碁是一家讓人有點感傷的公司,過往宏碁也曾經經歷過這些,只是宏碁還是靠著全球的市場又活過來!目前歐洲經濟不振,但是全球還是需要NB,全世界目前還在作NB的大概就剩下臺灣跟日本!南韓的Samsung與LG已經說不做這一塊,因為毛利太低,而它們的手機跟平板已經能夠取代NB大部分一般人需要的功能-拍照,資訊交流,跟相關特定的購物或是音樂與影像的閱讀與分享!

  早期臺灣的PC崛起,當然是因為美國跟歐洲的需求,也正是因為它們的生活水準比較高,因此我們在滿足它們的需求時,總是有很多錢可以賺的,而且過往賣到全球的價格相對於本地的生產成本其實不低,只是那都是因為中國沒有崛起,中國處於飢荒當中,中國很多很多人是文盲跟不進步,如今這些中國的廠商慢慢都起來,他們的生產成本比我們的,最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大學生人數的逐漸增加,中國研究所畢業的人數也會逐漸增加,中國很多很多需要用到電腦的地方也增加,因此中國是有需求,但是中國會用各種方式保護他們自己的廠商,這會導致本地廠商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利基,標準型的商品跟服務在中國是絕對有利潤的,但是臺灣的廠商無法加入它們分享這些利潤!!

  因此很多人都在想雲端服務,其實廣達早就這麼做很多年,廣達是Apple主要設備的提供廠商,因此它能夠搭著Apple的各項服務提供相對應的硬體,偶爾也能夠提供一些軟硬體間的整合,這些都是廣達的強項,對於宏碁來說,它過往以搭配Microsoft的軟體與Intel的硬體做結合,相對上軟體會受制於Windows的軟體,而硬體的最適化其實宏碁一直都沒有華碩做的好!!

  很多年以前,大家常喜歡戲稱華碩總能將一堆還堪用但不見得是品質最好的硬體整合在一起,透過韌體與其他工程上的處理,使其品質就是比較好,然後掛上華碩的Logo,因此就能提升它非常多的價值,而且因為華碩重視細節的精神,確實使得它的產品良率跟可靠度與耐用性比其他產品高,不瞞大家說,我本人也是華碩NB的愛用者,非常很後悔幾年前換了一臺MSI的NB產品,到現在都覺得很後悔也覺得很難用,過往即便華碩比別人貴兩三千元,還是會選華碩的產品,因為它就是比較好用又耐操!

  從這裡面可以見到的是宏碁過往或許可以學華碩,也可以學廣達,但是目前已經不可能,Apple不可能在跟其他人合作,特別是廣達已經深入了解Apple的OS跟其他軟硬體的結合,而宏碁或許可以學華碩,但是華碩為了害怕自身品牌價值與生產分不清,早就將硬體生產跟品牌分工,而且和碩還回頭跟鴻海搶Apple的手機訂單!

  回頭談IBM,IBM很早以前就知道硬體很難賺,因此IBM將自身的筆記型電腦部門賣給中國的廠商Lenovo,它想賺的是軟體與硬體整合的服務,所有跟資料分析的軟硬體服務它都介入,只要企業希望能夠盡量不再添購硬體,透過外包給IBM來降低自身的營運與管理成本的服務項目,IBM通通願意幫忙承擔,可想而知的是IBM的最大購買者是各國的政府與大企業,因為各國的政府與跨國的大企業才有大量的硬體需要統籌管理,各國政府與跨國的大企業,每年都會有很多很多的調查與社會資訊的蒐集,這些都需要軟硬體的配合與適當軟體的資料分析!!

  因此我們需要看的是幾件事情,誰願意花這些錢?以及蒐集到這些資訊在當地會不會被列為是國家的機密?如果是當地政府願不願意讓宏碁能夠承包?如果願意找海外公司,為什麼這些國家的政府不願意找IBM?因為它是美國公司?害怕機密被美國人得到並且加以制約?這讓人想起在很多年以前,中國大陸一味發展Linux系統的故事,主因就在於其中有很多的know-how是可以用硬體的方式來管理,因此中國透過Linux系統的發展,不斷在自身軟件開發上面進行補強,同時也能制約與保護自身國家的機密不會因為採用Windows的OS而被美國人得知!只是後來很多的美國公司都到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因此中國在軟體開發與硬體整合上面有很多經驗,也比較放心採用windows等作業系統,外加Linux的開發平台本來就比較是合於工業生產用途,其商業試算表的功能還是跟Offices的差異甚遠,也無人願意開發一套跟Office相近卻能與Windows平台整合融洽的辦公室軟體,或者說因為Microsoft佔了作業系統的優勢,因此能夠開發出遠勝於別人的辦公室Office軟體,因此在十五六年以前一舉擊垮了原來的Lotus等等,而過往資訊傳遞的Notes也早就被IBM收購變成自身的一個服務,從這裡能見到很多很多的軟體進程,其實宏碁都不是很能夠完全參與,因此宏碁的價值就沒有辦法透過這些軟體的開發與使用者的使用得到附加,手機上的有一個軟體叫做Line,它不過就是讓大家能夠交流,能夠用可愛的圖案交換資訊與意見,能夠貼圖與貼檔案,因此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今天宏碁有沒有這樣的軟體,能夠滿足大家資訊交換的欲望,又能夠同時達到硬體原來預期的工作內容??

  所以我們必須問宏碁的是一個大問題是:宏碁到底想成為甚麼樣的公司?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股票市場最大的隱憂就是臺灣的房地產過熱,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地產上面,外加臺灣的匯市過度被外資吹捧,因此造成新台幣過度升值,這些都是臺灣股市發展上的隱憂,當然馬政府對於很多改革都停擺也是另一個股市未來很大的隱憂,因為臺灣的資金畢竟也是有限的,過度集中在房地產,而不是用於實質的生產事業,最終就是大家都沒工作,企業不投資,就不會需要機器設備與廠房,也更不會需要用到駕馭這些設備的高素質人才,於是大學學歷以上的失業就會更高,因為企業都沒有新的投資,自然成長性就受到阻礙,最終就是股價不漲反跌,最後就是繼續惡性循環到裁員減薪,如此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大家為了求生存,只好被逼著都去買賣房子,想辦法賺一點錢,房地產在沒有企業並無獲利,因此沒有新的資金與賺錢機會出現下繼續沒理由的上漲,最終房地產還是可能崩盤,大家沒信心之後又回頭影響股市,於是就更加惡性循環了!!

  這就是臺灣未來的可能情境!!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慢的,我們見到了美國真正復甦的小小曙光,其實這才是臺灣必須真正開始擔憂的起點,因為目前全世界的工廠在中國,因此美國的可能復甦,獲利最大將是中國的企業與廠商,以及那些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企業與廠家,這是日本近來發現的事實,日本與美國在產業分工上面的連接,近來一直都是大有問題的,日本幫美國波音(Boeing)建造的Dreamliner 787發展的並不順利,甚至造成波音公司在下一代機型開發上面可能大量降低使用日本企業的零組件,而中國正逐步希望能夠吸取歐洲空中巴士的發展經驗,最終走向發展自身的民航工業的道路,從那個起點,中國的民航機將完全自製自銷,中國的天空將是中國自己發展民航機的天下!!試問在這條發展道路上面,過往臺灣的廠商能不能加入中國的發展行列當中?如果不能,其實中國的發展臺灣無法參與,而美國未來可以見到的復甦,可能美國的企業也會直接跟中國下單,完全繞過了臺灣的廠商,至此臺灣的企業未來在哪裡?

  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讓我們見識到了資本主義的貪婪,確實能夠使得很多事情變得有效率與有達到對於所有參與者某些程度的公平性,但前提是您得有能力參與,這就構成了美國今天財富不平均的問題,因為有能力有知識與有財富的人,能夠賺到很多很多的錢,而沒有能力必須依賴出賣勞力的人只會越來越貧窮,因為工作機會都去了亞洲,特別是印度與中國,一直以來都以為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金融市場賺到了錢之後的分配,這是美國一直都不敢面對的問題!!

  美國開始的健保制度,其實跟鄰國加拿大還是有所不同,當然這是有美國風味的健保制度,而美國人也開始反省是不是對於長年重病者與臥床者,要美國人改變觀念,讓這些人安樂死,或許那才是降低健保醫療支出真正該做的事情!!反觀臺灣,我們對於先天上有殘疾的人,當然該由政府出面照顧,但是自己亂搞兩性關係到得了愛滋病者,以及因為參與黑社會被殺被斷手斷腳,或者自己亂服用成藥洗腎的人,是否也該由全民買單來照顧這些人?這倒是很值得我們再好好去思考與在制度上面進行再調整的地方!!

  很不喜歡很多軍公公教一談到18趴的改革,就說要一體適用,誰說要對那退休俸月領不到兩萬元的人進行調整的?當然是調整高官與高級將領們,誰說要對那很老很老的老兵進行調整的,這些人很多連房子都不是自己的,因此沒得住,政府本來就該建構公民住宅讓這些人能夠用便宜的租金住進去,但是其他國家的土地與軍方的土地所蓋的房舍,政府能夠全部收回來嗎?誰說要對普通公務退休人員進行調整?當然是對月領可能超過四萬元以上者進行重新思考,但是如果一旦調整,政府在健保與其他這些人經常性需求的社會照顧上面,自然也會在費用上面減輕負擔,一來降低政府每年經常性支付的負擔,二來降低這些人每天生活經常性支付的負擔,這些人少領到的正是國家稅收可以做其它移轉性的支付,而這些人少繳的,其實不見得國家需要另外再支付更多去補貼這些人,那才是真正符合經濟學原理與效率性的變革,如果成功,其實對國家都是好的!!

  其實我們早就不該限制公立大學學費與醫護人員的薪資,有段時間衛生部還限制每天紅牌醫生看病的人數,這都是不合經濟學開倒車的做法,公立大學教師如果能夠兼顧教學與研究,去其他私校兼課其實都是應該放寬的,因為那能夠提高私校的品質,只有自由競爭才可能替學生帶來更多更好的福利!!臺灣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經濟不效率的情況,原因無他,多為設計制度者自肥所造成,其實都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與從制度面去改善的地方!!

  其實我們也早就不該限制私立大學的學雜費用,很多時候,臺灣對於專業人士的尊重是不足的,但是對於軍公人員的福利卻是過頭的,坦白說臺灣今天成長這麼緩慢,不就是因為軍隊的福利過了頭,而公務人員對臺灣的經濟發展這十幾年下來都是負面的多,正面的少?主因就在於我們政府對於這些人的薪酬設計機制錯誤,而對於這些人的福利過頭的緣故,曾經聽過公務人員抱怨下午一點半以前不要打電話給他們,因為他們在吃飯跟午休,根本不想接電話,如果您強迫要他們接電話,那您想做的事情要快點完成的機率就會低很多,因為她們會報復性的拖著這件案子!這就是臺灣的現況!!我們還能說甚麼??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大家總以為中國中央政府令下,甚麼事情就馬上做好了!!但中國人謀不臧的事情,其實也是屢見不鮮,中國地方債務的破表,中國石油公司的弊端和中國高鐵建造的弊端,其實都是中國至今難解的議題!這些議題臺灣不是沒有,為何高速公路旁邊那條高架快速道路下雨之後會出現路面坍塌?為什麼很多地方的橋樑如果找公益團體去做,相同的一個橋樑其建造成本能夠降低到跟政府報價的三分之一而已?其實這裡面也透露出臺灣在政策的執行面上出了大問題,因為層層外包的結果,每個人都從這裡面撈錢,最終就是所有的公共建設其實可能省下的金額都超過花出去的一半以上,可能所有政府很多很多的支出其實都是極端浪費與無效率的!因此光是核四已經花掉了三四千億,但是要完成她還要在一兩千億的錢,安不安全這個問題評估就已經花了好幾十億到百億,試問台灣老百姓都是凱子嗎?

  以前大家都會說國民黨有財經人才,所以比較會治理國家,民進黨連個部長人選都找不到,所以比較不會,但是其實站在國內老百姓的角度來看,至少民進黨沒有亂減稅,至少民進黨開始對於股票市場的管理是重視的,至少民進黨在很多經濟政策上面是有比較實際做法上的考量,雖然民進黨也確實蓋了一些蚊子館,雖然民進黨也確實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從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我們見到了好多好多的國營獨佔企業的自肥與浪費,老百姓生活困頓,但這些人卻有很多政府那裏拿到的錢去投資房地產與炒作股票,試問這是所謂的有財經人才與比較會治理國家嗎?當然很多人都會說哪一黨執政都差不多,但是其實不然,民進黨過往鎖國確實不對,但是國民黨沒有章法的亂開放與亂管理,很多時候對百姓的傷害是更大的,讓有錢人更有錢不是錯誤,錯誤的是政府沒有辦法讓窮人變有錢,錯誤的是我們見到了窮人變得更窮困,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我們見到了美國兩黨的惡鬥,我們也見到了臺灣國民黨自己的爭執,我們更見到了美國如何科學化的降低自身政府的債務支出,追求一個小而功能完整的政府,如何一天到晚跟去美國的遊客收錢與替國家創造財富,但在本地,我們見到的是政府如何亂花錢,讓很多軍公教的頂端收入更多,讓他們有更多的金錢去推高房地產的價格,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自肥,政府減免富人的稅,卻加重了中產階級的負擔,讓很多中產階級變得更為貧窮,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馬政府卻一點都沒想改變,更多的政策只是讓這樣的情況更為惡化,軍公教的退休變得越來越好,但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卻一直都沒去探討,於是政府已經是形同破產!馬政府上台時,很多事情都說那會花錢所以不做這也不做那,但是經過了這五六年以後,我們發現馬政府是過往十幾年以來最會花錢的政府,試問這是甚麼情況?這不是讓大家更搖頭與更不知道該如何嗎?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