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二月的幾個重要經濟數據紛紛出爐,有非常多的發人深省在其中,首先是美國十二月的就業數據,美國因為已經達到舉債上限,因此歐巴馬政府急於降低政府的支出,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將很多美國政府裡面的臨時性工作都裁撤掉,再者因為美國在十二月份是假期的開始,因此美國的很多製造業與房屋建築等工業都停工,其中的臨時性雇員也都沒有再聘用;再者是美國因為網路銷售Amazon的崛起,已經嚴重威脅到實體店面的銷售,因此美國過往每年感恩節與聖誕節臨時的百貨公司雇用人手,今年也沒見到,而且Macy百貨還發出病危通知,告知全世界自身的經營不善,同時也說明了為何自身未能多雇用臨時性的雇員,而Amazon的銷售火熱,因此很多產品的出貨都紛紛延後,最近個人也嘗試去Amazon訂書,結果Amazon竟然延後了快一周才有能力出貨,這跟Amazon過往不超過24小時就能出貨的習慣不同,而且這次不是Amazon的倉庫沒書需要再跟別人訂,而是倉庫有庫存但卻沒有人力能夠解決出貨這個問題,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實體店面想必去年十二月的聖誕節買氣非常糟糕,因為都被Amazon這個便宜商店取代了,這也加重了美國2013年十二月的就業增長問題,人數只有增加七萬四千人,相對於十一月有二十萬出頭的數據,簡直是天差地遠;其數據背後反映的是美國確實也增加十五萬到十七萬的就業人口,但是因為政府裁員,很多實體店面都沒雇用臨時勞工,外加建築業跟其他製造業在生產條件改變與效率提升之下,能夠降低需要的員工,因此投入更多資本與設備之後,竟然出現裁員的情境,這些因素造成了最終加減之間只有多增加七萬四千人的就業!!

  從就業數據未能大幅增加跟美國零售數據卻是大幅增加,更能見到美國經濟體的改變,與很多過往工作機會的不再,這點在中國其實也是廣為人知,如果中國政府真的希望增加就業,其實中國政府該是要好好想想如何抑制Alibaba的淘寶網繼續永無止境的發展,因為淘寶網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大陸的實體店面,連臺灣去的麗嬰房都首次面臨虧損,原因就在於父母都會去麗嬰房看實體產品,然後用手機照相,將照片上傳網路跟淘寶或是其他網路商家做比對,只要是相同類似的產品但價格只有不到原來的一半者就下單購買,這也使得麗嬰房的產品完全賣不出去,但是麗嬰房卻需要很多的員工照顧店面,因此在固定成本高但銷量大減之下,出現了去中國發展的首度虧損!這跟Amazon過往賣書,到今天甚麼電器都賣的情況是一樣的,因為Amazon已經取代了實體店面的功能,正如同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取代了很多中國大小城鎮裡的大街商家是一樣的,試問這樣下去,中國很多銷售服務人員不會失業嗎??

  全球景氣的光明面是美國經濟確實復甦,因此美國人願意增加消費,但是全球景氣的黑暗面是即便是美國的服務業,其實都已經面臨到經濟結構的轉型與消費習慣的轉變,而面臨到雇用員工人數下降的窘境,國的大學生跟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大學生都一樣,拼死拼活的念書其實是無用的,因為大學裡的教授如果沒出過社會做過銷售與其他服務工作,在學校教的根本就是紙上談兵,後來這些大專畢業的學生,最終也可能因為學校教育跟社會不能銜接,面臨到工作找不到且無力償付學貸的窘境,最怕的是學生家長拿自己的退休儲蓄出來讓學生念書,結果父母的退休金耗盡,而這個大專畢業生卻還是找不到工作,因為學校教的跟社會需要的不同!!

  因此全球景氣的光明面是產業會雇用長期員工的目的,很清楚地是為了企業價值的提升,企業雇用的員工幾乎都屬於R&D,即便是行銷也是需要經驗與技術的累積,那也算是R&D的一部分,很多企業的智慧財產就在這些經驗累積與傳承中出現,服務業的變化大,因為消費者的收入與生活型態,大幅改變了消費者的偏好與購物習慣,導致了網路商店興起與實體商店的被取代,因此實體商店裡面銷售的產品只能走向低價化與高單價的特殊化,低價化是價格低到網路商店無法銷售獲利,比如五十元商店的興起,那些東西網路商店可能無法少量出貨,因為運費是固定的,而特殊化的銷售指的則是特定需要版權或是特製且少量的商品,這些商品通常具有高單價與無法替代的特殊性,比如施華若得的Hello Kitty水晶,如果它銷售的是Hello Kitty造型的水晶,一來它需要支付版權費用給Hello Kitty公司,再者它可以透過少量製造來造成此一產品的稀有性,藉此提高它的單價,最終提高企業的利潤,這是網路商店無法複製的,而且網路商店一但從實體商店購買再轉賣,勢必墊高自身的成本,最終還是不敵實體店面;因為運費的緣故,只要網路商店無法用低價折購的方式取得相同產品,那這些產品在實體店面中勢必就有它能創造出來的利潤!這也是歐洲的精品產業願意花大錢租店面,在中國大陸各大城市與香港或是臺灣大量開分店的原因,因為那些精品都是少量多樣,且近來價格是年年大漲,還塑造出同一件精品今年買明年再轉手賣,竟然能夠獲利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可能性,而這也是實體店面廠商透過產品品質與特殊性,來對抗網路商城的不得不!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Now you face the new paradigm again. This time is another revolution you have to face. The online sales replaces the department store sales. We see the Macy goes into trouble. We see the temporary employment in December does not happen. We also see the retail sales still rises in December, 2013. It means the manufacturer still get what they want but the lower-paid jobs are further decreasing in the USA. Now the decreasing trend spreads into the service categories. It means that American people can have better service from the Internet shopping and better price bargaining when they go to real retail stores. But the lower-skilled payroll will be further decreased as people know how to reduce their purchasing costs. It brings another big issue which is the useless training of college education. If the college can not provide some departments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be the one with higher-skilled or the society-needed-skilled worker, then we will see a lot of bachelors don't have jobs after they paid higher college tuitions and become the society burden as they can not pay back their student loans. It is a serious issue.

  We also face the same issue here in Taiwan. We really hope the USA can resolve the issue, then we can follow the same strategy to help our children. The issue is even serious in China as the emerging of Alibaba TaoBao Net. The real stores on the street can no longer survive when the Alibaba TaoBao Net can sell everything with lower price and same quality. It is the problem we have to face for the whole human races.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C是臺灣之光,可是我從來都沒用過HTC,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Motorola,因為電信商綁約的緣故,所以就用了!第二支手機是Apple的iPhone,從此就沒用過Android的系統,因為手機很貴,總想等到自己有新需求才會更動!!過往在西元2012年時,HTC的評價很糟很糟,那時身邊很多人都改用Samsung的手機,只是後來總覺得Samsung的手機好像老得很快,感覺上Amoled好像一開始很明亮,但最後會比一般其他手機變暗的速度快,不知道為什麼老覺得身邊的人的Samsung手機好像老得很快,不耐看也不耐用,還是iPhone比較好,不過最近發現HTC有很多的改進,感覺上即便沒有Samsung一開始看起來美豔,但是也不差,又是大螢幕,感覺上看影片是比較過癮的!!

  回頭談HTC的發展,其實在西元2013年年初,很多人都建議既然HTC沒辦法在製程與量產上面勝出,就應該鴻海等公司來幫忙生產,至少部分低價產品早該由其他專業製造商幫忙生產,幫忙解決生產上的產能不足問題,只是不知道為何HTC老是不肯面對這個問題,HTC本來就該跟Apple一樣在智慧財產權的取得上面多下功夫,應該像鴻海一樣有專業的專利權律師,幫忙布局各種專利權的申請,用專利權製造出一個一個保護自己的地雷,讓對手無法跨越一些障礙,HTC應該去中英美三地設立研究室,專門研究美國人,歐洲人跟中國大陸人的喜好與偏好,研究他們一般都用手機來處理甚麼問題,有哪些專利是可以申請的,有哪些專利是值得去買或併購其他公司,有哪些專利是值得自己開發的,或者是否能夠開發出不同的界面,但和新的軟體運用是雷同,來區隔自身的高中低階產品,又或者能與電信商綁住,提供哪些特定的APP服務,來強化自身消費者的忠誠度,比如HTC有走大螢幕的,那是否能跟中華電信綁住,提供線上收看電視電影的服務,或者與台灣大哥大綁住,提供線上聽音樂與看電視的加值服務,有沒有跟自身HTC手機整合的比較好的APP,是只有HTC的手機上面能夠運作的,且運作最佳的,即便沒有像iOS那樣,但在Android系統上面能否有自身與Andriod更好的整合App,是只有在HTC上能夠使用或運作最好的軟體,讓自身的硬體價值更高?這些其實都是HTC必須思考的!Samsung與LG最重要的就是Amoled,但其實消費者倒不一定以為那多了不起,至少美國人比較喜歡iOS,因此相對上在iOS上的軟體運作流暢,對於iMac等其他硬體的銷售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這讓人想到多年前,Mac總是在影像處理上面比別人好,因此很多人總特別喜歡用Mac與其相關NB產品!!

  大量且便宜的生產是HTC的罩門,因此手機的製造成本壓不低,只能靠行銷來提高產品價格,但是手機的獨特性卻不見得夠,因為別人能夠採用最新的Qualcomm硬體,別人能夠讓手機上面的Ram比較多,但價格卻比HTC便宜,如此一來HTC除了在界面吸引人之外,勢必需要其他的App服務,或是配合電信商製造出一些特定加值型的服務,來綁住消費者,可是如此一來電信商也可能用這些服務,來任意更換它想合作的廠商,如何拿捏,都是HTC如何增加毛利必須思考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專利權的開發與專利權的申請與保護,這是HTC的弱項,可能得多跟鴻海學習!!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碁是一家讓人有點感傷的公司,過往宏碁也曾經經歷過這些,只是宏碁還是靠著全球的市場又活過來!目前歐洲經濟不振,但是全球還是需要NB,全世界目前還在作NB的大概就剩下臺灣跟日本!南韓的Samsung與LG已經說不做這一塊,因為毛利太低,而它們的手機跟平板已經能夠取代NB大部分一般人需要的功能-拍照,資訊交流,跟相關特定的購物或是音樂與影像的閱讀與分享!

  早期臺灣的PC崛起,當然是因為美國跟歐洲的需求,也正是因為它們的生活水準比較高,因此我們在滿足它們的需求時,總是有很多錢可以賺的,而且過往賣到全球的價格相對於本地的生產成本其實不低,只是那都是因為中國沒有崛起,中國處於飢荒當中,中國很多很多人是文盲跟不進步,如今這些中國的廠商慢慢都起來,他們的生產成本比我們的,最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大學生人數的逐漸增加,中國研究所畢業的人數也會逐漸增加,中國很多很多需要用到電腦的地方也增加,因此中國是有需求,但是中國會用各種方式保護他們自己的廠商,這會導致本地廠商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利基,標準型的商品跟服務在中國是絕對有利潤的,但是臺灣的廠商無法加入它們分享這些利潤!!

  因此很多人都在想雲端服務,其實廣達早就這麼做很多年,廣達是Apple主要設備的提供廠商,因此它能夠搭著Apple的各項服務提供相對應的硬體,偶爾也能夠提供一些軟硬體間的整合,這些都是廣達的強項,對於宏碁來說,它過往以搭配Microsoft的軟體與Intel的硬體做結合,相對上軟體會受制於Windows的軟體,而硬體的最適化其實宏碁一直都沒有華碩做的好!!

  很多年以前,大家常喜歡戲稱華碩總能將一堆還堪用但不見得是品質最好的硬體整合在一起,透過韌體與其他工程上的處理,使其品質就是比較好,然後掛上華碩的Logo,因此就能提升它非常多的價值,而且因為華碩重視細節的精神,確實使得它的產品良率跟可靠度與耐用性比其他產品高,不瞞大家說,我本人也是華碩NB的愛用者,非常很後悔幾年前換了一臺MSI的NB產品,到現在都覺得很後悔也覺得很難用,過往即便華碩比別人貴兩三千元,還是會選華碩的產品,因為它就是比較好用又耐操!

  從這裡面可以見到的是宏碁過往或許可以學華碩,也可以學廣達,但是目前已經不可能,Apple不可能在跟其他人合作,特別是廣達已經深入了解Apple的OS跟其他軟硬體的結合,而宏碁或許可以學華碩,但是華碩為了害怕自身品牌價值與生產分不清,早就將硬體生產跟品牌分工,而且和碩還回頭跟鴻海搶Apple的手機訂單!

  回頭談IBM,IBM很早以前就知道硬體很難賺,因此IBM將自身的筆記型電腦部門賣給中國的廠商Lenovo,它想賺的是軟體與硬體整合的服務,所有跟資料分析的軟硬體服務它都介入,只要企業希望能夠盡量不再添購硬體,透過外包給IBM來降低自身的營運與管理成本的服務項目,IBM通通願意幫忙承擔,可想而知的是IBM的最大購買者是各國的政府與大企業,因為各國的政府與跨國的大企業才有大量的硬體需要統籌管理,各國政府與跨國的大企業,每年都會有很多很多的調查與社會資訊的蒐集,這些都需要軟硬體的配合與適當軟體的資料分析!!

  因此我們需要看的是幾件事情,誰願意花這些錢?以及蒐集到這些資訊在當地會不會被列為是國家的機密?如果是當地政府願不願意讓宏碁能夠承包?如果願意找海外公司,為什麼這些國家的政府不願意找IBM?因為它是美國公司?害怕機密被美國人得到並且加以制約?這讓人想起在很多年以前,中國大陸一味發展Linux系統的故事,主因就在於其中有很多的know-how是可以用硬體的方式來管理,因此中國透過Linux系統的發展,不斷在自身軟件開發上面進行補強,同時也能制約與保護自身國家的機密不會因為採用Windows的OS而被美國人得知!只是後來很多的美國公司都到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因此中國在軟體開發與硬體整合上面有很多經驗,也比較放心採用windows等作業系統,外加Linux的開發平台本來就比較是合於工業生產用途,其商業試算表的功能還是跟Offices的差異甚遠,也無人願意開發一套跟Office相近卻能與Windows平台整合融洽的辦公室軟體,或者說因為Microsoft佔了作業系統的優勢,因此能夠開發出遠勝於別人的辦公室Office軟體,因此在十五六年以前一舉擊垮了原來的Lotus等等,而過往資訊傳遞的Notes也早就被IBM收購變成自身的一個服務,從這裡能見到很多很多的軟體進程,其實宏碁都不是很能夠完全參與,因此宏碁的價值就沒有辦法透過這些軟體的開發與使用者的使用得到附加,手機上的有一個軟體叫做Line,它不過就是讓大家能夠交流,能夠用可愛的圖案交換資訊與意見,能夠貼圖與貼檔案,因此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今天宏碁有沒有這樣的軟體,能夠滿足大家資訊交換的欲望,又能夠同時達到硬體原來預期的工作內容??

  所以我們必須問宏碁的是一個大問題是:宏碁到底想成為甚麼樣的公司?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自己一直都是房奴,因為家人有各方面身心的問題,所以身為為人子女的,自然要勇敢承擔,我們沒有欠社會甚麼,一個房子花了三百多萬去買,需要支付的年利率高達八九個百分點,背了五六年,後來整個還清,那個房子現在的市值早已剩不到四十萬,在那些年裡面,很清楚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賺得錢都是做白工,因為房價是直直落的,但是還是勇於承擔;家人是身心障礙者,也不知道是哪個人要賣這些給家人的,總之這些人心裡面只有錢,跟銀行借了很多很多,常接到催繳電話,只是能說甚麼,難不成要家人僅有的一點點錢被銀行扣住,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嗎?心裡當時倒也沒有甚麼能說的,只是盡一切努力去還清這些債務;這麼多年的折磨,另一個家人也不是很好,因此又欠了別的債務,只好再想辦法,想能不能找到份穩定的工作,只是臺灣的社會是越來越糟,臺灣目前的情況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根本沒有甚麼工作機會;而且心裡很清楚,這跟過往也沒甚麼不同,如果夠幸運能夠賺到錢,這些錢還是都要拿去還債,還是繼續做白工,還是繼續這樣的生活!

  我們沒有欠這個社會甚麼,倒是覺得這個社會欠我們蠻多的,因為家人就是醫護人員,我見識過家人在李先生執政的最後幾年,不但自己的工作有兩三年沒有賺到半毛錢,所有的勉強賺到的一點點錢,還都拿去支付工作地點的水電費與其他人的薪水,最後沒辦法的時候,只好宣布結束營業,家人後來為了安排員工的資遣費用,還要再去借一筆錢出來支付員工離職金,甚麼都沒有留下!爾後即便有找到甚麼新工作,或者有甚麼新的發展,賺到的錢也都是拿來還債,感覺上好像是永遠都還不清與還不完的債務!這也是為什麼個人非常以為臺灣從李先生之後,做了非常多可怕的事情,特別是全民健保這件事情,特別是放任台灣房地產永無止盡的被炒作這件事情,因為自己就是這些事情的受害者,而個人從那時候開始近十多年在做的,就只是不斷幫忙想辦法還債,賺的錢都是想辦法拿去還債,所有的一切都是做白工,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辦法讓償債時間到的時候,手邊能有錢能夠還這些債務!爾後去到了私立學校兼課,更發現原來這個社會這樣對不起窮人家的孩子,讓他們背負高額的學貸,結果出社會也沒有甚麼工作機會!為什麼說全民健保不好,您可以去問問所有的醫生,大家都會說以前的公保跟勞保比較好,因為能夠得到的給付比較多,而且相對上以前的公保,公務人員需要支付的比重高,沒有像現在因為已經知道如何自肥,所以將本俸壓得很低,將其他的加給拉得很高,然後公務人員只有本俸的部分需要支付健保費,其實這個制度是學軍保的,因為軍人很賊,當初有很多其他的加給,將那些當成是額外的補助,因此就設計成本俸低加給高本俸才需要支付健保費用的制度,並且將全民納保,美其名是大家都有健保,其實是用大家的錢來貼補當初虧損連年的軍保公保等保險,甚至後來因為第一代的全民健保虧損太多,所以就改成其他人的非正職所得還要再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別忘了當初的軍保始終都是國家虧損最多的保險制度,之後排第二的才是公保勞保,當初公保勞保跟軍保早就虧損連年,因此政府就將其他人納保,讓其他人幫忙背負這些人的保險費用,政府將這些制度通通混在一起,就是為了怕這個制度破產,於是還拼命剝削醫生跟護理人員的福利,您可以去算一下,醫生與其配偶一個月需要支付的健保費用是以醫生一個月至少賺得八九萬的基礎來做計算的,試問現在除了大醫院以外,哪個醫生能夠賺得到這麼多?最可怕的是醫生的配偶可能是家管,如果跟著醫生一起納保,要繳交跟醫生一樣多的健保費用,這是哪門子的公平?這是甚麼樣的全民健保制度??從這裡面就不難見到全民健保制度設計上的瑕疵與缺點!值得一提的是,家人的公司倒閉,後來還有後續的發展,因為國稅局懷疑在倒閉關門前的那兩三年,為什麼公司的收入大為減少,後來還強迫家人再補七位數字的稅金,但是卻完全不理會當時的陳情與說明,說明因為公司周遭的的社區進行都市更新,將土地收回變成公園,所以大部分的社區居民都搬遷,過往會經常去光臨的基本客戶至少就少了兩三百人,一個人一個月難免需要光顧一兩次以上的情況都消失,因此收入就大為減少,結果只好去借錢來繳稅,之後再慢慢還,那時TPE的國稅局局長,就是後來幫政府亂減稅的那個姓里的,所以這個人當初會這樣,後來會那樣也是理所當然,聽說國稅局的員工當時被逼著要創造業績,所以才會做這些事情!

 這就是臺灣的實況,這就是個人跟這個國家與這個社會緊密連結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真的對於K黨的執政深惡痛絕的,同時也很不齒D黨的甚麼臺灣主權獨立的屁理論!臺灣本來就主權獨立,臺灣本來就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聽到有的人在電視上面罵甚麼外省人如何如何時,心裡覺得很噁心,就是那個外省人姓送的,為虎作倀,讓這些人渣繼續有辦法執政,最後自己又被清黨清掉,這些人都是在國民黨裡面執政多年的敗類,罵別人也不想想自己做了甚麼,讓這些K黨的繼續吃香喝辣,別忘了聯先生也是其中之一,用錯誤到極點的制度讓很多人受苦,這些人對臺灣的害真的是罄竹難書,他們做的惡遠比做的善多太多太多,而且還是從里先生之後才開始的!!

  我們的彭總裁是個能人,因為他替國家創造很多外匯出來,又會用外匯繼續去賺更多的外匯,這當然是可喜可賀!!彭總裁說學校培養出來的人都是企業不要的,其實有幾個觀點能看這件事情,一個是企業不肯花錢去雇用還不錯的人,企業只想付很低的薪水,所以沒人願意去這些企業上班,另一個是學校確實沒有培養出來不錯的學生,其實這也是事實,這些學校本來就是學店,即便是很多名聲還不錯的公立學校也是如此,如果您很仔細跟這些人接觸,或是您曾經跟這些人接觸過,可能可以用不學無術來形容這些人;一天到晚叫別人寫國際期刊,說別人沒甚麼論文,自己沒半篇有I的,有的都是一大堆沒有甚麼審核的中文期刊,或者是甚麼很奇怪在國內某地註冊的外文名稱期刊;最可怕的是這些人在學校教的課,可能一本書十六個章節,自己永遠都只會教學前七章,永遠都不會教到最後面的章節,因此永遠也都不會真的瞭解最後的章節在說些甚麼,從來都不知道這些學科的全貌是甚麼;反正領的錢是國家給的,反正每學期一周最多只要上班九個小時,其他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愛做甚麼就做甚麼,這麼好的工作最後還嫌東嫌西的,嫌國家給自己的太少,卻不問自己給了學生甚麼!?原諒我這麼說與這麼寫,因為真的很受氣!

  一天到晚說有在寫論文,但是論文的品質才真的是...抄書的,或是參考別人的;見多了這些人的嘴臉,心裡也難免犯嘀咕,您又能說甚麼,到最後學校要做甚麼偉大的決定,就是投票,試問哪個人會用投票來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但是創作跟研發這件事情本來就該是自動自發的,為何要別人逼著自己去做?!如果只是抄寫書上的或是參考別人的,又為何一定要發表?因為要交差了事嗎?這樣又能教出甚麼不錯的學生??身教言教,我們真的教會這些學生甚麼?放手讓學生自己去亂嘗試亂做一通,那絕對不是教育的本質,如果老師自己都沒有參與過的考試,叫學生自己去嘗試,這些老師又算得上是甚麼老師?如果那些全世界都以為是一個身為博士該知道的事情,這些老師卻一點都不知道,這些人不該為之汗顏,好好回家日以繼夜地拼命補強自己嗎?如果沒有,您又能期望這些老師能教會學生甚麼呢?

  臺灣高等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自由競爭的機制,沒有永無止盡的自由競爭,您如何期望這樣的體系是能夠繼續一直進步的?您如何期望這些被教育出來的學生有很棒的競爭力?見過很多學生連大學考托福與考國外研究所要求的考試GMAT,GRE等,都還是要去補習補了老半天,考國內研究所也是如此,這些學校的老師教育了這些學生甚麼?大家都知道技職高等教育體系的學生不喜歡讀書,因此老師們至少要輔導他們有很多張證照才是,但是又有多少老師真的替學生這麼想呢?大家都只想賺這些學生的學費而已! 

  不多說了,以免惹禍上身!!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最近有一則新聞,直指美國有八百零二萬人,希望尋找全職的工作但只能找到兼職的工作,如果過往從西元2009年以來所謂的就業指的是這些人的話,那從西元2009年到西元2013年美國所創造出來的工作機會大部分都是兼職的,因為到目前西元2013年為止,美國從西元2009年以來大約創造出了九百萬個工作機會,亦即有九百萬人就業,如果今天這八百零二萬人的工作是從西元2009年後才創造出來的,那美國真實的全職工作機會只創造出了一百萬個而已!

  當然我們知道這樣的推論是不對的,因為美國境內有三億多人口,任何時刻的兼職工作應該都有五到六百萬人之譜,換句話說美國在西元2009年到西元2013年底,其兼職的工作大約創造出了兩百多萬人,我們用最保守的兩百五十萬人左右來計算,因為美國從西元2009年以來創造了九百萬個工作機會,那美國真實的長期全職工作機會大約只創造出了五百五十萬到六百萬個左右,而非九百萬個長期全職的工作機會!!因此如果過往一般兼職的工作機會估計是六百萬左右,美國在西元2009年年底估計原來有但後來失去的工作機會大約是一千兩百到一千三百萬個,因此美國大約還需要創造七百萬個長期全職的工作機會,這跟之前我一兩個月在這個部落格的評估,美國還需要六百萬到七百萬個全職的工作機會是相近的!!

  只是這樣的評估還有一個盲點是當初估計從西元2009年年底計算,失去的的一千兩百到一千三百萬個工作,至少應該也有一兩百萬個是兼職的工作,因此此時我們該採用的計算是這些曾經失去的兼職工作機會應該都已經回復,因此才會有八百零二萬人有兼職的工作,剩下需要計算的是全職工作機會,那大約還需要四百萬到五百萬個左右,才能使得美國從西元2007-2009年失去工作的人通通回到工作崗位上面!!因此實際的數據是美國應該還有在四百五十萬人原來有工作的,現在失去了工作,因此還需要找工作!

  以美國目前最保守的評估,一年產生出兩百到兩百二十萬個工作機會,如果美國的經濟成長率還是能夠維持在一年2.5%到3%左右,那美國應該還需要兩年就能讓這些人都回到工作崗位,只是可能不一定是全職的工作!!因此預估美國在西元2015年年底大約就會讓當初失去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剛好美國的Obama總統做到西元2016年年初,到那時Obama總統的政績就是,讓原來失去工作的人在他主政的八年內重新找到工作!!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We see the latest data that there are 8.02 million of American people have their part-time jobs and most of those can not get a decent full-time job. It is no surprise that in Taiwan, we have the same problem. But our problem is the same as Japan. We have a company who hires a lot of people and dispatch those people into different companies for a couple of months. It is called the dispatched job. It is equivalent to your part-time job because those people may not find another job after the specific program is over and have to wait until anthor company ask the firm of dispatched job to support for its project. Therefore, it just shows the important of Obamacare. A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ocial safty net for those people who just can have part-time jobs. And it should be discriminated that those people with full-time jobs should pay more insurance fee compared with those ones with only part-time jobs. That is what we have in Taiwan.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書寫的 

是  遺忘

遺忘  許久的苦

遺忘  深層的無奈

誠實的人  終究要承受

清醒的  我 

總明白世人  不清醒與很無理

只是  苦杯已滿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喜歡談美國人自我催眠的CPI計算,通貨膨脹跟物價膨脹此時是應該正視聽的,通貨膨脹指的是持續性的物價上漲,但是物價膨脹是一次性的效果,比如油價上漲一定會導致物價膨脹,但不一定會造成通貨膨脹,原因就在於即便油價上漲,廠商或許一開始跟著反映此一情況,但是如果大家口袋都沒錢,結果銷量很差,最後廠商還是得被逼著降低售價,忍痛求銷售量的增加來彌補可能面對到的損失,先追求損益兩平以求能夠生存下去,其實這就是美國目前的寫照,那您或許會問中國呢?

  中國的通貨膨脹來自於物價膨脹外加中國百姓的薪水有增加,因此在大家口袋都有錢的情況下,廠商比較能夠將生產條件中的生產要素價格上漲轉嫁,因此是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這也是我們見到中國有通貨膨脹,但過往日本總是產生出通貨緊縮的原因!其實美國如果沒有進行大規模的QE,美國應該也是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淖當中的,因為大家都沒錢的情況下,這些商品的價格在低可能都無人購買,最後可能造成的是廠商的破產與關店,這點從WalMart過往的財報與銷售不理想就能略知一二,連廉價品都賣不好,不正說明了美國人口袋沒有錢?因此就美國的CPI來看確實是呈現出通貨緊縮的情境,尤其是美元貶值對美國人的購買力更是傷害,因此在這個改善美國自身財務情境之下,只會見到美國面臨通貨緊縮的情境,這也是為何Fed總說一有通縮的情況出現,QE還是要繼續進行的緣故!!

  目前我們期待在2014年的年中,從2009年之後計算,美國就能有一千萬人重新就業,我們更預計美國到2015年年中,大抵上會有一千兩百五十萬人就業,到那時美國的失業率大約會降低到6.4%左右,只是美國跟臺灣遇到相同的問題,美國人的薪資也是倒退十五年以上的,美國高收入的工作機會也正在逐年消失當中,但是美國的MBA卻是年年學費上漲,大約是一年六萬美元左右,兩年就要十二萬美元,大約是新台幣360萬左右,外加生活費與其他,大抵上四五百萬新台幣是少不了的,試問美國有多少人有能力去念MBA,這些學費的貸款,美國人又要花多少年去還清?特別是在目前很多美國人的薪資都是倒退十五年的情境下,我們如何預期美國能夠有比較好的經濟表現?

  要達到美國經濟持續就業是非常難的,美國最新的數據是,從2012年十一月到2013年的十一月間,美國幾個大州的失業率變動: 俄亥俄州從6.8%上升到7.4%,路易西安那州從5.7%上升到6.3%,麻州從6.7%上升到7.1%,田納西州從7.7%上升到8.1%,奧克拉荷馬州(巴菲特的家)從4.9%上升到5.4%,北卡羅蘭納州從9.4%下降到7.4%,新澤西州從9.6%下降到7.8%,佛羅里達州從8%下降到6.4%,南卡羅蘭納州從8.6%下降到7.1%,西維吉尼亞州從7.5%下降到6.1%!因為美國人是可以遷徙的,因此從數據變動比較大的幾各州來看確實比較能準確反應就業的變動,只是還是要提醒的是,失業率的計算要以去登記在找工作者來看,因此有些州失業率上升不代表它們的就業不佳,背後代表的是原來找不到工作的,現在開始去登記,對於未來可能找到工作反倒是充滿著期待,從前五大州的失業率下降比重都高達1.5%以上可以見到美國就業的改善,而從失業率增加的前五周期平均失業率增加大約是0.5%左右,可以見到很多人又重新開始找工作,只是俄亥俄州跟麻州都是工業與比較先進產業的大州,失業率增加說明了美國的製造業還是疲弱的事實,而佛羅里達州失業率大幅降低說明了美國近期旅館與餐旅服務業確實是提供了不少就業,美元貶值對於外人旅遊幅度的增加確實是有幫助的,其他州的情況就必須從各州民眾的儲蓄與家庭資產負債表來看,原來負債比重高的州,可能在資產負債表的調整上面還是不足,由此也說明了美股的上漲對於這些人的財富效果不是不大,而是這些人大部分都將這些賺到的錢拿去還債,而非增加儲蓄與消費,因此這些州的失業率還是可能增加,只是增加的原因也可能來自於原來沒找工作的又出來找工作.又或者是別州遷戶籍進去的,因為這些州才有工作機會!!

  美國過往的實證說明了美國的經濟成長有百分之七十是來自於美國人的消費(consumption),但是美國今年耶誕節假期其實銷售量並不如去年,這並非是壞事,因為另一項數據顯示美國人的儲蓄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五以下已經逐步攀升到百分之十左右,有的州比較好已經超過兩位數,這正說明了美國人正在調整自身的資產負債表,將自身的負債降低,最大的比重自然是房貸跟學貸還有信貸,這對美國是好現象!!

  另外從每年的經濟成長元素來看,美國在汽車工業上面的消費其實最能夠帶動美國的經濟,因此美國需要大力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一來降低自身對於原油的需求,美國能在此油價高漲的時代將自身的頁岩油與天然氣大量外銷,另外美國也能善用自身的核電工業,因為美國未來要用核電動力取代石油發電,最重要的自然是核電工業!當然也可能是太陽能產業,如果美國的技術能夠進步到一個太陽能的電廠能產生出雷同於一個核能電廠的電力,或許那也是很好的!其次帶動美國經濟的是網路購物,基本民生消費和家庭修繕與家具販售,因此美國很清楚地見到了網路購物取代了一般量販店的購物,這也是WalMart的股價不振但Amazon的股價創新高的原因,另外家庭修繕與家具販售說明了美國家用房地產的復甦,這樣的趨勢需要被維護,那美國的房貸利率就必須得到支撐,不能永無止境的上漲,Fed在進行自身的tapering時必須考量其他的經濟政策,來幫助房貸戶並且維持家用房地產價值的持續增長!!美國最新到2013年十月份的數據顯示,舊車買賣銷售佔全部消費比重大約是2.9%,Truck與SUV是4%,而新車是2.5%,由此能夠見到美國在油耗上面確實多所考量,只是SUV過往都被以為是耗油的,而舊車耗油性被相對便宜的購買價格遮掩,這裡也說明了美國的消費力還是不足,但是美國人還是需要汽車代步工具,只是美國需要汰換掉這些舊式油耗高的汽車可能還有段長路要走;因此美國的車貸是增加的,而其中購車當中增加最多的是Truck與SUV,總體新車增加的比例還比較小一點,美國的汽車工業對於就業的幫助確實是非常大的,這點在Alan Greespan先生擔任Fed主席時,就特別注意此一數據的變動!!

  只是美國零售業從實體走向虛擬,這對於美國比較低薪工作就業者來說是一大隱憂,美國的實體店面必須強化自身的競爭力,找尋哪些無法透過虛擬電子商務來達成的商品加以販賣,最直接的就是消費者的現場體驗,臺灣很多量販店現在都強化自身生鮮熟食的販售,比如熱騰騰的麵包,熱騰騰的熟食,因為消費者可以直接去量販店買回家食用,如此就比較省去烹煮的時間,這些都是美國人必須再用心的地方,那些大型量販店能提供但網路銷售不能提供的商品與服務,有的大型量販店還提供理髮跟腳底按摩等服務,這些都是無法透過網路行銷達成的!!

  總的來說,美國的經濟復甦只走到了半山腰,要爬到山頂還需要幾個要件,第一個當然是持續的就業,失業率必須低於6.5%以下;再者美國的薪資必須提高,美國人的薪資增長速度太慢說明了美國財富分配不平均的事實,至少得讓正準備去念MBA的學生能夠在工作三到五年之間還清學費,目前的資料顯示至少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這個時間相較於過去已經拉長了兩年到三年,由此也能見到美國薪資的倒退;第三個要件是美國人自身的儲蓄率要提高到百分之十五以上,簡單的說賺一百元至少要存十五元;這些要件都達成,美國才能繼續經濟復甦的腳步,個人與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必須先有所改善,才能進一步談降低政府負債與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公債與房貸抵押債的釋出與降低!!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股票市場最大的隱憂就是臺灣的房地產過熱,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地產上面,外加臺灣的匯市過度被外資吹捧,因此造成新台幣過度升值,這些都是臺灣股市發展上的隱憂,當然馬政府對於很多改革都停擺也是另一個股市未來很大的隱憂,因為臺灣的資金畢竟也是有限的,過度集中在房地產,而不是用於實質的生產事業,最終就是大家都沒工作,企業不投資,就不會需要機器設備與廠房,也更不會需要用到駕馭這些設備的高素質人才,於是大學學歷以上的失業就會更高,因為企業都沒有新的投資,自然成長性就受到阻礙,最終就是股價不漲反跌,最後就是繼續惡性循環到裁員減薪,如此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大家為了求生存,只好被逼著都去買賣房子,想辦法賺一點錢,房地產在沒有企業並無獲利,因此沒有新的資金與賺錢機會出現下繼續沒理由的上漲,最終房地產還是可能崩盤,大家沒信心之後又回頭影響股市,於是就更加惡性循環了!!

  這就是臺灣未來的可能情境!!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西方的投資者都以為中國已經邁入可怕的信用泡沫危機當中,只是他們不瞭解的是中國跟其他傳統的新興市場不同之處的地方在於,中國是一個西方完全插不上手的地方;俄羅斯的1998年金融泡沫化與政府公債違約的主要原因在於外匯準備太少,外加當時美國與西方的科技發展能夠吸引大量的資金投注在這些發展上面,使得原油的價格低到非常低的情境,甚至低到是二十美元一桶,因此以原油為出口創匯的俄羅斯就飽受其害了!!別忘了俄羅斯的葉爾欽選上總統還是美國的競選團隊幫的忙,不論是印度巴西還是俄羅斯,其實西方對這些國家的影響都是很深很深的,反觀中國是很難被影響的,原因就在中國根本沒有民主制度,而中國境內的金融市場發展都是中國自行掌控,外人根本插不上手!!

  但是這樣的情境隨著全世界的人都慢慢加入了西方建構的金融與全球市場之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需要用到石油跟煤礦,這已經使得原物料要大跌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不要因為這幾年跟原物料相關的產業股票或是相關價格大幅下跌,就以為這是趨勢,那只是過度大漲之後的適度調整,因為沒有下跌到人們能夠支付的情境,這些原物料的需求自然是大減的,只有跌到人們有能力支付與使用的情境,才有可能讓這些需求重新超過供給,其實原物料確實是這幾年比較不吃香的投資,但對中國來說反倒是得利,因為中國的各種建設是需要使用原物料的,中國的生產也需要用到原物料,這些對中國未來的繼續發展不見得是個壞事!!

  而巴西的問題在於過往採用社會主義太久,國家的福利過頭的情境,讓很多人腦袋還是沒能改過來,因此巴西過往的通貨膨脹問題,在遇到全球原物料大跌的情境下,很多人沒有儲蓄與過度消費,很多人極度仰賴未來的收入來支應生活,原物料價格大跌,但是民生物資卻是越來越貴,讓巴西面對到的確實是薪資預期不樂觀與通貨膨脹的情境,因此巴西的通貨膨脹問題就死灰復燃了!!只是這些在中國要求企業一定要加薪與中國的儲蓄甚多的情境之下,其實是一點都不成問題的,中國確實有通貨膨脹的情況,因為中國越來越有能力賺到人民幣的群眾變多,相對上中國境內的物資並不足以滿足越來越多人有能力消費肉類與其他民生物資,中國吃不飽的人越來越少,這些只代表著中國將越來越需要消耗掉更多的蛋白質與相關的產品,這些才是過往幾年中國面臨到的通貨膨脹問題;至於中國的房價高漲的問題其實來自於中國的所得分配不平均,有錢的人累積出的財富太多,而中國的股市卻沒有想像中那麼發達,因此大家拼命買房保值所致,但這裡面還是說明了中國自身總體的儲蓄太多,即便這樣的儲蓄可能集中在部分人的手中,但是中國高額儲蓄的問題其實一直都是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被以為是低估的原因!!

  反觀1998年俄羅斯出現政府公債違約跟相關金融經濟的崩盤,正是因為俄羅斯人人都很貧窮,外加政府的外匯準備太少甚至是不足的情況,這樣的情境其實在目前中國超過三兆將近四兆美元的外匯準備之下,說中國會崩盤是好笑的,或許中國境內的股市或其他可能會低點盤旋好一段時日,因為中國的貧富差距與大家搶進房市的問題,都使得中國的股市可能極度缺乏中國自身的投資基金,反倒是外人投資股市與其他金融商品的比重越來越高,那自然可能出現股市隔一陣子就崩盤,說穿了是外人投資的互相殺戮,跟中國自身的投資者無關;中國很多人拼命買黃金跟白銀,或者拼命買房子,這些資金都因為如此而完全不會進到金融市場裡面,自然無所謂外來投資家所以為的什麼-因為股市大幅下跌造成房市或是其他非金融資產的急速下跌,中國房市會下跌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政府已經限縮房市的貸款成數,大多人買房的錢都是現金,因此即便房價下跌,也不會影響到這些人的股市投資,因為他們一開始並沒打算賣房買股,因此很多西方的投資者以為中國會崩潰,那還真是無稽之談!!但是如果以為中國境內的信用泡沫,所以中國的股市會崩潰,坦白說那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外人去中國投資不外乎就是要賺錢,賺不到中國投資者的錢,自然要賺其他外來投資者的錢,因此每隔一陣子中國股市就小崩盤一下,只代表著外人自身的多殺多而已!!

  至於中國境內高額的信用貸款與信用擴張問題,還是透露出中國貧富差距過大的議題,因為有錢人不願意多拿錢出來投資,只想買房與保值,因此要經濟發展要其他窮人有飯吃與有工作機會,其實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只能透過信用擴張與信用融通的方式來擴大資金的規模,以利於繼續新的投資項目與發展,這也說明了近來中國短天期利率Shibor飆高的原因,代表著中國境內的資金緊俏程度是高的,這代表著中國境內還是有很多投資活動,不論是股市或是其他投資活動,都證明了中國還在繼續成長當中,反觀很多新興國家境內的資金緊俏程度都很低,或者說銀行的爛頭寸太多太多,才會使得這些國家總是能夠維持著低利率的環境,因為在這些國家內都沒有甚麼大型的商業與投資活動!因此信用緊張只說明了中國境內仍然對資金需求很大,因此才會出現中國竟然來臺灣發行寶島債,希望重新將過來的人民幣吸收回中國去發展自己的經濟的情況!!

  總之,就中國的金融面來看,中國境內確實可能出現地方政府在未來幾年內出現倒閉或是地方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但是這些都是地域性的影響,對於中國總體上海或是特定金融交易所內交易的金融商品,說中國特定的地方政府債務違約因此能對這些金融商品有重大影響,其實是言過其實,因為那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頂多是中國部分有錢人被其他自家人倒帳而變得比較貧窮而已,說會影響到中國國企與其他跨國公司的營運活動,其實是牽強的,當然過往的浪費與鋪張可能會減少很多,也或許會因此使得這些公司的股價往下跌一些!其實中國令人擔憂的是,只是如果中國一味投資黃金,白銀跟房地產,最後可能使得中國股市的資金動能不足,最後會影響到的就是中國的股票市場,如此一來,我們將見到外人自己多殺多的情況繼續出現,而此同時,中國股市要會大漲的機率自然偏低!!

  坦白說這樣的觀察與結論,是以臺灣近來自身的金融市場為借鏡,臺灣的房地產已經熱了好多年,大家都在瘋房市的結果就是,股市的日交易量從每天千億降到目前的八百多億,這自然對於股市投資人是不好的,而且對於希望透過股市融資與發展的企業也是一大傷害,大家最後只好跟著外資,自己人去多殺多,要賺到錢的人不多,賠錢者反倒是多的,這也再次說明了馬政府打房無力的情境!!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蒨,我的愛:

  跟您提過了我們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的,但那不代表我們不該好好努力,很多時候賺得錢即便再微薄,但是只要心安理得,其實能夠過日子就很好,真的沒有求甚麼榮華富貴,只求心安理得的每天幫助別人,說過了希望過著又能幫助別人又能賺到錢的生活,這是我一開始認識您就告訴過您的事情,那也是我畢生努力的目標!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喜歡我做教書的工作,不喜歡我教育這麼多的知識給這麼多人,而且那些努力的背後是幾近無償的?我希望這些人不要跟我經歷一樣錯誤的學習過程,我希望這些孩子不要活的這麼無知,我希望我所處的社會不要活的這麼虛偽,我希望我所生存的國家,大家都能有正確的觀念,所以我拼著老命寫部落格,我拼著老命去出版我覺得重要的書籍,書裡有很多很多重要的觀念,書裡的很多想法都是前人智慧的累積,書裡有很多很多的看法都是很彌足珍貴的;這些都是值得這個社會真正瞭解的事情,這些都是臺灣這個社會所缺乏的,而大家取得這些知識是近乎免費的!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要這麼可憐,受到這麼不好的教育,只因為這些美國回來的博士覺得自己花了大錢去美國念書,在臺灣賺得不夠多,所以不願意將正確的觀念傳遞下去,除非您多付一點錢?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這麼可憐,可憐到以為這些美國,澳洲或英國回來的博士帶回來的都是正確的觀念,其實是不然的,這些人在很多知識上面都是一知半解,這些人對很多事情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原因無他,這些人不夠用功,但卻又因為是名校畢業,因此大家奉它們的話為圭臬,只是這些人明明就是以訛傳訛,很多觀念都是不對的,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要這樣活下去?要活在這樣自欺欺人的虛偽當中,為什麼這些孩子不能接受到正確的觀念?那是我寫書的目的,那正是我寫部落格的原因!!我希望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讓大家都能夠取得這些知識,即便我花了很高很高的成本才學會這些知識,但我仍然堅持要用幾近免費的方式,讓有心想學習的人都能夠有這些觀念與知識!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我就是那個被人耽誤的子弟;很多誤人子弟老師的學生中,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早期在我很多領域裡面,老師的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但不幸的是美國人很善良,所以給了這些人博士的頭銜,因此這些人就以為自己是專家,卻忘了要把整本教科書念完想清楚裡面每個題目都練習過再去教書,所以它們教育我的時候是一知半解的,而我又是個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我想父母花了好多精神才讓我去念大學,所以每科每本書我都盡可能整本念完它,寒暑假大家在放假,我做的事情是再去找其他的教科書重新讀一次這個學科,覺得沒學好的科目都是如此的,中央研究院的圖書館是我常去的地方,因為我知道老師們是亂教的,或者說是只知其一但不知其二,只是這樣的自我訓練對我是好的,外加真的不想惹麻煩,所以選擇沒多說甚麼,自己多學習就是.只是一旦是我去教學相同科目時,我能讓別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就有正確的觀念,而且需要支付的代價比我小得多,這就是我覺得很高興的地方;我也知道補習班賣的光碟片,我只收了一次錢,但他們可以永無止盡的銷售下去,至少我知道我教授是正確的,如果很多人都能見得到,至少臺灣在這些知識上面就再也不會以訛傳訛;只是很多人或許以為我在那個補習班工作很多年,其實我只去教了一次,而他們的錄影是好多年以前的,他們至今仍然繼續販售.

  說過了人生至今很多時候,都在做社會服務工作,說過了常找自己麻煩,因為我不怕威權,不是很在乎這些金錢,喜歡孩子們能因為上過我的課,而有正確的觀念與知識;願意很誠實去談論很多政治上面的事情,為什麼別人不准許我這樣做的原因,只是因為它們有私心,所以我們就要妥協?為什麼我們不能很勇敢地跟臺灣百姓說,如果這些人不肯真的替全國老百姓的福祉著想,如果這些人的執政只是保障與鞏固少數人的利益,百姓真的不需要國民黨再執政,其實我們真的能夠要求政黨輪替,至少百姓有權力換一批人去政府裡面享福,至少那是我們的權利!這些人終究都只是少數,人數的加總不會超過全民的百分之十.是的!很多人都有在中國的經營與生活,但我們並不是要跟中國隔絕,只是希望追求本地在各方面的資源與環境上面的真正公平與永續經營,試問那不是全民都該追求的嗎?

  蒨,我說過了,不要欺負一個父母的情況都不是很好的人.不要欺負一個母親有身心障礙已經超過三十多個年頭的人,好嗎?不要欺負一個父親被騙得很慘很慘到又要讓家裡幾乎破產的人.請您不要這樣做,好嗎?不要把我當搖錢樹,不要用您很自私的觀點去強迫我也要接受,您應該知道我非常反對威權,我非常反對別人用很多很多有利於自己的法律跟甚麼,讓自己獲利,讓全民受害,那是我反對的,那是一個站在全民立場與有良知的人都該反對的事情.如果要我在良知跟您之間作一個選擇,我寧願選擇我的良知.記得我是很反對中國暴發戶的心態,別忘了我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家人去中國工作.

  孩子,我知道您也有些問題在,我知道您也常失眠睡不著,我知道您也常胡思亂想,以為我會有甚麼外遇的情況,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對感情是很忠誠的,我知道如果我說了一個謊言,勢必我得繼續說謊圓謊下去,那是我沒有能力做的事情,我真的無心也無力做甚麼,因為我還有很多夢想很想去完成.

  在認識您之前,本來打算念完這個博士,就努力準備出國的事情,再去海外念一個博士,或者是兩個;說過了夢想是有天也能拿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之類的,那才是夢想;當時在認識您之後的兩三個月,就在您的部落格跟您說過了家母的情況,也跟您說過了我想出國再去念一個博士的情況,只是當時您不是一直都不置可否,或者說不希望我如此,不是嗎?如果我知道當時您留我下來是為了國民黨的選舉,如今郝先生跟馬先生已經吃香喝辣很多年,台灣被搞得一蹋糊塗的!我想當時根本不該理會您的,當初您跟我打招呼時,我根本該對您視而不見的.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I am totally dis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of Mr. Ben Bernanke on his bad luck about the miscalculation of the-not-grow-that-faster US economy. It is not his fault. The USA is a free-market society. No one can blame those big US corporations, with ton of money on hands, don't want to invest on equipment or employ more Americans, but use those money to buy back their shares and try hard to reduce their borrowing costs when they issue bonds or take loans from banks. Managers in those corporations just show their concious and greedy. Greedy does bring good thing to them this time. US corporations just take the experience of Japan deflation years seriously when Japanese corporations use their lower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to invest heavily on specific industri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world supply and demand. Now they face fierceless competitions from South Korea and China. China wants to build its own industries and even to have their own standards on those industries.(Of course, here I mean 4G-TD-LTE) So Japan corporations face many challenges. It will not happen in the USA where US corporations don't heavily expand their own capacities in the US lower-rate environment.  So it is not Mr. Ben Bernanke's fault, and Americans may even thank Mr. Bernanke for this situation. It is a right decision that managers of US corporations decide not to overinvest this time. If people want to blame something or someone, just blame this greedy free-market society and their openess to every important ecconomic thought. If those industries have bigger innovations, it may let those investment overcapacities worth nothing when the innovation bring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ways of living, just as the case of Japnese corporations faces these days. Therefore, US corporations keep their cautious are without no reason. They are waiting for the real demand increase from ordinary people and try hard to grab market shares when the market imporves. Everybody is waithing for the revival of world economy. It just shows that the science does prevail. It is also the reason why the US has the yield around 3% of 10-years US treasuries lately. Market prevails as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trols the equilibrium. Market will always be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y. It should be remined that, in this open world, no one can control other people's minds. The only thing Mr. Fed can do is try hard to persuade people to do some goodies to others. Mr. Ben Bernanke is a great man, just as those Fed chairmen, Paul Volcker and Alan Greenspan. Mr. Greenspan is the one who is sophsticate enough to manipulate people's mind. Mr. Greenspan is a master who knows how to let Mr. Market not to panic on all kind of situations. On the contrary, Mr. Ben Bernanke is a honest guy who pray to God everyday. Hope his QEs and OT can work out and bring the USA out of wood in a shorter period of time. I think Mr. Bernanke is succeed on the job and his goal. He bring all American people out of troubles and those terrible stroms. He is a great man. Mr. Bernanke will be remebered as Mr. Fed for what he did in those years.

  Mr. Greenspan is one of the kind we should remember his legacy. Even people blame him not to let the bubble be pricked by the proper policy of Fed. But he insists that we just can not manipulate financial markets. (instead people's mind, I guess, and Mr. Greenspan did manipulate people's mind. He is good at it.) In the Fed term of Mr. Greenspan, he shows the world succeesfully that the USA does have much higher growth rate potetial compared with other well-developed nations. The reason is still unknown until today. We still do not know quite well how it happens in the USA. But we just know that the USA is indeed a promised land. Of course, a lot of economist and social scientists will argue that the higher growth rate is due to several reasons. The first one is the concept of free society. Everyone in the USA can try hard to commercialize everything that is deemed to be valuable, including gambling, pron movies and others. If the law is not prohibited, American people will love to try hard to promote those ideas and make a fortune. Therefore, we see the booming of internet commercials and other extraordinary business models that are not found in other nations before. The seond reason that the USA has higher growth rate potential is due to the well developed society and the most flexible adaptation society. The corporations in the USA can pay higher salaries to those talented people that can not be found in other nations. Under this situation, the USA absorbs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which brings a lot of goodies to all American people. The third one is due to the well developed law and irs strickly implemented law enforcement. When American people realize something wrong which can jeopardize the society, they just try hard to bring the justice to all Americans. Even it may take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merican people will still try hard to let it happen. Bring the justice in font of God and all American people and show the world that the USA is really a country who pursues the fairness to all of its people. The well wealth-distrubited system is the fourth reason I think American people had forgotten many years from now but try hard to remember it lately. I think American people will realize a better nation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fairness society and self-sustainable happiness. That is nothing but a truth. Even Mr. Bernanke will see this super-unexplained-growth-magic happens again after Mr. Bernanke ends his duty of Mr. Fed. Now we will have Mrs. Fed when Mrs. Yellen gets her job.

  Now, Americans are on the right path. And all American people has finally realized a lot of things and get sobers this time. It is a good thing and we should congragulate to all American people and thank for what they have done and have not done in those horrible years. But we are still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a promising America with fairness on tax-code, healthcare and education reforms. May God bless the US.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老一輩的人,可能以為做計量與大量資料分析是件辛苦的事情!!或許在十五年前是的,或許在2003年左右還是,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了!不是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連傳統的SAS,都已經盡可能加入了OOP的觀念來編寫自身的程式,而且在資料庫整合與介面整合上,因為Microsoft的OS與office軟體都比以前更為進步,外加現在都是64位元以上的作業系統,其實很多以往可能SAS要一兩天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可能兩三個小時就完成,畢竟SAS也是有很大的進步!!

  在計量上面,那更是不同,在西元2003年左右,您可能還聽過Gauss這個軟體,在西元2005年您可能還聽過它的改版,但是現在已經沒人在用這個軟體,因為它的轉型與改版改得很糟糕,很多本來該用oop觀念的程式編寫,還在繼續傳統的結構式語法;簡單的說,就是人家都已經是C++與template,她還在C與subroutine,而且其中的subroutine是沒有OOP概念的,因此Gauss這個軟體就被淘汰了!!

  而在西元2003年時,Eviews大約只到Version 3與Version 4,而且對於大量資料的處理功能,仍受限於不太成熟的Windows OS,隨著這些軟體慢慢到後來都有Linux的版本,相對上受到Unix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對於記憶體配置的動態管理觀念早就有很大的突破,Garbage collection在2005年以後,隨著Java軟體的前身Oak的出現,已經是當時Sun重點發展的軟件與應用,雖然後來Sun Microsystem已經倒閉,但是Sun的傳奇卻未中止,Java仍然繼續成長,而且是網路軟體開發程式的重要成員,爾後Windows後來的作業系統有很大的改進,Windows 7是一個標竿,而它之前一代的版本是Bill Gates最喜愛的OS版本,外加現在大家都進入64位元的時代,在硬碟容量與記憶體管理上面更是有所突破,DRam都能用到8GB以上,還記得十五年以前在Sun工作站上的Unix計算,S的運算不可及之處,已經能夠允許Matlab跟C的輔助計算,簡單的說就是call out求助!!而這樣的觀念,直到十五年後的今天,終於在Eviews 8上面見到,而且還得另外買附掛程式才行,而且並不便宜,至於相容性到哪裡,或許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簡單的說可能自己用C++寫比較快,或是用Matlab做完剩下的,再丟回Eviews 8吧!!

  因為SAS是在IBM的Mainframe下的產物,如何與資料庫整密結合,其實一直都是SAS的發展重點,也因為如此在十五年前,SAS在大量Giga資料的處理上面是獨樹一格的,率先採用虛擬記憶體的觀念,用硬碟的空間來取代Dram的不足,直到64位元之後,很多過往SAS的創新與目前的作業系統所及之處的加總,其實都只是使得SAS的運算更為平順而已!很多人以為過往SAS的優點都慢慢消散當中,但是個人卻不以為如此,因為新版的SAS在與SQL的連結上面早有了很大的突破,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地方,新版SAS在大型資料的計算功能的強大,比起過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同樣地,從Eviews 7到Eviews 8是一大突破,自此Eviews中也能如同過往十五年前的S+,能在Eviews中去呼叫R與C或是Matlab的程式,對於計量學界來說,統計學界在十五年以前已經能夠使用的工具,至此終於是拉平了;Eviews 8至此,終於能被以為是非常重要且成熟的計量工具!而WinRaTs那更是不遑多讓,它經過原始創辦者一點一滴的考驗,所有重要的計量期刊論文都有相對應的source code能夠使用,這對計量學界來說,那真是一大福音,而且WinRaTs捨棄了fancy的圖像界面,如此一來能夠大量節省記憶體空間與強化運算速度,這對財經學界也是重要的貢獻!!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Mr. Ben Bernanke just helps American people to be in the half way of recovery process that means the rest part depends on the effort of all American people. The solution for the reduction of Fed's even larger balance sheet is the savings of USA. American people have to save even more to keep their well-above-the-world living standards alive. Mr. Ben Bernanke and his fellows do the right thing. They think the unemployment rate has to be tamed down. They treat the unemployment rate of the US as the first priority is nothing but a right decision. When people have jobs, they can pay taxes and do not need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When the economy gets better, their payrolls will increase. Then a good cycle begins. People can pay even more taxes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ed's book can be reduced little by little. Fed has done its part, people think the rest part is not left to God but to all American people. American fellows decide how and in what way the USA to pay down the US government debt and to trim down the Fed's book.

  My Dear American people, the future is on your hand instead of others. You are in title to decide which path you want to be. Which way to decrease the Fed's balance sheet does have different costs and different wealth redistribution effects. If American people choose to increase the payroll tax on the wealthy people, then we do expect the larger sum of taxes collection can reduce the Fed's book in a faster pace. If American people choose to reduce the Fed's book by tax collections of all American people without changing its tax code, it does have to take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o solve the Fed's huge balance sheet. It all depends on which path American people choose. My Dear American Fellows, it is a cross road you face today and it will trigger even more side effects if you choose a different path instead of a right one. And your kids and offsprings do have to take all these consequences. Please think through it carefully. People in the rest of world have to leave the decision to yourselves. That is not the choice people in other world can decide.

  For the growth increase of GDP,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textbook on Economics, the USA should have antoher leading industries to gain their momentum and have larger growth prospects. American people have to revolutionize its anto industries and its transportation industries to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The high speed railway system may be a good idea if American people have budget for it. Some emerging industries can help American people devote their energy and money to have a better growth rate for the USA. That is what American people should take care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In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s' textbook, market failure is what we concern. Now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is an example of market failure. In the situation of market failure, we all know that the supply-demand can not longer perform well as used to be. So we need a wise dictator to reallocate a lot of resources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have their lives back. That is the reason why Fed has accumulated 4 trillion MBS and other gobernment bonds in its balance sheet. Mr. Ben Bernanke plays his role as the dictator to order the market selling those bonds to the Fed. This time American people show the world again that science does prevail. American people are with good luck to have Mr. Ben Bernanke, Mrs. Yellen, Mr. Paul Krugman and Mr. Obama. They all play their proper roles in the crisis solving. But all the remedy is only half way.

  First of all, the wealth of US society is largerly decreasing from the 1980's when American people learnt so much from the culture of their horrible credit card using. American do not have enough wealth to keep the usual living standard anymore. It is the reason why we see the free-falling property prices and a lot of non-sustainable asset prices. It is not the fault of hedge funders. It is not the fault of investment bankers. It is the inevitable thing when American people get used to those good old days and stop to think how come those easy lives can go on without any cost. For real, in order to keep the living standard, American people need to accumulate even larger wealth instead less. It means that American people have to save even more to push those asset prices even higher. If American people do not have those wealth accumulation, then they have to borrow from other nations to support their living standard. It is the reason why Fed uses the bond buying strategy to help American people have a decent life as used to be. American people still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in the end, the 4 trillion bonds has to be sold back to the market eventually. It is not a free lunch. That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are preaching "It is the time that American people have to save a lot." Then American people can use those savings to buy back those bonds stocked in the Fed's book to prepare for their retirements. It is not yet to say the 2008's crisis is over. It is not. All those recovery processes just begin now. We may have to wait for another decade to see American people have saving rate more than 15%. When the time comes, American people can absorb the 4 trillion bonds totally. Then the recovery process can be said to near the end.

  It is the perfect example of financial market failure for the crisis in 2008 in the USA that is due to the lack of funding of the USA. Fed's Mr. Ben Bernanke uses the unconventional way to resolve this painful issue, but it has to pay a big prize if those bonds Fed holds go default. That is the reason why we do keep our eyes on the growth rate of USA. Unless the GDP growth rate is too low, people still have faith that American people can save even more than the ages of 1980's and 1990's. American people have to save mo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ed's larger book. When the time comes, we will see that Fed's balance sheet can shrink back to 800 million US dollars. Before it, the things we have to do are (1)Keep the USA to grow even more, (2)Keep the unemplyment rate of USA even lower, (3)Let American people to find a new way to grow in this dynamic world. All those things can help the Fed to accumulate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payments from those bonds it absorbs.

  To be honest, people do not want to say something ugly. But the tax code change may be also a good solution. Because the wealth people do have their ways to create personal wealth, let those wealth people to take the burden is fair. The reason behind is a stable society create even more wealth for those wealth people. In simple terms, it means that those wealthy people can get even wealthier just because the society is stable and their money machine can run even smoother without interuption. It also means when the society needs help, those wealthy people have to take the burden more instead of less becasue they benefit  more than the poor. If those wealthy people can pay even more taxes, then the US government can use those funds to pay back its ordinary bond issues and buy back those bonds from the Fed. Then the Fed's balance sheet can be shrunk. If we can not expect the thing happens, then we have to wait ordinary American people to have more money in theor pockets in order to pay more taxes. At the time, the US government can use those tax collection to buy back those bonds from the Fed and write them down. It is another way to decrease the balance sheet of Fed. Of course, the latter one needs many years to resolve the Fed's problem right now. But the first solution needs concensus from all American people that the higher tax paid from wealthy people will not hurt those people much. The reason is obvious that they have their money machine in  their hands. And the money machine just bring them even larger wealth when the GDP growth rate can be kept around 2.5% or more each year. So they have responsible to pay more in order to help the nation, we call it the USA, and the poor. It is the sprit of Christian, the ability one helps the inability one.

  Anther way to resolve the 4 trillion in Fed's book may be try to let those printed greenback flow back to the USA. Investment immigration policy is what the Republican preach. People do not know if it does work or not. Let those wealthy people become Americans may bring a big fortune to the States. And it will increase different taxes revenue. Then the US government can use them to buy back those bonds from the Fed and write them out. To be honest, it is not a logical idea. The reason is the USA has the most numbers of wealthy people in the world. You have Bill Gates, Warren Buffets and other wealthy people. They are all Americans. Depend on other nation's wealthy people to become Americans is pretty dumb and illogic. The Republican have to think seriously about the issue of tax code change. It is not just for the present American people,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西元2013年即將結束邁入西元2014年之際,中國確實面臨到了很多很多的挑戰,而真正最大的挑戰與困難點,不是來自於全球經濟與金融的變動,而是來自於中國自身的改革與變化!!目前西元2013年的中國,正站在十字路口旁邊,是選擇向左向右或向前,其實對中國來說都是難題,讓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面對到的問題:

  (5)金融改革的深化與內容:中國在自身的三中全會上所得到的共識是中國必須進行更為深化的金融改革,只是金融改革必須是由下而上的發動,美國與歐洲的金融改革圍繞的主題,從1970年代美國放棄與各國之間採用金本位的美元固定匯率開始,匯率市場中的金融商品,不論是期貨還是選擇權或是特定量身訂作的遠期契約等等金融交易工具,到1980年代美國自身利率的變動調整,因為當時Paul Volcker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利率來壓抑美國境內因為越戰等戰爭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到後來美國盡一切努力發展自身公債期貨交易,以吸引更多人投入美國的公債交易等等,這些那些的金融交易,大多都是透過銀行與合宜的交易所(Exchanges)與投資銀行部門來進行的,因此在交易內容上面與交易目的上面,都是為了因應總體金融環境的改變,而替個人與企業所進行的風險管理與資產價值保存,反觀中國對於匯率與利率的控制,對於全球資金流入中國在特定產業裡面的控管,這些控管其實都說明了很多具有價格引導作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在中國其實存在的意義並不大,因為中國中央管理者就已經全權控制了諸多的變動與相對應的風險,如此一來民間將無法透過市場的力量去尋找這些變動的均衡點,市場參與者將無法透過金融交易來達成大家對於這些變動的共識,這些金融交易的缺乏,其背後代表的就是中國過往培育出來的金融人才是無法增加價值的,歐美金融人才的價值,正在於勇敢面對這些變動所產生的各種金融與企業風險,並且透過對於金融市場的變動的良好金融管理,使得這些管理與金融人才能到賺到適當的報酬與適才適所;中國必須進行相同的金融改革,如此對於中國境內的金融服務與相關就業,以及相關產業人員薪資的提升,才會有顯著的幫助!

  要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中國必須先有對金融市場變動與管理的基本觀念!!首先,中國確實需要幾個大型的金融交易商,比如歐美流行的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與避險基金(Hedge Fund),這些金融機構的出現,代表著其自身投資銀行的角色,針對可能具有發展性的明星產業,透過私募基金的介入,一點一點的養成,直到這個產業成熟到能夠自立,在透過市場IPO的機制予以市場化,同樣地,避險基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變動的市場,但是避險基金具有引領市場變動的基本精神,當然其對於市場的判斷可能對可能錯,只是最終市場的價格變動取決於總體供需交易的加總,不論是私募還是避險基金,其所可能存在的環境是一個高度競爭與自由變動的金融環境,中國目前不但對於境內存放款的利率進行管理,也對自身人民幣的匯率管制嚴格,這些那些都說明了即便中國有避險基金,其實投資的標的還是偏向於歐美或是香港等高度自由化的金融環境,但對於中國自身金融市場的諸多缺失,並無法透過金融交易來加以修正,歐美的金融交易背後還有一些很基本的原理,那就是避險基金可以因為不認同當地政府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因此放空當地的貨幣與股市,最終逼得當地政府進行政策的調整與改革,這點是中國政府始終沒能想通與理解的地方,也是中國金融改革最大的絆腳石!!

  中國政府對於自身金融改革不理解的地方,在於對於歐美金融監理機關的努力與發展進程瞭解太少,確實歐美的投資銀行在過往十年間進行的金融交易確實過了頭,但是這些金融交易的本身並沒有一定的對與錯,金融交易到最後被以為是萬惡根源的原因,在於這些金融交易的不透明,很多投資銀行將本國重要的金融交易都搬到海外的交易所或是海外的分支機構去進行,讓本地金融圈得到的資訊量不足,這才是真正導致歐美金融變動的主因!!

  因此中國在金融交易上面,自然必須提前考量到這些,開放的本身不是錯誤,但如何開放到所有金融市場參與者都能夠通過交易所與相關機構,取得適當且完整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投資與融資的決策,那才是中國政府需要多用心的地方,因此中國該做的是廣設交易所,讓境內自身有出產且國際有興趣的各種商品,都能透過證券化的過程,去進行相關的金融交易化程序的達成,一來中國可以將這些價格的變動交給金融市場來自由交易,再者中國政府也能進一步扮演監理的角色,成立特定的金融監理機構,專責於管理這些交易所與銀行間交易的監理動作,美國在這幾年間對於金融交易的監理是嚴格且科學的,他們會針對特定交易量特別大或是交易量過小但價格變動大的交易進行研究,一旦發現有任何其怪的情況,馬上進行更進一步的管理,因此他們發展出非常多的交易價格數量偵測的演算法與監理機制,如此一來才能放心與放手讓金融市場交易者自行去交易相關商品,透過民間自行交易的力量,讓這些商品的動態均衡價格透過市場交易來呈現!而且中國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金融交易是沒有國界的,中國自身不開放,不代表這些金融交易不能在紐約.倫敦.香港跟新加坡或是東京等重要的金融中心出現,但是如此一來中國就無法從這些金融交易交易中,得到交易的經驗與相關重要資訊,而這些金融交易背後所產生的稅負與相關交易利得,也因為中國的不開放而永遠無法在中國境內出現,此時中國政府就沒辦法利用這些稅捐做更多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從上述的說明中,中國的相關金融監理者應該要知道,邁向一個以服務業為主,以服務業加值為主的進步社會,金融交易與市場結清功能是絕對不可或缺的,而且一旦這些交易從中國主管機關移轉到民間金融機構彼此相互交易,中國就能對於不該有的疊床架屋的中國官員進行瘦身,也能進一步防弊,讓市場自由運作,大量減少因為人員干預所產生的人謀不臧,只是如此一來中國需要注意的不是任意隨意的亂開放,而是設立專責機構,針對中國境內更多更廣更深的金融改革,進行更貼近的觀察與監理,此時中國需要培養的官員是有金融管理經驗與金融監理經驗的人,這些人必須很清楚的解讀市場交易是否異常,也必須很清楚的瞭解諸多交易背後的學理與原則,他們必須瞭解中國境內自身交易的週期性,可能與特定商品的產量有關,可能與氣候有關,也可能與其他市場的相互影響有關,可能與中國今年是否面臨到特定氣候風險或是其他不可預期的風險有關,透過金融交易來達成市場價格調整的機能的發揮,此時中國才能說自身的金融改革,其相對應的基本管理是到位的!!中國要邁向歐美式的進步社會,必須有這些相對應的監理與管理,也必須有這些經驗的累積與相關知識,這正是歐美MBA與MS的用途,他們訓練學生的,就是這些管理與相對應特定專門技術與知識!!

  (6)中國放棄一胎化的政策所面臨到的挑戰:中國還是面臨到全球資源匱乏的問題,甚至中國自身中藥材與醫療體系是否能夠承載這麼多中國人,其實都是挑戰!中國必須設計機制,讓有足夠生活條件的家庭願意多生幾個小孩,因為這些家庭會重視孩子的發展與未來,會願意投入大量的資源幫助孩子成長,如此這些投入才會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是良性影響的,反觀如果是貧窮家庭,可能根本不會讓孩子去補習,去進行課外的各種學習,去參與各種其他的活動,如此一來這些家庭因為無力投入大量資源幫助孩子成長,對於社會總體需求的拉動幫助不大,而且可能成為社會的負擔,這些孩子如果未來因為惡性循環變成了罪犯,成為了中國社會的新負擔,那中國開放一胎化所可能產生的不是社會生產力的提升,而是貧富差距更大且更有階級化的社會對立,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反倒是不好的!因此中國在開放自身一胎化政策時,確實需要更多的人口統計的監理與管理,中國必須確保自身孩子教育的品質越來越走向高品質的齊一性,中國必須確保自身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良性,而此一良性循環勢必透過市場價格的機能與自由競爭來達成,因為那是很難透過中央政府量化管理所能及的事情!

  總之,中國在各方面價格機能的放寬與展現,都需要配套的管理與監理,而很多的管理與監理都是事後調整的,先開放後進行相對應的監理,看看有哪些問題出現,再進行更為細膩的管理與新的配套管理政策出台!只有不斷周而復始的進行這些事情,中國才能越來越進步,這樣的開放才不會失序,這樣的開放才有意義!!當然這裡面透露的是更多優秀的人投入中國金融的監理與管理,也唯有如此,這些人的價值才會浮現出來,中國才能慢慢轉變成為一個進步的國家!!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fellows:

  The problem American people face today can be concluded to three issues. The first one is the unemployment issue. We know it just gets better. The second issue is the house mortgage rate. We know it needs the wisdom of Fed officers to deal with. The third issue is the currency relative value. It will trigger the whole world to reallocate their money in all the financial markets as the US dollar appreciates or depreciates.

  We do expect the US government to trim down its debt in 2014 and go on further hereaftrer. We do expect the US corporations to have some decent profits in the near term. We do expect the unemployment rate of USA is getting smaller in 2014. All those expectations lead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greenback should not depreciate with respect to a lot of other currencies. The appreciating US dollar does bring foreign investors hold even more US Treasuries and US MBS mortgage bonds, then we can expect it may bring down the long-term interest rate of USA. Also, the flowing back of greenback to the US can help the Fed to withdraw all the liquidity it creates from 2009 until now.

  But the risk behind still needs to be explored, those ones including the not-that-well American economy, the still-fragile US job market and the not-as-we-expect-to-grow US corporation profits. All those issues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under the US authorities and also need to be further accomodated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If there is a hope, then we should follow. If there is a light, then we should chase. If there is fear, then we should face. My Dear American fellows, it is a turning point for all Americans. We do expect there are 10 million American people get their jobs back at the end of 2014. We do expect the USA get its feet back on the growth track with GDP growth rate around 3.5% per year. People think that the goal may bring you truely happiness. May God bless you.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Fellows:

  The other issue is about the now much higher American mortgage rate. It is a big issue right now, especially for those Americans who own their houses. They are afraid that the mortgage rate will go even higher but their payrolls can not go up with those mortgage payments. That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in America expect the stock market may not go too high for a period of time. Employers do hope the stock market can stay in a range until they have their payrolls been raised by their employees. I know it is a pretty odd thing. But now the 30% American people own almost the whole America. What can you say to the rest part of American people? They own nothing and they may have a lot of payments to pay for. Those people may have student loans, car loans, mortgage and credit card loans or others. They need some promising jobs to pay down all those bills. What they need is a decent life! For those people who own a house and have mortgage to pay, the mortgage rate does count. It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hope those financial investors should not leave the bond markets behind. The US authority should rebuild the confidence to make investors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buy US Tresuries in order to bring down the yield, especially the long-term Treasury yield.

  The issue just leads us back to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 the lasting of quantitative easing. Now, if the Fed wants to taper the MBS bonds buying. Then all the thing Fed should care about FIRST is try hard to bring down the long-term mortgage rate relating with the long-term bond yield. That is the reason why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at it may be a good time to use the policy of operation twist (OT) again. The Fed should buy some long-term bond and short some short-term bond together to bring down the long-term interest rate. We do know that the effect of OT is not as good as QE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2009-2013. But it seems to be a way to ease down the long-term interest rate. Or the Fed should create other strategies to help those people with house mortgages and to ease their burdens this time after the Fed stop to use the policy of QEs such as subsidies to those homeowners who already own the house for years. The US government can extend its unemployment benefits, I do not think it is a bad idea to subsidize those people who both own a house and have decent jobs.

  The USA is the country who respects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wants it to run smoothly for all American people. I think Americans should keep the tradition that way. American people should try hard to help those people with decent jobs to own their own houses and help the others to have some hope for their own nation. The mortgage rate issue should be the first priolrity issue in the coming of 2014 when the US ten-year treasury yield is around 2.88% and the thirty-year jumbo ARM mortgage rate is around 4.57%. It is pretty high for ordinary Americans and they do cry for help lately. How to bring down the long-term ARM mortgage rate without hurting the growth of US should be the first priority issue to the US congress. We do know that the interest rate should not be too low in order to create wrong incentive for corporation to waste the resource for bad business. But we also face the issue if the long term interest rate goes to high and the payroll can not increase with the interest rate, then the home owner may have some trouble for their daily spending decisions. It is the problem American people face.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Fellows:

  It is a cross road we face in this dynamic world. We have to decide several things before we invest our own money in those markets. The first question we have to ask ourselves is what the future we want to choose to live in. We want a well distributed world where people have some money in their pockets or a world with higher-paid specialists but a lot of people live in poor. If we want the first, then Americans should think hard about the tax code issue. We already know it will not happen because your congressmen and cogresswomen just pass the budget of next year. It does not state anything about the tax code change and it does not describe how to make a better system for all Americans. Those people in the congress think that the USA is OK with the first scenario and they do not want the country to change its course. Therefore, I take that as the consensus or some kind of agreements among all American people. Then we know the answer for the first question is that Americans want to choose a society with higher-paid specialists. You want people to have a decent life with great ability in his/her own field. Then we have to go to the second question, that is, what kind of financial environment Americans want to choose. The preconditions now are (1)the USA has a lot of national debt, (2)the USA has some important issues about its own unemployment rate, (3)the USA has some issues about its industrial renovation and its financial system reconsideration. The Dodd-Frank and Volcker Rule are both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future of USA, but it is not the guideline how American people can choose to live.

  For those preconditions, it seems that we need a weaker currency of US dollar at the first glance. But it may be a wrong conception when the world is fragile as the US dollar depreciates that much already. It is time that American people restart to consider use its currency to do something. The appreciating US dollar may help stabiliz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poor countries such as Argentina or other reserve-lack ones. American people can use their pruchasing power to help the world to grow at the time. And American people should encourage the Eorupean people to have a weaker currency when the US dollar is stablized and try to appreciate compared with British Pound and the Euro. We already know that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serious unemployment problem. A weaker Euro can easy their pains and promote their output, especially those south European nations who depend on its natural resources and well desinged product export. This is the way which American people can help the world- A appreciating US dollar. I know the lastest US election has the issue that a lot of American people hate its currency to go that low and they just do not want to invest abroad to take those unnecessary risks they think. Therefore, the strong US dollar policy has to be reconsidered NOW. The only think it concerns me is that the strong US dollar may hurt the profit of globalized US corporations when near two-third of their profits may come from abroad. So if the direction is what American people want, then those companies should prepare for the issue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And the strong US dollar will come even if people do not like it so much because we already know that, in 2014, the US government will eliminate the extension of unemployment benefits and the US government cut will be in a larger scale compared with the cut in 2013.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US governemnt cuts the retirement pension of government employers. The latest US military soldiers will not get that much pension when they get reired compared with those ones in the age of 62 now. And the US employers face the same situations. We expect it would be cut steadily when the congress thinks that is the only way to reduce the future burdern of the USA. It shows the reason why the US dollar should appreciates instead of depreciates. In the near future, we expect the US greeback should flow back to the USA in a faster pace than people think and the US dollar should appreciate with respect to currencies of many countries.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條辛苦的道路,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坦白說年少時是一點都不喜歡中級會計學的,不過那是錯誤的事情,只是不喜歡的原因很多,主要自然是因為沒能遇到好老師,在二十多年以前,要能夠教學好這一個科目的老師並不多,能夠將財務報表跟財務會計原理講得清楚的人,在當時還真不多,說實在的,當初能夠瞭解初級會計學已經算是偷笑了,能夠編出報表,讓每個報表的關係很清楚的呈現,對我來說已誠屬不易,主要當然是沒有好老師指導,也沒人指導該如何學習,很多同學考會計師,都是硬抱著Kieso的書跟解答硬K的,拼命的練習,拼命地找各種題目去練習,一個很老的學長辦了本雜誌跟會計有關,也寫了很多很多關於管理會計跟財務會計的書,也跟我談了許久,但是我還是沒興趣想知道!因為那時只想做財務工程與數理模型的事情!

  而今,經過了很多海外考試與國內考試的磨練,也知道IFRS畢竟是必須深入了解,而且是跟自身荷包有關係的事情,不懂中級會計學,對於企業財務報表的評析只能從很膚淺的那些財務指標來看,但是那些指標的出現與背後計算的根本,還是得回到中級會計學上面!!

  如今,去書店找了鄭老師的書籍,也重新找了Kieso的新書,打開他們,細細閱讀,於是就興起寫一個中級會計筆記的想法,畢竟閱讀之後的心得與分享,最能夠呈現自己懂了多少!!這也是此一中級會計筆記出現的原因!!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西元2013年的中國,正站在十字路口旁邊,是選擇向左向右或向前,其實對中國來說都是難題,讓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面對到的問題:

(3)人口老年化與一胎化政策的放鬆可能面臨到的災難發展:中國人口邁入老年化,其實中國該做的不是增加老人醫療福利,而是透過適當的醫療管理,讓老人逐漸凋零的速度加快,當然這是很違反人權的事情,只是一旦全力支持老人醫療福利,對於中國的財政是否構成非常大的負擔,目前中國高官與有關係者掌握了這麼多中國的資源,並且任意揮霍的情況還是時有所聞,中國在財政紀律上面做的不夠,中國未來的發展與可能出現的資金排擠現象,都會使得中國未來的發展堪憂!!目前中國勞力密集的產業能夠生存的原因,不外乎導因於中國的物價相對於全世界仍然偏低,因此這些員工所賺得的薪資相對上能夠儲蓄的部分還算是有,只是中國近幾年的物價膨脹速度變快,房租成本上升得也快,對於中下階層百姓的財富與儲蓄累積其實是相對不利的,在財富重分配的環節上面,中國應該要加速針對較為貧困個體戶的減稅,這些人不在政府組織當中工作,這些人的薪資跟總體社會的榮枯比較有息息相關之處,相對上這些人的財富累積其實應該是中國中央關注的焦點才是,因為它代表著未來中國的消費與實際的經濟增長力道!!

  一胎化的放寬當然是不得不,因為必須使得年輕人佔總體社會人數比重高所致;只是必須提醒中國的是,以歐美日與臺灣的經驗,會增加家庭人口數的家庭,多屬於中下社會的老百姓,一般說來,美國高薪家庭的婦女,其生育率是逐年降低的,或許因為工作壓力使然,或許因為環境因素使得不孕比率提高,美國高薪家庭的人口數,其實在這十數幾年都是呈現下降的趨勢,這樣的情況在臺灣也是常見的,反觀如果是政府提供生育補助等方案,當然會提高人口出生率,但是相對上對於人口的品質可能也會沒上升反而下降,因為多為中下階層的老百姓才會提高自身的生育率,最後有沒有能力讓這些孩子有比較好的教育品質,有沒有可能讓這些孩子受到比較好的訓練而有品質高薪水多的工作,其實都是令人存疑的,因此過度開放一胎化對中國來說,可能造成的是社會的惡性循環,未來這些孩子可能成為社會負擔而非社會總體生產力的可能性也會提高,中國在一胎化的廢除過程中,還是必須同步考量到教育資源與家庭所得的分配,以及如何停止自身品質不良的高等教育有過度發展的現象,應該將焦點放在貧窮家庭孩子的教育品質提升上與中國勞工技能的提升與薪水的增加,如此才能確保中國未來生育率提高之後,貧窮家庭人口增加所可能帶來的社會與經濟問題,這是中國無法用很直觀地去從年輕人口比重提高來看,反倒該採用過往歐美日等國家的發展歷史,去很審慎地重新評估,是否應該依照家戶所得,來分配未來孩子的出生比例!!

(4)高等教育的隱憂:中國的高等教育其實一直都是跟著臺灣的腳步發展,連中國自身的醫療體系發展也有臺灣的影子在,只是臺灣發展全民健保至今,很多醫生的薪資不足,很多護理人員的薪水與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原因就在臺灣政府對於軍公公教體系的過度保護,為了壓低醫療成本,因此犧牲的醫護人員與醫生的實質薪資,這當然換得的是較差的醫療品質與非常不理想的照護環境,根據美歐的經驗,這十多年下來醫生與護理人員的薪資至少該成長個一點五倍,但是臺灣的醫護人員的薪資不增反減,實際的薪資確實到退回過往十五年之前,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這是中國不該再以臺灣作為藍圖的主要原因,畢竟中國該走的是美國與歐洲的醫療改進之路,唯有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的醫療體系與醫護環境,才可能有高生產力與高端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於中國,臺灣目前的醫療發展過程是個死胡同,註定是要敗亡的!!

  而這樣的情況其實也發生在臺灣的高等教育上面,很多人喜歡批評臺灣不該學習美國走向高等教育商品化的階段,但是高等教育的發展跟市場供需還有技術純度的高低,都還是跟薪資是有關的,如果不走向市場化與商品化,如何導正百姓想用近乎免費的方式取得這些知識與技術,又有多少人願意投資很多金錢不斷去提升自身的教育與教學技術與研究?這樣總是難免變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臺灣過於便宜的高等教育,讓年輕人完全不懂得知福惜福,一天到晚亂抗議學費過高,也不好好用功讀書發展更高的學問,連帶也使得相關教育市場的價值無法浮現,不但本地高等教育的教科書是滯銷的,本地的高等教育的老師薪資相對於國外也是少得可憐,最重要的是很多有高端技術的人連去外面開諮詢服務的公司都是沒有辦法產生利潤的,原因無他,因為高等教育的價格被臺灣政府過度管制,這跟中國希望學習美國發展自身的商學體系與相關服務業並提高其產值的目標是大相逕庭的,臺灣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確實是一條死胡同與不正確的道路,因為它會讓有價值的人失去價值,並且形成臺灣高等教育價值走向低品質與低服務水準等等低劣化的情境!!

  而上述這樣的情境,因為中國循著臺灣的腳步發展,中國目前也有相同的問題,每年七百萬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可能只有不到一百五十萬人是能夠自己在社會上生存的!!對中國,這是非常大的憂慮之處!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主席,您好:

  很抱歉這麼頻繁寫信給您,只是這些老問題不處理,我想大家都很難過!!這次自然是關於旺旺企業的問題,這個企業一直覺得自己在中國這幾年是被打壓與被欺負的,但是卻忘記了自己從中國帶了六億多美元回臺灣的事實,當然據說其中有部分是幫別人帶回來的,最可能的自然是連家等人,更忘記了自己為了要避稅與終身逃稅,讓自己的國籍從中華民國轉變成新加坡的事實,這跟近來日月光的董事長是一樣的,日月光的董事長也是新加坡國籍,領的卻是臺灣的企業補助,每年高達二三十億新台幣甚至更高!!

  這些那些只說明了商人無祖國,只說明了這些人的貪婪與無理,只說明了臺灣這些商人對於國家的沒有感情,我想那才是旺旺集團在中國近來發展不順利的原因,旺旺在中國發展,領的是中國政府的補助,卻將他們在中國與臺灣賺到的錢,完全轉換到新加坡去,而他們也早已不是中國人或臺灣人,而是新加坡的國籍,原因無他,因為新加坡有終身的租稅減免,而且非常非常豐厚,臺灣不少人,包含臺塑家族的王文洋先生一家也都已經持有其他國家的國籍,說來也是臺灣的悲哀!關於這點,其實正說明了他們自身不知檢討的事實,實在不知道這些人為何不懂得反省自己,只會一味怪罪別人!!

  對於旺旺集團這件事情,我想只能請習主席您自己好好斟酌,但是這些人傷害很多很多人的情感,做了很多很多不好的事情,還真希望您能幫忙主持一下公道,因為隔岸的我們馬先生,是個沒有擔當的人,說來也是令人慚愧與汗顏的!拜託您了!!謝謝!!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本上美國與歐洲的金融機構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它們已經見識過房地產抵押債券所可能產生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對於美國歐洲,以類似投資銀行概念的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的金融操作模式,其實有非常大的衝擊,過往美國與歐洲對於投資銀行的設限少,主要原因就在於投資銀行主要是負責參與流動性不高但未來獲利大的新興產業,為了扶植這些產業的發展,因此允許有錢人在政府管制少的前提之下,提前去投資與參與這些產業,而這些的發展方式一般被稱之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私募基金的投資絕大部分都可能是悲劇收場的,過往的評估每八個創投的案子能夠有兩到三個成功IPO就很感謝上蒼,而避險基金過往也並非穩賺不賠,它經常需要站在市場參與者的對立面,承擔大家都會害怕的風險,通常市場都會過度反應,因此避險基金大部分的時間都能化險為夷,而且不但扮演了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提供者,還進一步完備了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標的,簡單的說,過往避險基金是金融市場中流動性比較不足金融投資的流動性供給者,而私募基金則是扮演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的資金提供者,如今這兩個角色都在西元2007-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後遭受質疑!

  最先質疑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角色的正是它的發源與濫觴地-英國與美國,這也是近來投資觀念轉變的主要原因,很多國家的投資者紛紛將金錢投入流動性更低但相對賣方能夠掌握比較多主控權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豪宅市場,因此我們見到不論是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臺灣的臺北,香港,新加坡與中國的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豪宅市場,在有錢人的簇擁之下,其豪宅價格在五年間上漲了超過兩倍到三倍以上,因為這些人都不願意多投入資金在股市當中,因此尋找另類的投資標的,希望透過鎖定價格的變動與掌握比較好的地點與環境優勢,替自己財富進行保值的動作!

  這樣的舉動,連帶影響到原來本該活絡的股票市場,因此這些人的投資組合從原來的股票債券外加一點點的地產另類投資,變成了以地產與債券為主的投資概念,相當程度上面也大幅度影響到股票價格的變動與新興產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連帶影響到了產業的就業,這也是Mr.Bernanke很疑惑為何在強力的貨幣政策之下,美國的就業增長不如預期,原因就在於高資產投資者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於另類投資跟債市當中,連帶影響到了股市與產業的發展,這在全球這五六年以來,可謂是目前投資概念的風潮;大家都這麼作,大家都預期美元終究還是必須走弱,因此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所有人當中復甦最慢的,離西元2008年的高點來看,美國的房地產指數上漲只有從最高點算來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相對上亞洲與英國都已經是衝破高點甚至是兩倍與三倍的價格,但豪宅上漲不代表平民百姓的公寓與住宅上漲,而美國大眾平民的房地產價格是下跌最大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房地產指數無法大幅上漲的原因,而這也是我們的財政部長以為臺灣除了豪宅之外的其他地產價格都已經接近泡沫化的可能,其實他不敢說的真相是連臺北市的非豪宅地產價格,都已經接近或是早已是泡沫,因為臺北市的空屋率距估計已經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大家在臺北市買房的原因早已是為了投資與投機!!

  不論如何,美國的私募基金在西元2012年之後,也發現了這個現象,認為美國地產有利可圖,將新興產業的投資改成了美國低價房地產的投資,而且設定了房地產管理公司,專門承做深具市場租賃潛力的地產市場生意,而且目前年化報酬率是很高的,一但美國景氣大幅復甦,這些地產還能轉租為賣,進一步收取資本利得的績效!!這裡又再次見到了私募基金扮演市場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只是這次不是新興產業,而是傳統價格過低的普羅大眾地產市場!!至於避險基金,我們見到了這幾年專門承做的是另類投資,比如貴金屬與其他高信用風險的相關投資,只是這也帶出了新的投資風險,比如去年西元2012年年初之前,JPMorgan-Chase的London Whale事件就是一個很清楚的實例,這個事件的背後也同時說明了信用風險套利時代的結束,因為目前市場上面可能因為各國央行過度提供流動性,連帶使得很多企業與很多投資標的背後的信用風險難以評估,一但有人大力參與,最後可能扮演的不是市場結清者,而是蒙受損失的大戶!!

  因此美國與英國的財務法律學者,近來都大力提倡針對個人與個別企業,提供量身訂作的信用風險評估,只是如此一來勢必增加各國金融機構的評估成本,除非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流程,否則各國金融機構在這裡的資源投入其實是不足的,此時可能各國的金融機構都必須以Wells Fargo為範本,提出一套完整且細膩的信用評估準則,才可能進一步降低自身的信用與流動性風險,而不再是一味透過金融資產的證券化來進行自身信用與流動性風險的轉嫁!!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務時間序列的發展史簡介: 今天跟大家談的是財務計量的起始與濫觴-時間序列資料的檢查與其相關的統計檢定與背後意涵!!向來很自豪自身的背景來自於統計領域,因此在談財務計量的同時,總是會先跟大家介紹幾本在十五年以前,所有的統計,國際貿易與經濟相關背景的學生在研究所所常用的教科書,當然必須強調的是在國外很少有統計系這個組織,統計是從研究所之後才比較流行,因此對於國內的統計人來說,我們在大學部裡面已經能夠讀到這些書籍,第一本值得推薦的書當然是Box,Jenkins and Reinsel標題為Time series Analysis(時間序列分析)的書,而之後接續需要閱讀第二本書,自然是傳承於Box先生的刁先生(Mr. Tiao)的得意弟子,Tsay先生的Analysis of Financial Time series一書!!這裡值得再提的是,在八零與九零之前的年代,中國,特別是使用古中國文字的中國人,過往在美國期刊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這些人都是非常嚴謹的,因此當時Econometrica跟很多計量的期刊背後都是中裔美國人再審稿,因此也使得這些期刊特別具有公信力,統計學界的Biometrika也是另一個例子!!

  Box先生的背景是化工,因為為了研究岩石中的成分與演變,不得不研究其放性性物質衰退的情況,來研判它的歷史,從這個地方作為起點,因此開始了特定物質時間變化的觀察與研究,從而開啟了在統計領域中時間數列(Time series)的研究與分析,Tiao先生接續著Box先生的研究,與其寫過關於Bayesian Analysis等統計推論一書,談到非常態分配在多變量分析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也是首屈一指的學者,而他替威斯康辛,哥倫比亞和芝加哥等美國統計名校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過往的年代中,AR(autoregressive model)與MA(Moving Average model)等模型透過數列的拆解與分析,去檢視相關與半相關性的檢驗與解讀,透過PACF來檢驗AR的order,透過ACF來檢驗MA的order,在過往只有SAS與SCA等軟體能夠檢查這些的年代,那是統計領域關於時間數列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而在1980年代初期就有的unit root檢定與其相關統計研究,其實在當時是所有後續研究的重點,從而才有cointegration等重要財金計量概念的出現,在過往的時間序列領域當中,AR與MA測的是可回溯性與穩定性,接下來總會談到ARMA模型,而過往總以為ARMA(1,1)以是很了不得的,這就與後續談GARCH(1,1)是多了不得的事情是相近的,因為數學式子的好表達(可逆性)與穩定度上的可收斂性等討論,其實GARCH(1,1)正是從ARMA(1,1)類比出來的!!別忘了AR模型需要的是stability,MA則是需要思考invertibility,因為MA decomposition或是所謂的Wald decomposition是大家常用的表達方式!!

  從ARMA之後的Level變動模型,之後才進入研究變數主體可能因為自身波動變化相互影響的ARMA的變形,在那個年代裡面,其實統計學界早就有了ARCH與GARCH的觀念,只是沒有採用這個名稱,而是用另外名稱來敘述(這是根據Tsay先生所言,您也能從西元1980年代之前的JASA中去找尋相關的論文),而那些也都能透過軟體的編寫來加以估計,後來經濟計量的快步跟上,使得很多計量的軟體在近五年之間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使得很多很多計量上的議題與工具,慢慢趕上了統計時間數列上的相關軟體發展,畢竟OOP也在這裡面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個觀念大幅改變了過往程式撰寫與其相關元件的可重覆利用與穩定性;畢竟學者都需要發表,特別是國外一流的大學對於發表的要求,芝加哥等經濟計量學派重鎮,對於經濟計量與財務計量的發展更為重視,從而使得這個領域越來越活潑!!

  在這裡面,我們也見到了資訊與應用數學方面的人所做的貢獻,在過往的五十到六十年之間,他們替這些統計與計量方法的演算與估計做了很多很多的貢獻,包含如何改進演算法的估計,包含對於近於singular的矩陣,如何利用線性解析(linear decomposition)的方式來拆解,並加以幫助計算其反矩陣(inverse matrix)等議題,其實在十五年之前,統計與應用數學工作者過往三四十年的努力,在Matrix algebra,Computaitonal Matrix algebra等課程在這些領域都有非常傑出的貢獻,因此後續的SAS,SPSS與S+等統計軟體的發展,其估計的精確都跟這些發展息息相關!!

  過往結構方程式總從古典統計的論點出發,以為長期來說結構中的重要參數都是未知但固定的數值(fixed but unknown),這與近二十年計量學界拼著命的發展所謂的貝式統計論點,以為短期來說特定經濟變換中的重要參數是受到前期重要事件的影響,因此重要參數是來自於某一特定的分配,所以有其可變動性與動態調整性,如此一來傳統的迴歸分析就演變成分段迴歸分析與動態迴歸分析,甚至傳統的多變量分析也變成是有貝氏概念的分析與研究,至此固守結構方程概念者變成了守舊派,而採用Bayesian概念者反倒成了新寵兒!!但是Bayesian的數學式推演相對上也變得困難,這倒是後者為之困擾的原因!!

  結構模型對於計量重要的地方在於它承襲了古典統計學派的觀點,參數是固定但未知的,因此才會有計量上面的2SLS,3SLS與SUR等等模型的架構,只是到後期大家都在用Bayesian時,rolling regression與nonparametric regression也變成是重要的模型運用!!至此,計量學界也越來越偏向於貝式動態模型的信徒!!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Now is the time to have a dream....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6%

  Saving Rate :15%

  GDP growth : 3.5 to 4% each year

  I am still familiar with the terminology several years ago, befor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poeple used to say the USA is in the new paradigm. Now Americans can have it. Now is the time to have a bigger dream of this new paradigm. The definition of productivity has been ruled and rewritten several years ago as the society goes in to the totally service-oriented one. Now is the time to chase this bigger dream without hesitation.

  Dear American people, we all expect in the end of 2014 or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2015, the USA will have 10 million get employed from the those great job losses beteween 2008 and 2009. Also, we still expect the USA can create another six to seven million jobs to have American people get employed. On the time,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around the 6.3 to 6.4%. If all goes well and keeps its pace, then we may see the unemployment rate approaches 6% again. At the time, the GDP growth rate will near 4% eah year.

  My Dear American fellows, now is the time to dream big and to have those dreams be the reality.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主席,您好:

  臺灣這些選舉,真的是把臺灣越搞越糟了,很誠心地希望對岸真的不要選舉比較好!!

  這次想拜託您的是關於臺灣新黨的問題,臺北市長郝先生想更進一步做大位,但是又不肯跟新北市長朱先生相配合,想自己獨霸,因此找了連家做了這些有的沒的,而馬先生的腦袋不清楚,幫著瞎攪和,對著黨內同志開大砲,結果傷到了自家立法院長王先生,郝先生好像還是沒想清楚,其實從頭到尾,郝先生根本是想做收魚翁之利,只是郝先生自身在臺北市的政績,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一來是臺北市都市更新的問題,根本就是一蹋糊塗,不論是建商還是在地百姓,沒人高興這些事情,再者隔壁淡水河的另一端,朱先生採用土地與房屋的實價與公告市價盡量靠近的策略,新北市的地產價格已經大漲後大跌並止穩在特定區間內,但是臺北市卻遲遲不願意採用相同策略,結果因為公告地價與市場價格差異太大,造成臺北市的政府稅收大幅短收,再者因為房地產價格過高,造成臺北市很多地區根本無法住人,很多地區都沒有新婚的小家庭入住,最終造成當地的國小國中嚴重招生不足,最後是郝先生在花博跟世大運上面花太多錢,但是對於臺北市自身的經濟幫助不大,而且世大運大多補助國外選手,對於國內選手的培育貢獻太少,但是金額卻是百億之譜,其實都說明了臺北市長郝先生真的不太適任其位,而今想進一步爭取總統大位,卻又不肯與自家黨內合作,甚至還排擠黨內的本土派,讓國民黨有再度變成外省黨的嫌疑,這對於國民黨的黨內團結與未來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每次到選舉都要處理郝先生的問題,每次都被這些人挾持,坦白說真的很無奈!!

  關於這點,習主席您可得三思才行!!總之,希望習先生能以臺灣的蒼生為念,真的對於臺灣的總統大選保持中立,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一方的片面之詞,也不要斷然支持臺北市長郝先生,因為他的能力有限,而且難跨越淡水河,只能在臺北市裡面自得其樂!!臺灣百姓當初選擇走民主這條路,因此我們還是必須繼續付出更多更多代價,以及可能選錯人的失敗!!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llo there:

  中國來到了十字路口,但是中國領導者的顢頇與無知,可能會替未來的中國帶來更大的麻煩,如果中國的新領導班子真的了解中國的問題,應該重新去檢視中國的發展方向與可能!首先,我們先來看中國出了哪些大問題:

(1)人口品質差異大是結果而非原因:中國人口品質差異很大,這跟小平同志的"先富部分人,再富全中國"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一部分人富起來之後,全中國並沒有能夠跟進,中國的財富分配與貧富差距的急速加大,已經能從大城市中的房價一窺究竟,房價能夠一直漲上去,只說明了中國的財富分配非常不平均,因此有人還在拼命求溫飽,但有一些人已經是過度擁有財富,外加銀行收到太多中國的儲蓄所形成的爛頭寸,因此這些銀行都非常樂意貸款給擁有過度財富者,無形之中已經大力推升了房價,中國一直以為只要控制房屋貸款的貸款成數就好,其實不然,因為很多有錢人都是拿現金去買房的,根本無所謂貸不貸款的問題,這點是中國一直未能體會的事實,中國一直以美國經濟與財金方面的教科書為治理國家的範本,但是美國目前的貧富差距正是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以來的最高峰,這些美國教科書所推崇的正是高度的資本化與自由化的教條與極端式的資本主義,那只會加重而非降低中國的貧富差距,中國需要做的事是對高財富者進行更多的資產重分配,將其分配給窮困者的動作,當然資金無國界,這些人的財富早已利用各種管道外逃到西方世界當中,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美英與歐洲各國的房地產大買家,不少正來自於中國,但這不代表中國不該正視自身財富不平均的現象,因為那會降低中國對於自身產品產出的內需市場以及中國未來經濟成長的發展!!

  財富過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將使得一般百姓更無力消費,同時也會使得政府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更為無效,進而降低社會消耗中國自身生產產品的能力,而此一現象也會使得中國房地產價格更進一步被推高,因為這些人都是用現金去買房,根本不需要銀行的貸款,當政府限縮銀行的貸款,其實只是傷害了有能力或有意願的中產階級的買房能力,對極為有錢的高資產者的影響沒有中國中央想像的那麼大!!而這些都可能再進一步影響中國的人口品質,因為有錢人的孩子有能力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是年少時就接受各種高品質的教育,反觀因為貧富差距大,貧窮家庭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將因為貧困而顯得不足,其品質也將是非常低落,這會造成這些貧窮家庭的孩子即便是大學或大專程度畢業,但是因為這些學校教育的品質很差,因此不但自身素質沒能提升,而且還耗盡了家長的儲蓄,最後這些孩子還是沒能有好的就業,而進一步形成惡性的循環,因為父母的收入大部分都拿去做為教育之用,這些家庭的父母反倒未能替自己的未來做足夠且充分的儲蓄,最終可能造成這些家庭的惡性循環,孩子的收入不足以彌補父母當初花在其教育的金錢上,而使得家戶總所得不增反減,中國人口的品質差異將因為這些因素而更為擴大!!

  這裡面透露出中國需要改革的地方,其實是自身的教育制度與教育制度背後代表的意義,教育的目的在於區隔人的能力,甚麼樣的學生經過這樣的制度能夠得到能力的檢驗與認證,而這樣的檢驗與認證是透過學位證明來彰顯的;同樣地,當這些人進入職場的時候,好學校的學歷就代表著學生的能力,只是今天中國慢慢也需要從製造業的就業走上服務業的就業,此時中國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發展出高品質與高附加價值的服務產業,服務產業的服務項目很多,食衣住行方面自然是比較直接且相關的,歐美這兩三個世代是發展兩種產業:(1)高科技產業:透過高科技產業來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質與生活中的效率,降低對於電力的需求,降低其對於各種其他物質的需求,降低浪費,只是歐美還是未能降低替換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汙染,這也是中國很多很多癌症村產生的原因,因為西方無力消化廢棄的電子產品,這是西方發展中所見到的弊端,另外美國境內在未來十年將會有近百座的核能電廠報廢,試問這些地方是否將在未來五十年甚至是百年都再也不能被利用??這是中國在發展自身面板廠與新建核能電廠需要注意的地方,中國境內的沙漠化已經非常嚴重,為了中國自身的永續經營與成長,因此是否需要走歐美走過的錯誤道路,其實很值得中國的深思!!(2)金融服務產業:過往西方利用自身發展百餘年的金融市場做為就業的可能,因為很多很多高新金融商品的出現,使得西方不少人得到高收入的就業,即便後來展現出這些金融商品的價值急速降低,與這些產品最後變成了政府的燙手,確實在西元2008年之前,西方金融市場的發展讓很多歐美人士得到上岡與就業的機會,但是我們後來見到了西方式的金融改革其實正是一場自我毀滅的過程,那樣的結果只是西方世界的財富重分配,對於社會價值的創造是沒有助益的!!從這裡能見到歐美近兩三個世代所發展的產業方向,是有很大的弊端!!

  但是這裡卻也點出了西方近幾年來希望做的事情反倒是正確,第一點是歐洲盡一切可能放棄建造核能電廠,希望用新能源與能夠永無止盡的再生能源來取代核電,第二點是歐美盡一切可能發展電動汽車的努力,希望解決電池穩定度與長效的問題,使得歐美電動汽車能夠取代過往的汽車,徹底改變對於高污染石油工業的依賴,也希望從這裡產生出新的產業與就業,第三點是西方對於自由民主的價值意涵的改變,歐美紛紛採用對國內高壓制理的方式,開始大量收集自身國內的資訊,這點倒是與中國過往發展相近,因為很多很多的歐美國內衝突竟然都是來自於自身不理性的國民所致,這裡也透露出各國都有很多問題,但過往資訊取得太慢,常使得問題嚴重化,因此不得不強化對於國內的監管!!

  回頭談如何對於中國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以德國為鏡,德國全力發展的是技職體系的師徒傳承制度,透過師徒制控管特定高附加價值產業的人員薪資,透過師徒制度的建立,一個剛畢業沒經驗的大學生,即便再有學理上的訓練與教育,都必須進入工廠中跟有數十年經驗的師傅學習在特定領域當中的實際運用,修理汽車是一例,但是德國的技職體系師徒傳承制度背後的意涵,大抵上可以視為是(1)保障舊有工作者的工作權,降低新進者胡亂進入的惡性競爭,(2)利用此一制度重新連結大學教育與技職訓練,如此很多大學生都能夠在學過基礎學理之後,重新去訓練自身在特定產業的實務與操作經驗,一來自然會延長這些人出社會就業的時間,二來其背後也正意味著剛畢業的學生即便能力不足,但能透過再進修來達成自身教育的再補足,而且是有薪水式的補足,同時也能降低諸多沒經驗者胡亂進入相同市場中的降價與低品質的競爭!!再者也能重新建構社會諸多產業的發展與歷程,這對目前一年畢業七百萬大專生的中國是重要的改革方向!!簡單的說就是中國需要建立自身複雜且細膩的證照制度與師徒傳承訓練制度,透過如此來驗證這些工作者的實際能力,並且保障有證照者的收入,也保障還未持有證照但在訓練過程中者的基本薪資!!

  另外中國的金融發展,必須與西方式的發展有所區隔,開放中國境內的諸多市場進行競爭是好事,但過度的惡性競爭甚至是沒道理的亂競爭,很可能造成中國出現自身儲蓄被胡亂的金融發展所改變,而出現財富過度集中於這些惡棍交易員(rogue traders)與其相關金融機構的身上,那將會大幅降低中國百姓的購買力與儲蓄力,對於中國是非常不好的,還不如由中國中央控管,進行嚴格的審批與自行海外投資來得恰當!!只是中國需要發展自身的金融市場已是事實,因為它能夠提高就業與增加這些人的價值與生活,只是如何進行相對上西方是沒有樣板可以參考的,當然德國的金融發展過程倒是很值得借鏡,Covered bonds對於中小型金融企業是有正面幫助的,金融資產證券化對於金融機構的再融資與風險管理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先生,您好:

  有兩件事情想拜託您的,一件事情是關於Iran的問題,因為Mr. Obama還是不太能夠相信Iran的這些政治人物,而且猶太人對這件事情也有非常多的擔心,因此想拜託您是否能在這裡面扮演居中中介的角色,幫助美國與伊朗在這件事情上面取得比較正面的相互信任??另一件事情是關於本地臺北市長的選舉,希望您不要支持您過往以為的老朋友連家家族成員,我想關於臺灣的政情,北京多年以來都是受到蒙蔽的,因此希望您只要保持中立就好,我想柯文哲先生已經先後去中國非常多次了,您相信對這個人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應該知道相對於其他候選人,柯先生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位先生,至於統獨的立場,我想柯先生的立場也是不統不獨的,簡單的說就是維持現狀!!

  關於美國與伊朗的(Iran)的情況,有幾個層面能談的,一個是核電廠的部分,因為Iran大抵上必然是採用俄羅斯的核電設備,但是在技術上面中國必然也扮演一定的角色,不知道關於這個部分,中國能否幫忙美國,建立雙方的互信,不論是在核設施與核武器的製造上面,是否中國也能幫忙全世界,扮演中國大國崛起的角色?另外關於臺北市長選舉的部分,經過這麼多年,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適合管理臺灣的人終究是不適合的,希望中國站在臺灣未來一定會替中國帶來更多更好的效應上面,讓臺灣自由選擇心中理想的人選,柯先生已經進出中國多次,對中國來說,與其他民進黨員相比,中國都是比較瞭解他的,因此希望中國這次對於臺北市長的選舉,中國不要有定見!!

  在可預期的未來,當美國慢慢邁向復甦之路,中國的出口產業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美國對於中國希望的崛起,必然也會給予相當的尊重,只是您在很多事情上面,可能先不要急著立威,反倒是該展現您的管理長才,中國很多的問題其實都跟環保有關,中國的大城市當中,都缺乏如同歐洲大城市一般的大眾捷運系統,這些才是真正能夠解決中國大城市空氣汙染問題的關鍵,對於汽車工業,可能中國也必須提高環保的標準,最好是比美國還高,大量淘汰掉高污染的車輛,讓中國成為世界的新標竿!!中國還有很多需要操心的,希望上面兩件事情,您能多斟酌,很多遠方的朋友都非常關心中國的發展,也關心中國的穩定,很多人都以為習李體制是中國未來十年中比較好的選擇,要多加油了!!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merican people:

  Just as Mr. Obama shows to the world, Mr. Mandela teaches the world a lot of thing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to keep faith on ourselves. We are mankind, and we have intelligent to solve those conflicts between us or among us. We should have faith instead of fear on our minds. From 2008 to today, the America has created Eight Million Jobs for its own people. And we do expect the country can create more than two million jobs each year hereafter if the USA can keep a faster pace of growth. What a great accomplishment American people did!! What a great achievement that American people show to the world!!

  My Dear Amercian fellows,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But the world is still waiting. We are waiting for another miracle you can bring to your own people and the world. The unemplyment rate reaches to 6.5%, the saving rate increases to 10%. It means that the USA still lacks of six to seven millions jobs and everyone with a decent job can save more than ten percent of their earns. That is the goal. It is also a hope to American peopl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My Dear American people, Mr. Mandela shows us even the world is full of struggle, even people sometimes turn their backs on us, if we have hope instead of fear, we can make a better world. Just keep on going, maybe like Forrest Gump, without looking back and having any second thought. It will be a great moment for American people to show the world. And there will be another miracle that American fellows can create, which is the SUM of HOPE instead of fear.

  May God bless you!!Sincerely....


Vege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