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元2016年二月的今天,美國已脫困於西元2008年的困境,經濟早已邁向復甦之路,雖然美國政府的債務仍高達十九兆美元,而且持續攀升中,但美國經濟已經完全轉型,在西元2008年之前,美國的石油超過三分之二以上仍需要進口,今天美國已經是全球頁岩油的最大生產國,石油產量一度是世界第一,超越沙烏地阿拉伯。在西元2008年之前,美國大部分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都不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化商品,而是金融市場中幾個大的交易者自己私底下完成的交易,而今將近八成以上的信用違約交換(CDS)交易都在交易所中進行,金融交易的標準化與全面透明化已是美國的既成事實,美國有Volcker Rule與Dodd-Frank Act,外加歐洲過往一直在推動的Basel III和晚近的Basel 3.5,都對於金融機構有更嚴格的控管,美國,英國與歐洲的投資銀行都在萎縮,過往投資銀行因為缺乏管理,總能夠找到很多金融漏洞進行全球性的交易,比如最早在西元1980年時的企業貨幣交換(currency swap)業務等,如今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已經越來越不需要投資銀行提供全球企業流動性的需求,在全球金融交易所中的交易項目多元且交易成本低的同時,外加投資銀行都在金融控股公司下,過往的投資銀行或者為合夥制抑或是透過金主挹注或自行出資來參與市場,而今都偏向用存款戶的錢參與市場,風險不變的情況下,存款戶的風險大增,美歐的金融監理主管機管只能對投資銀行業務採用更為嚴格的方式管理,使得投資銀行業務慢慢減少。除了購併業務之外,全球很多新成立有前景的科技公司,其市場價值估計超過十億美元,因股市情況不佳都不急著上市與掛牌,這些公司被稱為獨角獸(unicorns),背後也都由私募或創投基金(PE or VC)或是長線資金投資人予以協助,而其終究還是會上市。
過往投資銀行的金融創新角色,已經由FinTech類別的公司所取代,其中包含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的自動投資導航員(Robo Adviser),以及能夠讓交易成本降低且交易機制完備的交易平台(Blockchain trading platform)等,值得一提的是Blockchain交易平台目前已經為Nasdaq所採用,還有P-to-P的個人借貸平台,以及創新產業相關的金融創新,都使得全球的金融邁入另一個時代,至此投資銀行在金融新上已全面消失,而法律目前尚未觸及或監理機制不夠完備的新金融創新,正透過Fintech與其他新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比如uber或是其他)與持續技術研發進步的科技公司來展現。這就是全球的新趨勢,您跟上了嗎?!
目前全球經濟的焦點還是在中國身上,中國大陸依然落後,中國大陸企業透過過往累積到四兆美元的外匯準備,進行全球性的購併,中國大陸已經是美國外人直接投資(FDI)在投資金額上的第一名,透過買下國外體質佳且能產生足夠全球現金流量的公司,來替代在中國大陸負債累累的母公司,希望透過海外公司的購買產生出足夠的現金流量,以取代在中國大陸境內營運情況不佳或奇差的母公司,即便這些購併公司在中國大陸境內排名都是數一數二,但是其實這些公司的負債資產比都超過眾人的想像,如果這些公司在歐洲跟美國,不少早已是屬於垃圾等級的公司,因為負債資產比的數據極高,但這些公司在中國大陸境內由地方或中央政府支持,因此能夠拼命購併歐洲與美國體質好且有前景的公司,希望透過全球化的銷售與中國自有的內需來獲取利潤,在可見的未來,中國未來自然不需要花費更多外匯來購買這些公司的商品,這裡面包含能源原物料類的公司,半導體的公司,農業種子公司,汽車公司,飛機零組件公司,以及中國大陸非常需要的農產與動植物商品公司(包含小麥,肉類,生鮮蔬果,以及其他中國需要的農產品)。
中國大陸正在拚著老命善用自身的外匯準備購買全世界,這也是中國大陸很神祕地在過去一年半之中,讓自身的外匯準備少掉了超過一兆五千多億美元的原因,而這些相關的購併其實美國人都知道,也都很清楚這些購買者的中國大陸企業體質不佳,因為大多是國營企業(SOE),甚至還知道這些公司是那些省級或是市級還是中央級的政府所支持。總之,中國大陸正在用自身的外匯準備,買進全世界中國大陸未來始終都需要的公司,以降低未來中國可能耗盡外匯準備的風險。這是中國大陸長線的盤算,也是中國大陸騰籠換鳥計畫的進化版本,本來期望的是臺灣跟其他華人圈企業的幫忙,讓中國能夠順利轉型,但是中國必須發展自身的服務業來替代自身生產品質不佳且產能過剩的工業與製造業,而中國大陸目前需要的精密工業與相關工業4.0的產業與企業,臺灣並不具備,況且中國還需要食物與能源相關的企業,因此透過全球的購併是最簡單的方式,只是目前歐洲與美國的股票價格都已經有點貴,甚至有人以為全球目前的股災正能提供中國大陸企業利用這些公司股價便宜而能進行相關購併,或許在全球股災後,中國大陸會更瘋狂地購併全世界的企業。總之,中國大陸正在全面走向全世界,不管我們在乎或不在乎,也不管我們選擇接受與否,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中國會研究看看哪一家美國或是歐洲企業嘗試併購那些公司,如果失敗,中國大陸就會試著去購併這些沒被合併成功的企業,比如之前美國的孟山都(Monsato)併購瑞士的Syngenta失敗,於是中國大陸的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就接著去併購瑞士的Syngenta等等,其實都說明中國大陸正在用自身豐厚的外匯存底併購全世界,最終自然是以這些子公司的營運模式取代中國母公司的營運方式,來達到現代化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大量減少中國大陸未來需要透過耗損外匯準備進口這些公司的產品,而是用中國持有的方式來降低外匯準備的耗損,當然這些歐洲與美國企業願意賣給中國大陸,自然是因為這些企業也因此取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門票,一但中國大陸取得這些公司的經營權,這些公司在中國就會享有別家沒有的特權與商品銷售權,比如Syngeta在種子市場中過往是與美國的Monsato,德國的Byers等公司相互競爭,如果成為中國大陸企業的子公司,自然中國會想辦法讓其他企業進入不了中國,讓Syngenta的種子獨占中國大陸的市場,這也是美國與歐洲公司所擔心的,未來也將引發新一波國家與企業的相互角力。
這是新一代的中國夢想-讓全世界走進中國,透過的方式是中國企業的全球併購,而這也是美國與歐洲目前所見到的事實。只是從西元1949年之後,中國大陸震天喊的"新中國",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中國大陸的毛主席是個可怕且不懂金融科技和國家創新思維的人,超英趕美,人民公社,三反五反到之後的文化大革命,說穿都只是為個人的掌權與坐穩中國大陸皇帝而已,人民流離失所,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創造出上億人吃不飽穿不暖的紀錄,在文革時期甚至出現死人沿著黃河與長江流到出海口甚至是香港的局面,整條河都是浮屍,"新中國"從來都沒有在中國大陸出現過;直到美國人介入中國大陸之後,努力幫忙中國進入國際社會與現代化,中國才因著鄧小平先生的改革開放,慢慢擺脫貧困,過往美國企業甚至強迫臺灣企業必須西進中國大陸,將生產設備搬到中國大陸,教會中國大陸人甚麼叫做生產與品管,之後臺灣人還教會中國大陸人該如何炒地皮跟集中財富,直到近年來甚至中國大陸人也仿效臺灣人,開始囤積美元,放棄過度發行與印製的人民幣。
回頭看臺灣,要不是美國幫忙,韓戰與越戰的衝擊讓美援進入臺灣,臺灣過往只能活在那個拖著六十萬人來陪葬的老蔣手裡,這個傢伙也是個可怕的傢伙,228,白色恐怖到雷震案都是可怕的過往,要不是有美國人的要求,很多的荒謬都是可能的,當時臺灣多次台北市與高雄市的選舉都是在美國人的要求下,才讓選舉結果能夠公平公布,本來占多數的人投票要輸就是件荒謬,臺灣的總統本來就該與美國一般,是在臺灣本地出生的,沒有在臺灣本地出生做台灣的總統,也是極為不可思議的,老K黨本來早該改變或是乾脆自己消失算了!要不是從美國回來的財經學家,和當初從中國大陸撤退的無私技術官僚,臺灣今天根本不可能是這樣的局面,其實除了美國幫忙外,其實當初的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企業經營方向)甚至是俞國華(外匯準備管理)等這些技術官僚,對於臺灣的貢獻都遠比其他人多太多,因為臺灣人在很多地方也是自私可怕且無知到極點,這十多年下來的經濟政策和實作上的錯誤發展,以及神經病且文革式的政治自殺行為,都使得臺灣越來越落後於世界之外,也不知該多說甚麼。當然期望聰明有智慧的蔡未來總統,秉持清楚的腦袋好好改進。
總之,目前已經見到中國前進全世界,而且持續瘋狂採購中,中國是美國FDI的第一名,也是德國與英國FDI的前幾名,或許中國也希望成為日本FDI的第一名,但因日本不肯,所以中國大陸才會有後續的瘋狂舉措,也實在不知該多說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